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探讨

2015-07-17李德春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教学

李德春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将越来越重要。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纳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统计和概率教学实施启蒙低龄化,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1-01

统计与概率主要是研究生活中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概率在小学数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结合点。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信息社会,我们随时都要面临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统计和概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理”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简而言之,人们在生活中要用到概率论的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概率更大了,因此在小学教学统计与概率是有意义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概率与统计教学,首先,它会涉及解决问题、计算、推理,以及整数、分数、比值等知识,这实际上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和运用过去的旧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像概率这一类学习内容本身是充满挑战性的,一些概率游戏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一种挑战,学生接触这类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后,实施小学数学统计和概率教学,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由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刚刚起步,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点,难免会在教学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实的解决好他们,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新增设的学习内容,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来看,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一些如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会、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开性、对可能性的大小做出描述,并和同学交流等等之类的学习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刚刚开设,很多教师之前没有教过这门课程,没有经验,有些教师是自身概率知识水平不高,对教材的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准确把握各段概率教学的深浅度。另外,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安排中,往往都是在学期的结尾课程,使得许多教师为了节约课上的时间,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实验活动,只注重对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后,由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编排上注重逻辑,很少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学起来显得非常枯燥,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阻碍,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三、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早已不言而喻。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乐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如实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应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设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更加的突出主体性和针对性。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碍于教材内容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过于抽象等特点,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比较吃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做适当调整,从实际生活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适当的修正教学内容,使之在内容的层次性及梯度上更加的清晰化,以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目标更加的明确,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搞高效的教学,那么我们就得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在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要着重遵守好以下几个原则。①实践性原则:统计和概率的研究对象是生活常见的东西或事件,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多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及对数据信息的理解、推理和判断。②过程性原则:一些著名的河流的长度;气温、雨量记在小学阶段的各个概念计的结果。应该注重形成概念的全过程,培养以随机的观点理解世界的观念。③趣味性原则:我们不能把概率与统计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而应以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中,只有教师如实的遵循好以上几个原则,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实效。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探究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辅 唐华军.上海与加州数学课程标准小学统计与概率比较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6

[2] 柏永红.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2006

猜你喜欢

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统计与概率”复习专题
“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习
“统计与概率”测试卷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