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策略

2015-07-17韩柱严常顺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韩柱++严常顺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69-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以下的尝试。

一、精心备课,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确定教学目标,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和教材,对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等要明了于胸,教师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能根据教学实际作出有针对性地调控,教师引导课堂向着预设的教学目标行进。

2、针对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师只有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地去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胸有成竹地应对课堂上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得备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哪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这些我们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精心组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1、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高效的教学应从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开始。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新教材在内容编排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常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将书本上所给情境加以变通,使之贴近所教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组织高效的探究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

作为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研究性学习,最关键的是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探究活动的目标、结果及活动的执行形式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运用科学灵活的探究方法,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来引发学生需求,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从而保证探究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筛选探究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体验、实践、创新,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目的的达成是以有价值、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的探究为基础的。从课堂教学的特点来看,我认为课堂探究的内容不宜过多,应该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选择最有意义、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探究。

(3)提供探究空间,做好适时指导,确保探究效果。以学生为中心是探究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教师应定位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的宗旨是给学生提供适时有效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获得的“数学猜想”没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寻求验证证据、修正猜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让所有的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4)注重学法指导。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知识要靠自己去进一步去学习。古谚所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师应把科学有效的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三、注重行为,培养思维,养成习惯

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客观评价,及时反馈,总结创新

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都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陶行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就只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多数是有问题不敢问,据我调查,学生不敢问,主要有两个怕:一是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是怕问题偏离方向,老师责怪。对此,我鼓励学生多提问,适当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果然提出的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而且问题当中有些是学生的困惑,有些也正是代表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老师再加以引导、解释,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