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

2015-07-17邹燕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验目标内容

邹燕

摘 要:幼儿在主题中得到的不单单是数概念和数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更加是对自身整体素质的总的提高。作为一个对数教育活动很喜欢研究的老师来说,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对数教育如何整合到主题活动中去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1-01

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以整合的思想来实施新教材,数活动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主题背景下,数活动真的那么难以开展吗?

主题活动中究竟怎样将原有的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整合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去呢?我以数教育为例,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一、数学目标与主题目标的有机整合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会涉及到数、量、形、时空及逻辑关系等诸方面的数学内容。将数学融入主题式的综合课程中,就是以主题内容和情景的发展为线,融入相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因主题的产生和展开都离不开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问题,离不开要解决问题而学习的需求,所以融入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从源头上保障了数学内容的生活性,使数学教育能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幼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探索兴趣。

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操作和探索中建构数理逻辑经验。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必然会生成许多“分支”,作为教师要尽量抓住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问题、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或预设活动,使我们的数教育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兴趣需要和他们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活动更有价值。因为系统的数学活动所提供的有益于幼儿思维发展的经验,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二、强调数学教育内容与主题内容的整合

一直以来,幼儿园数教育讲究的是有序性,循序渐进。由于教学内容是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安排的,幼儿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而主题活动是从幼儿兴趣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教育,是对幼儿经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拓展,因此更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对数学的敏感以及因势利导的活动设计与指导能力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同的主题性质,决定了数学活动在主题中存在和拓展空间的大小。有的主题来源于某一领域,生成数学活动的空间就比较小:有的主题开放性大,数学活动生成的空间就比较大,因此教师在预设主题时。应尽量选择开放性主题。给幼儿数学教育与主题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更大的空间。

新教材上的主题活动中的数活动多数取材于生活,许多生活动中体现了数的内容,需要借助于数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操练孩子的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注重数学教育环境与主题环境的整合

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由此,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他们的数学概念。在创设主题环境的时候,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教育因素,并融于其中,使主题环境蕴涵数学教育的内容,引起幼儿探索的欲望,促使幼儿自主建构数学经验。教师应在主题活动中创设“趣”,“奇”,“思”的数学环境,充分发挥主题环境下各种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所带给幼儿的主观能动的思考,从而既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主题活动中多种形式的数学教育

1、组织专门的数学集体活动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体现培养方向,体现课程重点和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幼儿情感、态度、习惯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幼儿园课程要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操作和实施中,新教材是以“内容与要求”呈现对幼儿的发展要求,是“课程指南”中幼儿基本经验的具体展开。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教师把握活动的方向,有助于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从而体现出集体活动的价值。因此,我们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目标和课改的主流是否相一致,本次活动目标追求的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建立在幼儿的现有经验上,是否实现教育目标的整合等问题。主题活动中专门的数学集体活动是以数学领域为主线的活动。主题是一条线索,一个载体。数学活动追求数学知识内在的关联性、逻辑性、序列性。教育目标比较严谨,教育环境材料充分,教育过程重点、难点突出,环节层层深入。活动旨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在主题中遇到的共性的、有难点的问题。

2、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活动中

数学知识较抽象,幼儿单靠课堂上的几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一日生活中巧妙将数学知识和各领域有机融合,才能增强幼儿的求知欲。爱唱爱跳是孩子的天性,愉快、轻松的音乐游戏能使孩子思维更敏捷。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之趣的环境中,数活动材料的内容俯拾即是,因此我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感知、发现。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幼儿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

3、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中的区域活动是以个别操作的形式进行的,以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兴趣与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它既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探索,也可以是对已有经验的迁移运用,旨在让幼儿通过个体的自由操作来积累数学经验。可以在专门的数学区域中进行,也可以渗透于非数学区的活动中。

为了让幼儿更专注的操作材料,我专门开辟了数学角,按照形、集合、对应、分类、排序、数、量、空间、时间的顺序来投放材料。在投放的过程中,我还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方法相结合起来,提高幼儿的兴趣。

在主题活动中的数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审美需求,更加游戏化,生活化,也更加综合化。幼儿在主题中得到的不单单是数概念和数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更加是对自身整体素质的总的提高。

猜你喜欢

经验目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主要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