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就是在世佛

2015-07-16韩佳星

散文百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雍和宫在世弥勒

●韩佳星

手机上查询到X大学录取信息的时候,正和两个闺蜜坐在咖啡厅里慵懒地斜靠着沙发,阳光从窗外投射进来,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一粒粒小尘埃在光晕里轻轻旋转,时间都跟着一起慢了下来。

得知都被录取后,上课报到被抛之脑后。一号小吃货说,咱们去吃烤鸭、爆肚、炸酱面吧。二号大美妞说,咱们去世贸天街、西单、三里屯逛街去吧……好吧,这些我都忍了,交友不慎的我突然发现难道只有我是唯物主义者吗?得知两个人要去雍和宫拜佛求工作求姻缘,我有千百个不情愿,却还是没有抵挡住闺蜜的劝说。

雍和宫游览的行程被安排在一个没有课的上午。一直对藏传文化很向往,听说雍和宫是北京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喇嘛庙,还是有所期待的。时间紧愿望重,简单地游览后,我们直奔万福阁的迈达拉佛。这是尊高26米、重约100吨的佛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宏伟壮观,神态安详。虽然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来到这样的地方,被这种虔诚的气氛感染,我也排着队,佛前三炷香,默默在心里祈祷,祈求平安,祈求顺利,祈求幸福。

拜完佛,在院里四处走走,听到一位喇嘛在跟一些游客交谈,出于好奇,我也凑近一听。喇嘛说,有些俗家弟子想要出家,但是条件之一必须是父母同意,父母应当是我们心中的第一尊佛,所以,不管你们许什么愿望,都请先为自己的父母祈福。一句简单的话,让我内心为之一颤,突然觉得这样的拜佛不是什么唯心主义,更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脑海中随即浮现出那则广告,广告上的老父亲已经老年痴呆,甚至跟儿子同桌吃饭都已经不认得他了,却非要把饺子盛起来,理由是儿子爱吃。他可能已经看不清了,听不到了,甚至可能已经糊涂了,但是对子女的爱是融入到骨子和血液里的。想起之前跟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亲爱的》,当看到黄渤主演的角色因为自己的孩子走失苦苦寻找多年的时候,有些许不解,可是还是在看到一些感人的镜头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妈妈整场电影下来都没有哭,我嘲笑她冷血。电影结束以后,我问妈妈:“如果你是主人公,我走丢了,即便是看不到希望,你也会一直找下去吗?”妈妈说:“才不会,丢了就丢了吧,省得整天烦我。”嘴上开着玩笑,可我清楚地记得她跟我讲我小时候差点走丢的经历时那种后怕的眼神,时隔二十年,仿佛还在昨天一样。我认真地问妈妈:“如果我真丢了,你会怎么办?”妈妈说:“就没法过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在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哭,因为她知道这是故事。然而对孩子的爱,哪有什么理智可言?

二十多年来,就像佛看世界众生的嗔、痴、贪一样,父母看着我们蹒跚起步,看着我们呀呀学语,看着我们叛逆期无理取闹,看着我们立足社会,看着我们娶妻生子,看着我们的孩子蹒跚起步……他们只是付出从不索取,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在世佛吗?弥勒菩萨曾有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梅雕刻。即今现在双亲,乃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待他,何用另求功德”。父母双亲就是我们心中在世的活佛。

听罢,我怀着不一样的心情重新点燃三根清香,烟雾缭绕,缓缓升腾,时间仿佛又跟着慢了下来。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愿用我所有的愿望换父母幸福安康。”

拜佛,首先从孝养在世佛开始。

猜你喜欢

雍和宫在世弥勒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雍和宫》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
北京雍和宫唐卡的绘画题材分析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毛主席在世时两次拒上人民币
雍和宫与雍正的传奇一生
云南省弥勒市投入1200万元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