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渗透策略

2015-07-17李应锴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渗透中职游戏

李应锴

摘 要:在大部分学生看来,中职时期的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性太强,同时实用性也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往往较低。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习兴致低落的现象。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的运用游戏渗透,通过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他们的学习感知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数学;游戏;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8-01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教师“知识灌输”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游戏丰富数学课堂的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认知能力、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充分的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参与的知识内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就数学科目本身来说,在传统或现代数学领域中都可以发现大量赏心悦目的具有游戏性质的内容和问题。比如阿基米德的“群牛问题”和中国的“百鸡问题”促进了不定方程理论的发展;“合理分配赌注问题”成为概率论创始的基本问题之一;象棋盘放麦粒的故事就是根据函数原理进行计算的……几何学中的游戏趣题更是数不胜数,如勾股定理所编制的大量趣题,古希腊人研究角的三等分、灯高的测量,“七巧板的拼图游戏”在几何构图中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中包含游戏的本质,游戏中则有数学思想,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好玩的地方,要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要善于发现或创造趣味的数学游戏融入课本知识,把“僵硬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生动的知识”,以便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口味,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二、运用生活游戏丰富数学课堂的案例分析

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也是一项生活学科,生活中饱含数学案例,有着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数学原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学案例、数学游戏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渗透,就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让他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认识到数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进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生活案例分析数学原理、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素质。

1、运用折纸游戏,加深学生学习感知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旨在更好的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认识的重视,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的实践操作与积极参与,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例如折纸游戏是一项兼有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从我们幼儿园开始到中学,甚至大学,一直被我们所广泛利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折纸可以促进学生手脑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不论是在代数或是几何课堂上,适当地引入折纸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指数爆炸”,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进行折纸游戏,问:“你们可以最多对折几次?为什么?”结果大多数学生只能折七次或八次,因为达到这个次数的时候纸张已经厚的折不动,已经是原来纸张厚度的几百倍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折纸操作,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自行寻找问题所在,运用学生的数学体验与课堂参与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很好的收到了教学的效果。

2、运用扑克游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很难直观的理解清楚,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生活事物的引入,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实物演示来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扑克牌是人们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引进扑克牌游戏,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用化、趣味化。比如在数学的计算知识方面引入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算24”游戏,巧妙地将练习内容蕴含于游戏之中,使原本枯燥?单调的基本数学计算变得趣味盎然,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效果。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元素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分析与学习。例如奇函数的图形特征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成中心对称图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有来时就在教学前做了一个魔术表演:首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然后请一位学生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通过大家熟知的扑克游戏来设置教学情境,之后设置悬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兴趣,最后揭开魔术的秘密,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体会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导他们在日后的游戏娱乐中也要善于去发现各个扑克牌的特点,引导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多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多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在教学中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活素材的整合运用,以便能够不断的丰富数学课堂,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渗透中职游戏
爆笑游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