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2015-07-16耿世洲
张 曼 耿世洲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
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张 曼 耿世洲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以Fe投加量、铁铜比、pH值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H值>Fe投加量> 铁铜比;最优因素组合为:Fe投加量为250g/L,铁铜比为6:1,pH值为3。
关键词:苯酚废水;内电解;铁铜比;正交试验
含酚废水来源广、危害大、治理难度高,是目前水污染控制中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在含酚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中,萃取法、吸附法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但是有产生二次污染、再生困难等问题;高级氧化法简单、快速,但是处理成本昂贵。
催化铁内电解技术是一项操作管理简单、能耗低的环境友好型污染治理工艺,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其可以明显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显示其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发展潜力。
1 催化铁内电解工艺的降解机理
催化铁内电解降解有机物最基本的原理是电极腐蚀,即阳极铁逐渐消耗的过程。铸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成分中除了纯铁还包括Fe3C及其它一些杂质。杂质成分形成微小颗粒散布在铸铁内部,当处于电解质溶液中时,因为其拥有和铁不同的电极电势,会形成无数个微小原电池,铁逐渐被消耗。当铁屑和铜相接触时,又可以构成宏观原电池。基本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Fe→Fe2++2e, E(Fe2+/ Fe)=-0.44V
阴极:
酸性溶液 2H++2e→2[H] →H2, E (H+/ H2)=0V
酸性充氧溶液 O2+4H++4e→2H2O,E(O2/ H2O) =1.23V
中性或碱性溶液:
O2+2H2O+4e→4OH-, E(O2/ OH-)=0.40V
此外,还包括还原作用、铁离子的絮凝作用、铁盐沉淀作用等。
2 试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
苯酚模拟废水:称取苯酚0.2g溶于蒸馏水,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苯酚浓度为200mg/L。
铁屑:车床加工废料。
铜条:市售,纯度达到99.9%以上。
2.2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
测定指标为苯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2.3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pH计;分光光度计
2.4 试验过程
(1)称取一定重量的铁屑和铜条,置于250mL广口锥形瓶内,混合均匀。
(2)向锥形瓶内加入200ml苯酚废水。
(3)将锥形瓶放入摇床,以100r/min常温下反应90min。
(4)反应结束后,调节溶液pH值到9以上,静置,取上清液测定苯酚浓度.
3 结果和分析3.1单因素试验3.1.1 Fe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设置铁铜质量比为4:1,保持原水pH不变(200mg/L的苯酚废水的pH值为6.5左右),铁屑加入量依次为5g,10g,20g,30g,40g,50g。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铁屑投加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图2铁铜质量比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图3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图1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Fe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Fe投加量的增多使得体系中Fe2+增多,从而使原电池数目相应的增加,苯酚去除效果也逐渐变好。随着Fe加入量的增大,苯酚去除效率增加的趋势变缓。综合经济因素的考虑,适宜的Fe加入量取40g,即200g/L。
3.1.2 铁铜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设置Fe投加量为40g,变量因素铁铜比通过改变Cu的用量来体现,铁铜比的取值依次为 2∶1,4∶1,6∶1,8∶1,10∶1,15∶1。结果如图2所示。
图2显示,随着铁铜比的增大,苯酚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在铁铜比较小时,Fe的含量相对较少,体系中原电池数目较少;铁铜比的增大增加了Fe和Cu的接触面积,体系中原电池的数目增多,苯酚去除率随之增大;但是当铁铜比达到一定值以后再增大,苯酚去除率反而降低,因为此时Cu的量较少,体系中原电池数量不足。最佳铁铜比值为6∶1。
3.1.3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设置Fe投加量为40g,铁铜比为6∶1,水样的pH值依次为3,5,7,9,11,13。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看出,随着pH的升高苯酚去除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pH越低,铁铜形成的原电池电极电位越高,电极反应越容易进行;阳极Fe的溶出速度加快,更多的Fe2+不断补充到体系中;同时酸性越强,Fe与H+越易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更多的新生态[H],增强系统的还原能力。综合以上原因,确定在pH为3时反应进行的最为顺利。
3.2 正交试验
以Fe投加量、铁铜比
及pH值为考察因素,以苯酚去除率为指标,作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见表1。
在表2中,由于RC> RA> RB,所以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H 值>Fe投加量> 铁铜比;对于Fe投加量这一因素来说,因为K3> K2> K1,所以第3水平为最优;同理,因素B的最佳水平为第2水平,因素C为第1水平。因而本试验最优水平组合为A3B2C1。
4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
(1)在给定的水平下,三种因素对Fenton反应处理苯酚废水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H值>Fe投加量> 铁铜比。
(2)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为:Fe投加量为250g/L, 铁铜比为6:1,pH值为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表2正交试验分析与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天亮,宁平,陈芳媛.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08):648-649.
[2]汤心虎,甘复兴,乔淑玉.铁屑腐蚀电池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8,18(06):4-6.
[3]Janda V, Vasek P, Bizova J, et a1.Kinetic Models for Volati1e Chlorinated Hydr0carbons Removal by Zerovalentiron[J].Chemosphere, 2004, 54:917-925.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