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与开发问题分析
2015-07-16王国贤赵卫静
王国贤+赵卫静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过不断努力织就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网,剖析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队伍匮乏、培训与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充实和完善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可以为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6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3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 言
我国已经步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巨大挑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国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水平的要求,和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小马拉大车”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巨大悬殊。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形势的长期存在,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具体实行的时间差,这种差距更突出的表现在我国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的不匹配。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为我国今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如何壮大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实现社保经办服务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是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备条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保经办服务机构
社会保障是较大的公共产品之一,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既包含了缴费型的社会保险等项目的服务体系,也包括了像社会救助这样的非缴费型服务体系,本文主要分析缴费型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由于养老保险是缴费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影响范围较广,基本达到全民覆盖,因此这里尤为强调养老保险的经办服务体系。
社保经办服务机构是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劳动保障部门,通过执行国家的相应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的服务执行机构。社保经办服务机构是现代服务型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组织通过一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旨在改善人力资源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激发人力资源对象的潜在能力,促进人力资源对象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从而有效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实现组织人力资本增值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三)人力资本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首先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并不会随着频繁地使用而消耗和减少,反而会在使用当中,积累和增加相应的人力资本存量。。其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途径获得人力资本的存量增长。
二、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现状
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工作人员肩负着服务人民,连接政府和人民的直接桥梁,其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行。
(一)人力资源存量的匮乏
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的统计数据显示,(未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虽然从2000年到2012年间,我国社保经办服务机构和人数规模都在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远比不上参保人员的增长幅度,人均负荷比已经接近极限。
(二)人力资本存量的匮乏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和农村社会保险设计和实行的时间较滞后,而我国农村地域上独特的分散性,农村地区的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完善,造成了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保经办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的服务水平即人力资本存量相对匮乏。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新乡市社保部门负责管理的参保对象2012年底有76万人,而工作人员仍然保持在2003年的245个人的编制,人均负荷比为13000:1,经办机构在特别的工作高峰期,通过招聘或者借调临时人员来缓解工作压力,但是这些外行人的业务素质很差,严重制约着经办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基层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的劳动保障部门里,从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协管员大多是这个村村委会的会计或村主任担任,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知识培训。以河南省为例,在全省范围内,有着44000多名这样的村级协管员,在具体执行中,势必要影响到政策的预期。
基层社保经办服务人员是最直接接触我国社保参保人员的具体政策执行人员,他们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将直接影响参保人员的利益和认知水平,也将影响到我国社保制度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和改革完善的进程。
(三)人力资源培训的缺位
当前,我国关于公务员培训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宪法》和《公务员法》中,而这些法律中,对于培训的规定太过笼统,对于培训的内容、形式和经费保障等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使得公务员的培训无法可依。相比公务员队伍而言,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里,基层的服务人员特别是农村的协管员,更处于培训缺失的处境,而这些协管员才是最直接最频繁接触参保人员的政策传递者,他们的形象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加强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开发的政策建议
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加强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质量,能够切实提高社保政策的公信力,。endprint
(一)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在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深化改革中,特别是在政府机关的高层,传统人才思想的阻碍,在影响着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进程,造成了社保专业人才得不到有效的价值发挥,而从事社保经办服务的人员却缺少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
加强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员的思想教育。我国目前的公职人员培训普遍存在着较强的被动性,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培训任务,使投入巨大的培训流于了形式,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在于思想上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培训的观念。
(二)实行人员聘任制模式,提高经办服务质量
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由于长期积累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消极,学习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实行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工作人员聘任制,确保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编制的脱离。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表现和业务能力,来确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去留问题。
(三)密切高校合作,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在我国,高等院校具备着优质教师资源和优良的科研队伍,社保政策的掌握度较高,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认知。基层社保经办服务机构与之展开长期密切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对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地调研,提供科学专业规范的政策建议,不断完善本部门的服务能力。可以采取顶岗实习或者实地调研的方式,由高校直接向基层社保经办服务机构输入社保专业性人才,同时可以及时吸取优秀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既从数量上充实了基层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也从质量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加快培训法制化建设,确保培训稳实行
法律是确保培训工作稳步、健康实行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完备的培训法律法规,确保经办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法可依,把日常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提升了培训的地位,也保障了培训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尤其是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培训法律,确保经办服务体系人员的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终提升整个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素养。
建立和完善对于公职人员的培训制度,并加强培训的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应该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为下一次的培训提供教训和经验。可以建立“培训——就职——再培训——晋升”的路线,或者提供物质奖励发放培训补贴的形式,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整个组织的能力得到提升的目的。同时,展开全过程的培训效果评估,对于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的解决,确保培训人员都能够达到培训的预期,切实提高培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夯实我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迅速提升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水平,能够有效改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充实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依然有着很多挑战。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2.
[2]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0:52.
[3]郑秉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 -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