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

2015-07-17宋立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宋立强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辩证地认识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么就会看到生命与生命的点燃,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就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就会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完成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质的飞跃。就会看到有个性、有感情的个体的学生展现出生命的自由、灵动和创造。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供空间;鼓励质疑;增强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1-01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颠覆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由师本转向生本,课堂成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场所,成了他们展示自我、展示自信的舞台。走进“生本”课堂,我们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吸引——他们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感觉到的是课堂40分钟的短暂,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活泼的、是自信的、是幸福的。在生本课堂中,可爱的生命在发芽,在用尽全力向上生长,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敢于创造的精神,让我们忘却了考试的桎梏,看到了诺贝尔奖的希望。

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课堂是学堂,是学生个性智慧张扬的舞台,是学生的身心放飞的蓝天。心理学上讲,主动的行为,灵动的思维,潜能无限,能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小组,群体孩子,当鲜活的投入时,思维产生碰撞,观点形成交汇,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看了《圆的认识》一课后,就见到了答案。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邹涛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可以看到此情此景。说是“执教”不如说是“支教”,这节课看不到老师高高在上的身姿,看不到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意识,而是走下“知识神坛”,让出这一片天由学生自由奔放。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节课,蕴含着老师培植学生素养的纵深力度。一是爱孩子。从亲切的称谓上,从商量的语气上,从师生幸福的笑容与淡定上得以充分体现。二是把握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想学,乐学,会学,学会,然后进行积极的展示推销,每个学生的表现力跃然眼前。三是先学后教的思想转变。怎么前置学习,学什么,通过任务驱动精心设计。课上做什么,怎样教,教师只是助手,学生在教,在交流,在集思广益,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同样,生本课堂不容忽视一点,教学的效度如何把握呢?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暂时还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节课,如此之小的“单位时间”,“群体参与”的层次,“大容量”的内容,都需要教师的“周密部署”、“即时点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都至关重要。这样,老师“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不复存在,尽全力为学生搭建好各种平台,让他们尽情舒展英姿,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可喜成果!

有的课,形似生本课堂。学生说出了很多,学生好像在到处挖坑找水,但很少见到在一个点上深入挖下去,浅尝辄止,相信上课的教师内心都非常纠结,教师只得频频出来调控交流的方向。面对这样的“生本”课堂问题出在哪里?

1、生本教育同样需要层次性。认识事物需要层次,教学有层次,才能有效。只有全体学生到达同一个平台,才有互相交流自己想法的可能。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和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突出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学生对于圆的直径和半径没有准确的认识,如何能达到对于圆的对称轴的深入认识和准确表述?因此,本节课在“前置性小研究”的第三个问题“通过画圆并观察圆,你发现圆有哪些特点,看谁写的多”这之前邹老师增加了一个问题,“请在你画出的圆中,想办法找到它的圆心,并标出半径和直径。”在课上交流时,先交流增加的这个问题,再交流后一个问题。层次分明,因势利导。

2、生本教育要“顺学而教”。“顺学而教”当然并不是学生说出什么就研究什么。当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教师如何对待?教师要正确分析学生这个想法是否贴近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如果处在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要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不在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要暂时放下。如,在上面的实录中,一名学生说到直径决定圆的周长,想必有些老师觉得这是下节课探究的内容,往往会被忽视。而邹老师是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圆的周长,并告诉学生关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有关于圆的直径和周长关系的研究,这位同学认为圆的直径决定圆的周长是很了不起的想法,请大家课下选取一个圆形的物体,探索一下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这样处理,既保护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又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这节课展示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流程:一是课前学习,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二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共学。三是班级展示交流。小组成员给全班展讲,配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四是教师引导点拨,教师在引导学生补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最后巩固内化。

要实施高效课堂必须进一步做好三个解放: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充分动起来;2、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充分说起来;3、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充分想起来。

进一步做到三个还给:1、还给学生时间。2、还给学生权利。3、还给学生自主。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