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

2015-07-17范文哲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挫折感挫折困难

范文哲

摘 要: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关键词:挫折教育;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40-01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而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一生是漫长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挫折和挑战。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增强自信。

现在的孩子在优裕的环境中生活,缺少对失败和挫折的尝试,一个个都很脆弱,受不得一点点委屈,甚至连一句不顺耳的话都听不得。

还记得我班高雨婷小朋友唱歌非常好听,每次都受到我们的赞赏。但有一次,新学的歌她没唱好,我们也没说什么,只是少了往日的赞许。但她很伤心,回到家里还不停地流泪,连接几天不肯上幼儿园。从她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她只能成功,经不起挫折。由此看出,要使孩子成长,既要让她们在赞扬声中树立自信心,又要让她们在挫折中,成为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人。

我们的幼教工作者或者家长们都不要轻意满足孩子的某一要求,因为过度地满足他们,他们就感到生活中没有什么可努力的。一旦不能如愿,便会承受不起。

比如,家长和孩子在逛商场,孩子看到了玩具,闹着要买。但家长们觉得家里已有很多玩具,不想给他买。这时,如果孩子要耍赖就不能迁就他。让他受到一两次挫折后,孩子就会明白,不是随意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渐渐地就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我们要时时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角色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但在游戏中,时常会出现争抢玩具、争当角色等交往困难。当他们出现这些问题时,他们往往喜欢告诉老师,请求帮助。

比如,两个孩子在争抢一个娃娃,我们可以用小碗的口吻对他们说:“呜——你们把我拉疼了,我想和你们两个都做好朋友,怎么办呢?”他们听了会感到不好意思。这样他们就会克服这个困难,能够再次合作地进入到角色中去。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增强其自信心。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

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幼儿,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幼儿“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例如,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我们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挫折感挫折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女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高职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挫折使我更坚强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习惯挫败
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解析
选择困难症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