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初探

2015-07-17毛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低年级解决问题

毛寅

摘 要:“解决问题”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实际应用,深化问题;总结评价,提高解题能力等策略,来实现培养低年级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应用;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09-02

新课程强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凸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应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给学生提供活动、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收集信息,启动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低年级学生不会识别有用信息,不会联想信息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出错。因此,我认为应加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练习。

1、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环节。如:一年级下册第39页一题:同学们踊跃为希望小学捐书,一班捐了27本,二班捐了20本,三班捐了21本。(1)一班比二班多捐了几本?(2)二班和三班共捐了几本?我在教学时并没有直接出示两个问题,而是问:“看到以上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到一班捐27本,二班捐了20本这两条信息,就能联想到“一班比二班多捐7本,一班和二班共捐了47本”;看到一班27本,二班20本,三班21本的信息就能联想到“三个班共捐了68本”;看到二班捐了20本,三班捐了21本的信息就能解决“二班和三班共捐了几本?二班比三班少捐几本?三班比二班多捐几本?”等问题……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头脑中自然地建立了信息之间的联系,那么根据问题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就加强了,同时也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打下了基础。

2、开拓创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喜爱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欲望,是每位数学老师的最高追求。

例如,在组织学生远足后,我就有意识地向学生提问:“一路上,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脱离了课堂,都踊跃发言。如我们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活动?男同学有20个,女同学有多少个?如果张老师带10个同学去游玩,需要买多少张票?等等。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其他没提过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进一步的拓展

二、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教材出现的是图书馆的情境图,可以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引导学生列出“28+4”这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后与同学讨论,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学生有的是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计数器,还有的是根据8+4=12、20+12=32从而得到28+4=32等。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深化问题,拓展变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是数学教材的创作者,从学生能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中,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用手中的钱买商店里的东西,这样把元、角、分的教学融入到生活情景之中,从而在这过程中不断暴露数学问题,又不断的解决数学问题。

四、总结评价,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书包每个为11元,文具盒每个为3元,一个小朋友拿了一张50元的钱去购物,买了6个文具盒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个书包?

学生看了问题后,顿时纷纷列式解答:(50-3×6)÷11=32÷11=2……10 大多数的学生答“剩下的钱可以买两个书包。”这时生A站起来说“我是这样算的,(50-3×6)÷11=32÷11≈3(个),四舍五入法约等于3个,所以剩下的钱可买3个书包。”生A话音刚落,生B接着说“不对,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3个书包要33元钱,买6个文具盒后只剩32元钱,钱不够。”很多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对!买3个还差一元钱,只能买2个,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这个问题要用去尾法。”谁知生A不甘示弱地喊到:“我认为可以买到3个书包。”老师停顿了片刻对生A说:“说说你的理由。”生A说:“我可以让售货员便宜1元钱卖给我呢!”这时全班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多具有创意呀,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策略意识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四个意识标准,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这四个意识,才能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才能使学生试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去积极探索,而当问题得到解决后,便可引导学生继续创新,将问题升华,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师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3.4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郑秀竹,小学生在提出问题中“问什么”的案例研究.小学数学教育,2005.1-2

猜你喜欢

低年级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