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2015-07-17王瑞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

王瑞娜

[摘要]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新媒体视域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中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以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5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便利,虚拟交往方式增多,多元文化碰撞,加上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凸显,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日益复杂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引导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帮助其形成科学价值观的需要

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由于我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大学生的思想出现迷茫。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从众心理。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科学的判断力、敏锐的辨别力和洞察力,以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样化文化思潮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他们具有科学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以克服价值选择迷茫和价值观念混乱。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世界上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国梦将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个人的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年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大学生,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但关系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用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就是要使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任何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孤立地产生。只有建立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承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华民族和谐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大同思想的升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以简洁化、大众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为大学生认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同时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日趋复杂、价值观日益多元,这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严峻挑战。

(一)新媒体视域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极大地便利了多元价值观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媒以巧妙方式极力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严重干扰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有的大学生片面理解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并与我国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提并论,由此产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错位、政治信仰危机等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纠结。

(二)社会转型中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凸显,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出现,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地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在价值选择上出现困惑和矛盾。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很容易转向非理性的价值追求,如利己主义、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高校人文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场所。然而,我国高校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倾向。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未能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把人抽象化、实体化,导致对教育者真实需求的忽略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呆板滞后,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协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思维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偏重我讲你听的单向知识传授,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情感互动。同时,由于微信的广泛流行,大学生更多地使用网络语言,接受片面信息,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不足。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endprint

(四)传统文化的缺失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和谐思想、道德观念经过扬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大学生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传统,讲诚信、重礼仪的美德,在一些大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淡漠。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对传统美德不以为然,也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思想文化主阵地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努力寻找能够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借鉴意义的理论资源。我们应理性地看待文化差异,不能强求任何社会思潮都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我们应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和适用性,在多元文化差异中寻求一种统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不同的意识形态。同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西方主流价值观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立面,不能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否定其它的社会思潮。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个体差异,引导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鉴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高校周边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的职能,而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文化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校园内。周边环境的积极因素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而消极因素也会给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校园周边的面积在不断增大。虽然各个部门很重视校园周边的文化建设,但不健康的场所依然存在。因此,高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应关注校园周边的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首先,高校要与校园周边的社区共同制定管理方案,共同承担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建设任务。其次,严格把关周边娱乐场所的服务项目,坚决取缔不文明、不健康的活动场所,防止不良经营活动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再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性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三)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不仅关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内涵丰富,不是某一个学科的课程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只有将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真正融入到高校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系统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改变过去教育内容的非系统性,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科学性和逻辑严密性。同时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沟通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讨论,促使其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课教师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引导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高校应多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通过学习选修课,大学生可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联系,培养爱祖国、重和谐、讲诚信、懂礼仪的人文素养,逐步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