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倍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探析

2015-07-16陈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5年3期

陈刚

摘 要 安倍经济学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再通胀主义学说首次被纳入通缩治理视野的政策实践。再通胀主义认为要彻底摆脱通缩应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央行责任,设定通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实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其实现路径可充分借助通胀预期的扭转、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金融加速器的调节。再通胀主义引发了日本空前的政策论争,这种论争主要集中于央行责任的确定、通缩目标的设定、政策优先次序的安排等方面。不过其政策在操作层面带有极大的风险性,包括央行与政府利益出现错位、政策退出难度重重等。

关键词 再通胀主义 安倍经济学 日银理论 市场预期 通胀目标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后,日本媒体和学界对安倍政府通缩治理的一揽子经济政策的统称。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本陷入持续通缩,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安倍政府成立后,采纳日本再通胀主义的政策主张,推出大胆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刺激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经济产业政策,以求摆脱通货紧缩提振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的实施,是用再通胀政策治理通缩的尝试,它意味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再通胀主义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前台,而在日本盛行多年的“日银理论”丧失了主导地位。从理论上对再通胀主义学理逻辑下的通缩治理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评价安倍经济学和日本长期通缩之谜,同时也有助于认识预期调整、通胀目标设定等细化政策的实际效果,为通缩治理提供借鉴。

一、 日本再通胀主义的形成和纳入政策视野

围绕着日本持续性通缩的成因,日本国内一直争议不断。例如田中秀臣、安达诚司、伊藤元重的通缩缺口论认为少子老龄化等原因造成总需求长期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导致有效需求出现结构性的萎缩;根岸隆、岩田规久男的通缩预期论认为泡沫经济破灭后形成的相对谨慎的心理预期固化了相对保守的投资和消费方式,形成了恶性循环;田中秀臣、高桥洋一的政策失误论将通缩固化的成因归咎于日本央行的政策,即认为央行未能主动调控基础货币,同时政策执行不彻底;野口旭、野口悠纪雄的结构优先论则认为持续性通缩是由日本各领域的规制等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并非简单的货币现象,需要推行结构改革提高供给能力。由于日本长期以来通缩治理成效不显著,部分学者在吸纳这些争议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再通胀政策应对持续性萧条的主张。

再通胀是政府从维护经济支付体系流动性出发,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等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需求,以达到预期的提高物价、反制通缩压力的效果。日本再通胀政策治理萧条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初的高桥财政。高桥财政是日本在1931年12月至1936年2月由前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当政期间推出的以再通胀为主要特征的财政金融政策,该政策使日本率先摆脱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高桥财政是典型的管理通货制度下的再通胀政策,是日本财政史上的创举。日本再通胀主义是在充分吸收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彼得·特明(Peter Temin)等人理性预期学说的同时,结合岩田规久男、安达诚司、冈田靖等针对高桥财政通缩治理经验和启示,形成应对持续性通缩的新思路。形式意义上的再通胀派并非传统的经济学派,只是作为方法论、政策手段层面的联合体,尽管彼此主张存有差异,但围绕通缩治理均主张以再通胀的手法,引起市场先期反应。

再通胀主义体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再通胀主义并非单纯复制货币数量论,而是基于货币需求函数论,主张短期内货币量的增加可能引起价格总水平和收入的双重变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供给量的任何变动将只影响价格水平。这意味着摆脱通缩的货币政策目标,不能局限于1年的短期效果,而应着眼于5-10年的中长期效果。

岩田規久男,『デフレの経済学』,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1年,頁104、113。基于此判断,应设定中长期的通胀目标。

田中秀臣、野口旭、若田部昌澄編,『エコノミスト·ミシュラン』,日本:太田出版社,2003年,頁164。其次,再通胀主义充分借鉴高桥财政的时间轴效应。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于1931年11月宣布脱离金本位制度,禁止黄金出口,由于政策预期,当月预期通胀率提高了20%,在12月之后方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932年3月日本宣布将从当年11月开始由日本银行认购发行国债,次月该国债预期通胀率就比上月提高了10-15%。

岩田規久男編,『昭和恐慌の研究』,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頁281。岩田规久男等认识到政策预期在30年代的通缩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即预期通胀率的变化早于政策的真正实施。故而,再通胀主义主张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中时间轴效果,由中央银行承诺在一个较长的期限内维持宽松政策,让公众形成未来低利率的预期,以此降低长期利率,达到刺激投资的目的。其三,再通胀主义主张科学认识企业资金需求和金融宽松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针对部分观点认为持续宽松政策不能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质疑,部分主张再通胀的学者认为刺激政策实施下,作为通缩状态下资金盈余主体的企业资产负债表调整积累的资金,充当了扩大设备投资和消费支出的资金来源。

円居総一,『原発に頼らなくても日本は成長できる』,日本:ダイヤモンド社,2011年,頁184。长期通缩导致企业内部留置资金不断膨胀,2013年企业内部留置资金达457万亿日元。随着企业内部盈余资金的逐渐消耗,企业将逐步寻求利用外部资金。因此,再通胀政策促进银行贷款增加进而拉动企业扩大生产之间至少存在着2-3年的政策效果滞后性。

岩田規久男編,『昭和恐慌の研究』,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頁177、178。基于上述论断,再通胀主义认为:要彻底摆脱通缩,应继续推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日本银行应积极设定通胀目标,在实现通胀目标前无限量地购入长期国债,反对在未明确摆脱通缩的状态下进行政策退出。岩田规久男等就将再通胀政策概括成通胀目标加无限量的长期国债购入的政策组合。

岩田規久男編,『昭和恐慌の研究』,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頁300。

日本再通胀主义的形成从一开始就与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尖锐对立。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先后采取零利率、量化宽松、全面宽松等相对稳健的货币宽松政策,但是由于通缩治理成效不显著,尤其是2006年量化宽松和零利率的提前退出,导致日本银行操作10多年的货币政策成为学界诟病的焦点。部分主张再通胀政策的学者将持续性通缩原因归结为日本银行态度消极、政策力度不足。如高桥洋一认为一国货币政策实现物价1-3%的增长是理所当然的。换言之,央行是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填补GDP缺口。

高橋洋一,「なぜ日本経済だけが一人負けなのか 鳩山政権は日銀に「デフレターゲット」を捨てさせろ」,載『現代ビジネス』2010年1月8日。基于日银责任,有观点指出“日本陷入15年的通货紧缩,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运营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片岡剛士,「復興債の日銀直接引き受けで長期金利は上昇するか?」,SYNODOS JOURNAL,2011年4月20日。由于日本银行未能实现期待的物价水平,“其本身是有责任的”,因此“日本银行有义务对不能实现政策目标的理由进行说明”。

池尾和人,日銀に“政治的判断”を押し付けるな,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2010年10月5日,http://diamond.jp/articles/-/9613,访问时间:2015年5月15日。这一倾向导致逐渐接受再通胀主义政策主张的安倍晋三开始集中于对日本银行政策的批判。2012年12月,自民党在新一轮的众议院选举中夺取了政权。重新执政的安倍政府认为主导日本多年的“日银理论”不能有效地解决日本通货紧缩,因此决定利用再通胀政策这一猛药,推行新一轮的宽松政策。这也意味着在日本近十多年始终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再通胀主义学说首次被纳入到日本国家政策视野。基于再通胀主义的学理逻辑,2013年安倍政府推出质和量的货币宽松政策,包括设定2%的通胀目标,将货币政策操纵目标从利率转向基础货币,大举购入长期国债,延长购入国债的期限,并确保在实现2%通胀目标之前实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摒弃控制国债规模的银行券准则。

二、 日本再通胀主义的政策实现路径

从政策实现路径来看,再通胀派主义主张以企业扶持为突破口,利用扩张性刺激政策,提高市场流动性,形成通胀预期,进而通过引导经营业绩改善的企业扩大投资、提高工资、增加雇佣,帮助日本摆脱通缩。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经济主体预期的转变,将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改善、政府财源的充实等方式,促进经济形成内部的良性循环。在这一实现路径中,再通胀主义主要寄望于市场预期的扭转、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金融加速器的调节三大手段,发挥政策突破和协调的作用。

(一) 以形成通胀预期为前提

持续性通缩状态下市场主体基于对未来的不良预期,都倾向采取相对谨慎的投资和消费方式,形成不良预期的恶性循环,因此再通胀主义认为应首先致力于解决通缩预期这一顽疾。再通胀主义主张通过持续的刺激政策释放市场信号,实现从通缩预期到通胀预期的彻底转变。这一主张融入了理性预期学说,构建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提供了重新思考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新路径。事实上,日本在通缩认知问题上导入理性预期学说得到新凯恩斯学派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等的积极支持。1998年,克鲁格曼认为日本此前的低利率和零利率政策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日本已陷入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接近零。要打破公众的陷阱预期,应设定通胀目标、采取持续性的货币扩张政策,使公众产生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他甚至认为摆脱流动性陷阱最好的方法是“不负责任地做出通货膨胀承诺”,日本银行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日本长期国债,“维持日本4%的通货膨胀率15年”。

P. R. Krugman, K. M. Dominquez, K. Rogoff,“ It is Baa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No.2, 1998, pp.137-205.

再通胀主义在扭转通缩预期问题上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1)体现短期政策转轨。短期政策性转轨效果的关键在于政府预期引导、心理暗示和情景营造能否借由从众、说服、信念和传染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通道最终打破长期路径依赖形成的惯性,转变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有鉴于此,安倍政府采取摒弃银行券准则、宣布日本银行直接认购国债、购买长期国债、任命支持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的日本银行新总裁、导入通胀目标等措施,分阶段进行政策转轨。这些措施在扭转市场预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田中秀臣、上念司,『震災恐慌!

?偆?経済無策で恐慌がくる!』,日本:宝島社,2011年,頁216。(2)明确中长期政策承诺。再通胀主义认为暂时性的货币扩张对解决通缩是无效的,因此日本银行需做出可信赖的政策承诺,在实现通胀目标前实行无限量的货币扩张,如此才能使公众充分相信中央银行容忍通胀的发生,改变公众对通缩的预期,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总需求。中长期政策承诺所体现的时间轴效果并不直接作用于日本的通货紧缩,但研究显示该承诺能实现中长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例如翁邦雄、白塚重典围绕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对政策承诺市场预期形成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政策承诺中长期内能促使收益率曲线扁平化,促进长期利率维持在低位水平。

翁邦雄、白塚重典,「コミットメントが期待形成に与える効果:時間軸効果の実証的検討」,載『金融研究』2003年第22巻第4号。

(二) 发挥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

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泡沫,但之后为应对通缩日本银行转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遭到了破坏,特别是零利率政策使利率的杠杆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货币政策此时已收效甚微。但是再通胀主义认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引导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对持有的各种不完全替代金融资产进行投资组合调整,可影响不同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和价格。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从资产结构调整角度诠释了货币从资本市场转向实体经济进行投资的路径和实效,为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的传导、经济成果的渗漏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所体现的作用表现在:(1)寻求解决流动性陷阱下企业投资扩大的问题。再通胀主义认为尽管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但是基于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日本仍然可以引导货币从资本市场流向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当投资者持有的货币高于预期时,会调整手中的资产组合,转而将过量的货币投资到其他金融资产,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进而通过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增加社会总需求。基于公众自觉的资产结构调整,企业投资将进一步便利,投资渠道也将得到有效拓宽。

浜田宏一·内閣官房参与核心インタビュー、「アベノミクスがもたらす金融政策の大転換 インフレ目標と日銀法改正で日本経済を取り戻す」,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2013年1月20日,http://diamond.jp/articles/-/30804,访问日期:2015年5月15日。(2)利用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实现经济收益的广泛覆盖。为实现经济成果的公平分享,再通胀主义主张基于资产重组效应,促进经济利益向普通国民渗漏。例如,资本市场的振兴尽管直接裨益持有资本的富裕阶层,但日本政府可通过对包括养老金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进行操作,削减本国债券持仓的方式和增持风险资产的方式,使经济收益逐步惠及到普通国民。

本田悦朗,『アベノミクスの真実』,日本:幻冬舎,2013年,頁103。

(三) 调节金融加速器实现良性循环

再通胀主义充分借鉴了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和马克·格特勒(Mark Gertler)的金融加速器理论,诠释日本通缩状态下如何实现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企业净值具有促使经济加速增长或加速衰退的双重功能。

B. S. Bernanke, M. Gertler, S. Gilchrist,“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No.4789,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No.78,1996, pp.l-15.企业净值的变化将影响融资成本进而引起企业投资的变化。相应地,企业投资的变化也势必将引起下一期产出的变化,从而造成经济的连续波动。日本再通胀主义认为,日本持续性通缩导致股市、不动产市场低迷,抵押物价值降低,企业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抵押、担保费用。

浜田宏一·内閣官房参与核心インタビュー「アベノミクスがもたらす金融政策の大転換 インフレ目標と日銀法改正で日本経済を取り戻す」,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2013年1月20日,http://diamond.jp/articles/-/30804,访问日期:2015年5月15日。金融加速器能够借助资产价格的变动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无限量的货币宽松,可以推高股票、不动产价格,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进而减少乃至遏制外部融资升水,刺激投资支出。通过无数次信贷循环的过程,不断放大这一效果。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地价、股价与银行贷款三者之间的联动,就是通过金融加速器不断得以扩大。支持再通胀的观点寄希望资本市场价格的上涨,增加拥有这些资产的企业价值,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企业因此可以利用更多的银行贷款放大投资效应,而这又会造成新一轮预期利润上升、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 围绕再通胀主义的争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围绕着再通胀主义的争论始终没有停过。基于再通胀主义学理逻辑的安倍经济学的出台,导致日本国内掀起了关于再通胀政策的争论新高潮。目前的争议问题主要有3个:

(一) 央行的责任问题

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围绕着货币供给理论的争议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以小宫隆太郎、堀内昭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货币供给政策应“以物价稳定为第一考虑要素”,日本银行对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负有一定的责任,日本银行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小宮隆太郎,「昭和48~49年のインフレーションの原因」,載『東京大学経済論集』1976年42巻1号,頁124-128。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引发了新一轮的货币供给理论争议:“岩田—翁争论”。岩田规久男认为日本银行并未积极主动地调控基础货币,引起货币供应量剧增,人为造成经济泡沫异常膨胀直至最终破裂,故而日本银行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以及日本经济的萧条负有责任。

岩田規久男,「日銀理論を放棄せよ」,載『週刊東洋経済』1992年9月12日号,頁124-128。而翁邦雄则从日本金融调控机制出发,认为在日本存款准备金累计缴存制度下,央行无法主动调控基础货币。

翁邦雄,「日銀理論は間違っていない」,載『週刊東洋経済』1992年10月10日号,頁106-111。这一论断又被称为“日银理论”。“岩田—翁争论”的实质是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争议的延续。货币的外生性强调货币供给量不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与之相对,货币内生性则强调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央行政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信用货币的产生过程可知,银行贷款派生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再根据派生存款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而银行贷款对象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资信状况,央行无法控制经济活动中的贷款量。

强调无法主动调控基础货币的“日银理论”,自然不能为再通胀派所接受。再通胀派强调要有效要解决困扰日本多年的通胀紧缩,央行主导下的货币政策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嘉悦大学教授高桥洋一质疑称如果日本银行无法控制基础货币,这意味着日本银行也无法控制通胀率。而事实上,他将1969-2011年日本年度货币供给量与两年滞后的通胀率进行因果分析,结果显示因果系数达0.89,据此他认为“日银理论”只是日本银行责任回避的说辞。

高橋洋一,「日銀理論」の背景にある「貨幣数量理論は成り立たない」を検証する,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2013年3月21日,http://diamond.jp/articles/-/33559,访问时间:2015年5月15日。当然,针对再通胀派的论断,“日银理论”也针锋相对,如发行于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11月的田中隆之的著作《失去的十五年》,系统地整理了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银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对日本银行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对过去数年间日银没有制造通胀的政策予以肯定。

(二) 通胀目标的设定问题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了通胀目标制,之后加拿大、英国、韩国等也相继设定了通胀目标。根据IMF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全世界共有28个国家采用了通胀目标制。央行在设定通胀目标的同时,还明确了目标通胀率的实现期限,并且央行还负有在未实现目标的情况下对公众进行说明解释的责任。

安倍政府的成立,意味着泡沫经济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日银理论”的政治性败北,沿袭再通胀主义的主张设定通胀目标是实质性的标志。安倍政府设定2%的通胀目标,其目的在于:明确日本货币政策的意图和目的,发挥其“告示效应”,对经济状况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刺激总需求达到活跃金融市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但是,2%的通胀目标的设定,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突出表现在:要求在两年之内尽早实现2%的通胀目标,在期限上的设定缺乏灵活性,这使日本银行无法保留引导未来货币政策的灵活空间,不利于央行操作的便利性。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采取通胀目标制的国家大多是在通胀处于较低和下降时期,而非在通胀处于上升并可能失控时期引入通胀目标制,通胀目标制一般是央行为平抑物价控制通胀而采取的方法,目的在于“锁定”早期反通胀的收益,避免通胀反弹,即各国的通胀目标一般是为了遏制通胀,而非克服通缩。反对设定通胀目标的翁邦雄在其著作《金融政策的边界》中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解说了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央行金融政策的出台始末。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进入“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时期,中心国家表现出高产出、低通胀等特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源于对央行的信任。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央行被期待承担更多的职责,通胀目标政策也面临着大调整。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在其《通胀目标政策之死》中,开始主张终结这一政策。近年来,学界更关注维持经济稳定性的同时确保中长期物价的稳定,许多发达经济体也对通胀目标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如英国从原先的目标至上原则,转变为允许较长期限内的偏离。通胀目标偏离、新的政策框架摸索等问题成为2013年英格兰银行新总裁选举中争论的焦点。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央行放弃僵硬的目标设定转而采取较为灵活的通胀目标的背景下,再通胀主义2%的通胀目标的设定必然在日本引起争议。反对的意见认为这一举措缺乏灵活性,其效果可能非常有限。

「アベノミクスがよく分かる GWに読みたい経済書」,載『日本経済新聞』2013年4月27日。此外,通胀目标制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如在出现通胀后,货币政策将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进行艰难抉择。特别是降息之后,遏制通胀将变得更为困难,央行将面临如何将通胀水平控制在目标区间内的巨大压力。

(三) 政策优先次序问题

围绕着再通胀主义学理逻辑及其通缩治理成效,日本国内亦存在两种不同观点。这两种观点虽都强调通缩治理中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但在政策优先次序等核心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

针对再通胀政策,部分学者强调结构改革才是日本目前经济政策的首要着力点。主张结构优先的观点认为日本持续性通缩并非单纯的货币现象,而是结构性原因造成的,治理结构性通货紧缩,单纯依靠刺激政策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吉川洋在其著作《通货紧缩》中认为造成日本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原因在于各类劳动规则、确保就业优先的惯例及非正式员工增加,再通胀主义寄希望的利用扩大刺激政策来形成通胀预期存有困难,因此他主张规制改革优先。

吉川洋,『デフレーション』,日本: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2013年,頁22-23。除了规制原因之外,产业结构调整等在通缩治理中的诠释也倍受关注,如野口悠纪雄对日美两国进行对比,指出日本之所以陷入通缩,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生产率较高的服务业吸收了很大一部分雇佣劳动力,但是在日本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遭受沉重打击,而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却无法承接制造业释放出来的过剩劳动力。

野口悠紀雄,なぜ日本だけがデフレになるのか,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2010年10月18日, 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5196,访问时间:2015年5月15日。这类基于结构改革优先的观点,均主张在需求管理的同时,重视供给面管理的强化。

针对结构优先论,再通胀主义尽管主张再通胀政策优先,但并非否认结构改革的重要性,而是主张先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帮助日本摆脱通缩,继而辅以经济产业增长战略,解决日本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因而安倍经济学的政策体系设计中,尽管经济产业增长战略被定义为安倍经济学最重要的一环,但执行中采取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先行的方针,这主要基于如下考量:(1)再通胀政策为经济产业政策赢取时间。从多重均衡角度看,在持续性通缩状态下,短期性的刺激政策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防止经济滑入更低水平的次优均衡状态。

池尾和人,『連続講義

?厲 デフレと経済政策』,日本:日経BP社,2013年,頁244。短期性的财政扩张主要承担引起市场先期反应、扭转市场预期等作用,为结构改革争取时间。(2)再通胀政策为经济产业政策扫清障碍。由于结构改革具有长期性,很难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如果单纯在通缩状况下推行结构改革,将会进一步加剧通缩,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岩田規久男編,『昭和恐慌の研究』,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頁287。要提高结构改革的效率,顺利推进经济产业增长战略,有必要优先推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为结构改革扫清障碍。

四、 再通胀主义的政策隐患探析

再通胀主义为安倍经济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安倍经济学实施的成效,成为目前评价日本再通胀政策的重要试金石。但是政策在操作层面带有极大的风险性,这也导致安倍经济学出台伊始,就引发了日本学界的激烈争论。目前,基于再通胀主义学理逻辑分析,该政策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央行与政府利益将可能再次出现错位。安倍政府的质和量的货币宽松政策使日本战后构建的央行独立性遭到了破坏,这影响到未来央行信誉的重新构建。央行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资源分配,具有准财政角色,其结果导致政府与央行之间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央行的独立性下降,信誉受损。一般而言,在通缩状态下,货币宽松带来政府国债利息偿付额下降,政府与央行在利益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但是今后随着日本逐渐摆脱通货紧缩,利益错位的问题将凸显,此时政府更多关注利率上升后日本银行国库纳付金减少问题,以及国债偿付利息的攀升问题。与之相反,央行更重视采取货币紧缩来维持物价的稳定。在这种对立状况下,政府对央行的干预程度将会加强。

其次,政策退出的操作性难度较大。小幡绩在其著作《再通胀危险》中勾勒了再通胀政策实施可能出现的危险路径。激进的再通胀政策下,若一旦出现通胀,引发利率上升,国债价格迅速暴跌,大量持有国债的金融机构将蒙受重大损失,这也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賢者の知恵 話題の本の著者に小幡績 「アベノミクス」は若者を苦しめる 礼賛するわけにはいきません」,載『現代ビジネス』2013年5月1日。值得注意的是,在质和量的货币宽松政策中,延长了日本银行购入国债的平均期限,从之前的3年提高到7年,这导致日本银行在政策退出时很难利用短期资金供给吸纳超额准备金以实现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快速压缩。这是因为日本银行购入国债年限加长,超额准备金在中长期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是受制于买入票据期限、共同担保资金供给等短期资金供给余额在中长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动,这也意味着要消化不断扩大的超额准备金,很难单纯依靠短期资金供给操作。为避免央行大量抛售长期国债造成的债券市场波动,如造成实际利率的暴涨等,此时央行将更倾向于等待长期国债的到期偿付。由于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来实现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压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出成本。

(责任编辑:蒋昭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