关于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思考
2015-07-17商巍
商巍
[摘要]推动城郊农民的市民化,是我国破除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深入研究城郊农民实现市民化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3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当前推动城郊农民的市民化,业已成为各国推动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破除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的农村集体性土地不断被征用,由此引发失地农民的转岗与就业困难、基础社会性保障比较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凸现。因此,加强城郊农民实现市民化的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意义,总结归纳了当前我国城市郊区的农民在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于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一、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的问题,这当中最为重要和艰巨任务的就是如何解决农民出路的问题。农民实现市民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农民出路的问题过程中一项关键性的任务和环节。因此着力推动农民实现市民化,帮助和引导其成为真正成为新型的城市市民,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化的持续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二)有利于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实现对城市郊区农村的劳动力快速转移
农村人的人口数量多、人均地占有少,大量地存在着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这是我国目前一项最基本的国情。要想解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出路就必须引导他们向城市进行有序的转移,优先将城市郊区的农民转变成市民。这做既可以促进城市郊区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凭借城市的非农业的产业,逐步增加个人收入,实现家庭脱贫和致富;又能够提升农村土地类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及农业的劳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整体能力和素质、促进其全面性发展
当我国农村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太高,提升广大农民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在文化与文明素质的方面存在不小差距,促进农民向现代化方面发展,立足农村地域内实现目标根本不现实,因此需要通过农村的城市化与农民的市民化,来推动农民的全面性发展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农民实现市民化之后,在进入并受到城市的文明熏陶,在价值理念、心理思维、举止言行及竞争观念均将会出深刻转变与飞跃。
二、当前我国城市郊区的农民在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已就业人员占比较低、多数人员闲居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产业的升级,在城市中相关的产业要求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更高,只拥有一些传统的农业类技能的农民,很难与城市中的劳动者进行竞争,乡镇的企业为了便于强化员工的管理,通常不愿招聘当地的农民。而原来过去由政府安排就业的人员,由于产业调整及企业的转制等原因又变为失业。使得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闲居无业的人增多。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存在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呈现寄生式生活的出现
城市郊区的集体制企业多为第三产业特别是土地与物业的出租为主,其收入来源依赖于政府及开发商的征地类补偿金,与房屋的出租金。这些村级(或社区)的集体制企业中,原来的村委会是管理层,负责管理社区的生活,比如福利、市政建设的基础服务供给及外来人员管理等,是一种类似国企单位的管理方式,导致新市民存在寄生式生活与心理。
(三)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而生活的环境不理想
城市郊区虽然土地被开发与征用,在过去的农田上修道路、建厂区、盖楼房,然而因为缺少统一性的设计与规划,城市化的建设各自为政、布局混乱,违规私搭乱建的问题较为常见,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居住区域综合性、配套性的设施不到位,缺乏公共基础服务,导致新市民的居住与生活存在一些困难与不便。
(四)农民的市民化组织程度较低,行政管理的体制不够顺畅
城市郊区的乡镇及村社在转成街道与社区以后,进行换牌改名,然而不少还在沿用村委会的建制,相应的村级集体制组织仍继续存在,其实质仍为乡村的管理组织形式,有的甚至村和居委会并存,互不隶属,职责交叉,体制混乱,经常会造成管理缺位及空档的现象等。
三、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民存在偏见。一些人思想观念受到城乡二元对立、城乡分治体制的影响,担忧农民的市民化会引起交通、住房、卫生、治安及教育等各方面问题,会使城市的劳动就业矛盾加剧,这些偏见会个别决策者,甚至阻碍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二是农民由于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虽然有向城市流动转移、转成城市的居民的愿望,然而对于乡土仍然存在眷恋的心理,将既能在城市打工、又能回乡下种田当做生活的理想模式。三是农民对于失地生存恐慌的心理。部分郊区的农民认为被征地是在冒风险,仍然将土地当作为个人的根本与失业的保障,征地后引发自身生存的底线恐慌。
(二)政策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是城市的现行政策在对待农民问题上不够公平。有的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关于推动农民的市民化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对农民的市民化工作,出台抑制和排斥的规定多、支持和鼓励规定的少;有的存在轻疏重堵、轻服务重管理、轻权益重义务等现象。二是缺乏促进农民就业的平台和环境。有的城市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信息传播不够充分顺畅,影响了郊区农民就业。三是社会就业的压力加大,对城郊的农民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政策导致明显处于劣势的地位,就业的选择空间受到压缩,可行选择的就业行业十分有限。endprint
(三)农民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
市民化的农民整体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情况决定着农民实现市民化转换能否成功。从实际情况看,在征地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其年龄通常社会平均的劳动水平,多数在20岁至35岁区间,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高过农民平均的水平;而其他人员在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的差距更大。城市郊区的农民技术能力较弱,无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城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受自身各方面条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缺少实用的技术,又不能和外地的农民那样不怕苦不怕累,因而城市郊区的农民在就业难度更大,这也成为阻碍了被征地农民实现市民化的进度和步伐。
四、进一步推动城市郊区的农民实现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营造推动城郊农民实现市民化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相关政府部门要主动围绕城市郊区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户籍、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制度和规章,进一步打破隔阂、壁垒及法律障碍,营造好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制度条件。撤消村委会建立居委会,健全基层社区的党组织,加强社区的居委会选举工作,强化日常性事务的管理和硬件设施的建设。采取多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城郊农民在现代理念、市民意识及文明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其思想与城市的发展步伐同步。
(二)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城郊农民基础生活保障的社会化水平
结合实际,设计、研究和制定与城郊农民生活水平相近、易于和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衔接的保障方案,按照养老、医疗、失业的顺序,逐渐完善各项保险。根据资金总体额度的相应比例,由土地的出让金当中取出部分完善城郊农民的风险保障准备金。相关政府部门可定购就业类岗位,施行适当的税收方面的优惠,免除部分保险费用。推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强化统一性的筹资与管理工作。
(三)创新集体制经济的管理模式,着力确保原有的集体企业增值保值、健康发展
以维护城郊农民的权益当作核心,将完善城郊农村产权的制度当作主线,强化股权的配置、界定及流动,研究制定现代化的产权管理制度,形成农村集体制企业的资产运行管理机制。把社区集体性质的资产从实物化管理向资本化经营转变,建立健全乡镇级的集体性资产的管委会,进一步加大各个社区集体性资产监管的力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郊农民实现市民化对于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加快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甚至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城郊农民实现市民化的相关工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就业推进机制,创新集体制经济的管理模式,为推动城市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波,白永秀,马晓强.农民市民化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生产力研究,2011(5)。
[2]刘晔,刘于琪,李志刚.“后城中村”时代村民的市民化研究一以广州猎德为例[J].城市规划,2012(7)。
[3]文军,黄锐.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以上海郊区的调查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
[4]孙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