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教”师为“导”师

2015-07-17杜健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课堂模式学习方法

杜健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改变原有角色,变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为学生情感的反映者、学习知识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因此,身为语文老师,要变“教”师为“导”师,更要多元化地导。教师的评价要真正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而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作定论。

关键词:课堂模式;学生为本;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67-01

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教改之潮,我们大厂第二回民中学语文组也进行了“多元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想当好语文老师,就要变“教”师为“导”师。

在“多元导学互动”教学实践中,我们正在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式,梳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改变原有角色,变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为学生情感的反映者、学习知识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因此,身为语文老师,要变“教”师为“导”师,更要多元化地导。

一、“导”出多元化的课堂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使课堂模式趋于多元化结构,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模式可根据不同的课型设置。如在讲授《伤仲永》时,在探讨“仲永平庸谁之过”时笔者大胆引入了辩论这一形式,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并有不少个性鲜明的见解。得到的收获远大于文本本身。

二、“导”出多元化的思维角度

学生思维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的特点,随时会出现智慧的火光,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角度。

如《武陵春》是一首凄柔哀怨的词,在授课过程中我紧紧抓住“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一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情感探寻,抛出一问:“从该句请各位分析李易安最终去了双溪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言很踊跃,精彩纷呈,有三种答案:(一)、没去。因为下句有“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怕触景伤情,只好无奈地凭栏倚窗,打发无聊时光。(二)、最终还是去了。因为词人丧夫落魄,苦于无法消解愁绪,晚春的双溪会给她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空渺的想象,也许这会排解她的愁绪。(三)、认为去抑或是不去都无关紧要,“泛舟双溪,于小饮中思念亡夫,释放生命的本真状态,并立志坚强独自面对未来的人生”。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种观点。因为学生无意间已完成了读者、文本、作者间的三元解读和相互换位。这样的多元化解读令人拍案叫绝。

三、“导”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真正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而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作定论。学生的不同见解,合乎情理的应予以肯定赞扬;即使不成熟,也理应给予尊重,作适当指导,毕竟这是学生思考后的所得。于漪老师说过:“爱每个学生,尊重他们,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导出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正是基于学生的今后的发展,学生的终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正是关注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教师千辛万苦地越俎代庖,费力讲解,不如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夯实思维能力的基础。在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1、导预疑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者却须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前者的“无疑”是囫囵吞枣,不加疑问的读书。“有疑”则是积极思维,疑源于思的表现。而后者的“无疑”则是思考省悟的无疑。要无疑,需质疑在每节课的学案上首先清楚地提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尽快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明确学习本课后要达到什么程度。由于目标细化、指向明确,因而学生学习时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2、导问研学

指导学生运用综合归类读书方法,就是教会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基本规律,掌握分段规律,弄清文章脉络;掌握质疑、评析、鉴赏文章的方法。例如,对词语的理解,就可采用拆词法、合并法、近义词解释法,反义词解释法,联系上下文解释法等等。教给学生方法,在自读中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3、导法慧学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圈、划、勾、点、 批注,养成自读习惯。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有效地把握文章的正确的句读停顿,轻重缓急,语气语调等,养成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四、导出多元化的互动方式

互动就是课堂上合作交流的一种方式。在我校多元互动合作教学模式下,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除了全班集体讨论外,我们主要采用“生生合作”与“小组竞赛”两种形式。

1、生生合作

在实际教学中生生合作非常灵活,对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可采用“优优合作”,使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优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为了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带动作用,可采用“优差合作”; 若为了不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可采用“差差合作”。让那些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小组竞赛

小组竞赛适用于对较大问题的研讨,有利于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从而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学生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方面,打破座位限制,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各组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还可自愿结组,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小组竞赛既可以使学生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促进提高,又可以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总之,变“教”师为“导”师之路漫漫,我们还将为之继续上下求索,相信只要善于总结与借鉴、勤于学习、勇于钻研,我们一定能在新教程改革浪潮中乘风破浪!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课堂模式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