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的音乐感染力表现

2015-07-17王秉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6

名作欣赏 2015年6期
关键词:感染力影视文学

⊙王秉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6]

论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的音乐感染力表现

⊙王秉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6]

电影、电视是综合艺术形式,影视文学改编作品由于文字和影像手段的表达存在很多明显的不同,影视作品可以将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完美地融合统一,其中舞美、造型、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可以为影视作品增光添彩。本文着重论述了音乐元素在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的感染力体现。

影视文学改编音乐感染力

电影作为除文学、绘画、戏剧、雕塑、音乐、舞蹈之外的“第七种艺术”发展至今,表现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寄托了观众的梦想和希望,人们在观影的同时情感得到了宣泄,心理感受得到了表达,历史和文明得到了传承。电视作为电影之后衍生而来的更为接近普通大众的方便快捷的综合艺术形式,与电影在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影视作品中有一类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文字和影像手段的表达存在很多不同,影视可以将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完美地融合统一在一起,作为综合艺术表现形式,舞美、造型、音乐、舞蹈都可以为作品增光添彩。本文着重论述了音乐元素在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的感染力体现。

一、音乐往往在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承担着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

中国先哲有言,《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里非常明确地说出了音乐的本质:音由心生,情由物使。要想使人对音乐产生感情,就要借助外界事物的力量。反过来,音乐也会对环境和人产生净化和感召的作用。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电影艺术世界里,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很多观众在欣赏过某部影视作品之后早已淡忘了故事情节和演员,但是那些音乐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人们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自己走过的青春岁月,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比如台湾电影《欢颜》中齐豫唱遍大陆的插曲《橄榄树》,很多人都会唱,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希冀在旋律中慢慢流淌……这部电影是1979年上映的,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还常常回响在很多人的脑海中。

再比如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手机》,主要故事情节是以著名作家刘震云为首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出来的,刘震云据此写出了剧本,影片开头河南少年严守一骑着自行车带着年轻漂亮的表嫂吕桂花去给在三矿上打工的丈夫打电话,新媳妇儿的电话在矿上传播开来,那次打电话的内容在三矿流传成了一首歌谣:“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这段歌谣在影片初映时,影院里观众哄堂大笑的同时也体会着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里人们含蓄诉说思念的感觉,对于文字很难巧妙传达出来的感觉用这段绵延诙谐的歌谣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音乐通常在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

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就是说,音乐对于外部客观环境表现时要的是感觉,并不是简单的模拟外部自然界音响效果。就拿钢琴曲《秋日私语》来说,曲子不用模仿秋风吹过,而是用优美抒情的旋律来表现人们走在秋日的天空下那种惬意喜悦之情就可以了。这一点特别像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表现手法中的修辞手法——通感,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里就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其中作者将荷花的“缕缕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就是典型的通感手法的运用。

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音乐也常常被用来表现最内在的自我,这和文学上的“通感”修辞手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2》,影片中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谜”一样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的音乐形式的演绎。传说中的仓央嘉措虽贵为法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他敢于突破世俗,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电影里的插曲《最好不相见》就是对他的诗歌《十诫》所做的艺术加工。原诗如下: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歌曲稍作改动,配乐涵盖了现代、电子、古典、摇滚等多种元素,将爱情的依依不舍与终将散去表现得很到位,欲语还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智慧和大爱。演唱者李漠的声线比较中性化,稍显嘶哑,与曲调不甚完美却又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令听者心潮澎湃。

三、音乐常常体现出影视作品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文明

音乐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常常体现出影视作品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文明,既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包括影视剧中的音乐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传递正能量。

我们现在所置身的时代,文化快速发展,音乐元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影视剧作曲家要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

比如说到韩剧,我们想到的除了唯美浪漫的故事、俊男美女的偶像演员组合、温暖的人文精神之外,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的音乐,那种优美的旋律将故事演绎的效果在不知觉中加以完善,用音乐的旋律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给故事的演变以丰富的视听感觉享受,这也是韩剧一直在我国观众群中非常有市场的原因。比如韩剧《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就是将音乐形式完美地与影像叙事手段融合在一起的典范。

我国文学艺术界一直强调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应该体现所处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等,同时在文化文明良性发展的社会应该赋予音乐引导社会思潮的重任,让音乐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

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中,那段大胆的歌曲野性十足,一群山东汉子酒后雄赳赳、气昂昂地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啊……”假如没有莫言写出的这个山东高密的厚重历史故事,这个歌曲就显得太过,不符合我国含蓄的传统审美观,但是有了这个故事的文本在银幕上的影像叙事,再来看这段乐曲,会令观众热血沸腾,感觉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张艺谋在影片获得国际大奖后曾阐述作品的主题就是赞美,“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正因如此,不管电影画面色彩、叙事手段还是音乐形式都应该呈现出豪放的风格,因而这段乐曲野性,却与整部作品风格相统一,从而用那个神话般的山东高密的高粱地里发生的故事来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

在20世纪80年代的港台影视作品里,音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那时的金庸武侠小说系列改编而来的影视剧中,音乐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琼瑶爱情小说系列改编而来的台湾爱情文艺片中,和演员林青霞、秦汉、林凤娇等人一样光彩照人、不容忽视的部分就是音乐,如《我是一片云》中主人公段宛露兴奋时,主题曲喜悦而欢快:“我是一片云,天空是我家……”遭受重大打击后,歌曲曲调低沉哀伤凄婉,令人动容。

其实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人类社会发展应保持高度的契合,在影视文学改编作品中,艺术表现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多元化的,音乐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管是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中洋溢着的伤感、怀旧的音乐形式,还是主旋律影视作品中荡气回肠的铿锵有力的音乐形式,都是与影视作品中其他艺术表现手段密不可分的,其内涵必然随着作品主题得以呈现,进而预示故事的发展变化。

[1]乔欣.音乐体现文化底蕴时代精神滋润心灵[N].人民日报,2012-6-28.

[2]乔鹤飞.乐的艺术感染力[J].飞天,2011(12).

[3]曹晓磊.浅析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与感知力[J].大舞台,2010(10).

作者:王秉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化妆造型设计。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为2011-GH-214及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严歌苓小说创作研究”,项目编号为2013-GH-571

猜你喜欢

感染力影视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们需要文学
Pygmalion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影视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