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2015-07-15袁阳平
袁阳平
站在武汉怡东大厦28楼的办公室,齐心放眼向窗外望去,武汉汉口江滩尽收眼底,长江江面船只来往穿梭,不远处依稀可见耸立在蛇山上的黄鹤楼。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齐心进入旅游业,创办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长江、江滩、黄鹤楼近在咫尺,这让从事旅游业的他心态从容。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以“文明旅游、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旅游日”活动在汉口江滩拉开。引人注目的是,由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地旅游部门联合打造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正式推出,旅客只需花200元购买此卡,就可全年无限次畅游“中三角”40多家景区。
在业界看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互动性日益增强,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代表的“中三角”旅游合作,不仅要调整好发展速度,还要在旅游规划、产品、标准、信息等一体化发展方面“竞进提质”,助力整个区域经济腾飞。
旅游年卡刺破区域壁垒
在旅游日当天,武汉汉口江滩广场人头攒动。《支点》记者在现场看到,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受到不少市民青睐。仅花200元,市民就可以游玩武汉木兰天池等17家景区、南昌小平小道景区等7家景区、长沙石燕湖等5家景区,以及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等14家景区。
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周建军告诉《支点》记者,目前,“中三角”旅游互动性显著增强,其中以短途自驾为主、“说走就走”的旅游市场正日益活跃。对散客而言,城市群旅游年卡的推出,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旅游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事实上,自湘、鄂、赣提出共建“中三角”以来,过去几年三省一直着力促成跨区域旅游合作。
2012年2月,湖北省旅游局发起湘、鄂、赣三省旅游部门签署合作协议,联手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旅游标准、管理和服务对接等六大领域合作。2013年5月,湘、鄂、赣三省共同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旅游优惠年票,共建无障碍旅游区。2014年5月,湘、鄂、赣三省308家旅行社结成中三角旅行社联合体大联盟,共同打造一体化旅游区。
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研究中心主任熊剑平,亦看好城市群年卡对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他说,推出城市群旅游年卡,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区。另外,城市群年卡也是一个突破口,有利于加强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城市旅游产业的区域合作,有利于打造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新增长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从旅游资源禀赋看,中部各省存在天然差异性。齐心向记者提到,三省旅游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趣的“N个三”现象:韶山、大别山、井冈山串起三大红色名山;鄱阳湖、洞庭湖、洪湖成就三大粮仓;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连成三大名楼;辛亥革命第一枪、南昌起义第一枪、秋收起义第一枪都在这里响起……此外,三省还有丰富的佛教、道教和三国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数据显示,湘、鄂、赣三省共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世界文化景观)、5处世界自然遗产、15个5A级景区,177个4A级景区,这些景点共同点缀着花团锦簇的“中三角”旅游。
“中三角”旅游合作的甜蜜,让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高扬先有着深切感受。他说,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南大湘东旅游景区客流井喷,其中七成来自湖北和江西,“未来,希望湘鄂联手打造环洞庭湖湿地公园。”
“最后一公里”仍须完善
在周建军看来,尽管“中三角”跨区域旅游一体化正在逐步推进,但该区域旅游基础设施仍有提升空间。
周建军告诉《支点》记者,眼下,武汉是高铁交通圈的中心,在中部省份领馆区最多,武汉有至欧洲、美国、日韩等多条国际直达航线,已具备建立国际通达口岸的条件。
以武汉领馆区为例,通过送签服务,武汉本地旅行社可向湘、赣两地提供前往法国、韩国等境外旅游线路产品。借助高铁优势,两地客源可在当地购买当地旅行社产品从武汉直接出境。
齐心亦认为,三省联手,还可向国家申请更多航线,而且还为旅游发展增添重要平台。近几年来,“中三角”高速铁路网辐射力正逐步扩大,下一步在国际航线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以旅游为纽带带动三省商务交流、增加国际货运,乃至对国际资本及产业向中部三省转移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省早已互为客源市场了。”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刘绵松对此深有感触。他调研发现,在湖北赤壁市龙佑温泉,七成游客来自湖南;在湖南岳阳楼,高铁带去了六七成湖北游客,“尤其是周末,景区里到处能听到武汉话”。而江西明月山、九江天沐温泉,也以湖南、湖北客人居多。
不过,齐心也提到,“中三角”旅游在交通方面还有改进必要。对散客来说 ,如乘动车从武汉前往庐山,到了庐山站上庐山景区的换乘线路并不尽如人意。对近年来“中三角”旅游新增景区,与高铁站点实现零换乘衔接,仍有待完善。
“我们六成以上旅游线路是高铁游。”周建军介绍,武汉是高铁交通圈的中心,湘鄂赣三省要抓住高铁机遇,做好500公里辐射范围内的联合宣传促销。他建议,“中三角”整体交通网络为三地客源互动提供了便捷条件,下一步应打通和完善高铁站点与景区间的交通网络设施。
此外,有业界专家指出,三省旅游业联合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都存在旅游核心品牌不响亮、旅游企业不强大、旅游综合竞争实力偏弱的问题。
对此,周建军给出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对外推广,可策划设计统一的主题形象口号和标志,定期宣传展示和推广各地旅游资源及产品,定期组团赴国内外主要客源地促销,提升区域旅游合作的知名度。
缺少重磅创意旅游产品
在齐心的办公室里,一艘意大利“赛琳娜号”邮轮模型格外显眼。
齐心指着模型说,由该邮轮推出的海上游玩日韩旅游线路红火,吸引湘鄂赣三省大量游客目光。仅春秋国际旅行社每年就接待上万名游客,从上海出发乘邮轮出游日韩。这类差异化旅游产品,不仅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游客还能在邮轮内设有的珠宝、手表、美容产品及皮具顶级品牌店购物。
一衣带水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水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跨区域推广长江游轮旅游线路上仍有合作潜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景观湖泊为重点,辅之以临水人文景观,可以编排推广长江游轮旅游线路。依托沿江铁路线,特别是高铁,也可以编排纵贯东西的精品旅游线路。
湖北省旅游局局长钱远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北将充分利用境内长江岸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沿江旅游线路,提升湖北旅游的辐射力,共同打造高铁旅游走廊等精品旅游路线,实施旅游信息互通,探索推行旅游“一票通”,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建设成向东贯通长三角城市群、向西贯通成渝城市群和武陵山区的旅游大“廊道”,向北联通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向南联通珠三角城市群的旅游金“腰带”,积极培育国内主要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望着江面来往的船只,齐心说,20年前,长江旅游线路红红火火,大量境外游客来湖北游玩三峡,但近年来,乘游轮游长江的客源出现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业界也注意到,“中三角”旅游资源的差异化以及经济实力的不均衡,将对旅游一体化推进工作形成阻力。
周建军与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均有同样感触。他们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较低。历史经验证明,高速发展的经济能有效带动旅游业发展,就目前来看,这一点上“中三角”与沿海地区还有差距。
但这并不代表“中三角”旅游就无所作为。上述旅游界人士指出,“中三角”旅游应联手推出重磅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不仅要有观光休闲游,还应有高档次满足外地游客的购物游线路;不仅要吸引外省或境外游客来此游玩,还要能激起三省当地居民的旅游积极性。
“龙腰”发力带动巨龙腾飞
可喜的是,“中三角”旅游正在发力。《支点》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江经济带旅游联盟已正式启航。
当前,“中三角”正在共同研究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战略,统一编制城市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并将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编排跨区域旅游产品,在区域内重组、联合、扩张,建设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说到底,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三省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单靠部门、企业来操作,在策划机制、运作策略上肯定无法适应,必须要更高层级的政府合作平台提供有力支撑。”马勇如是称。
钱远坤表示,打造长江经济带旅游“金腰带”,首先要整合资源,联动开发。以旅游产品系统集成和旅游客源全面互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普查、分析和论证,按照统筹协调、整合开发的理念,实现资源、开发、市场整合。同时还要鼓励以资本、品牌为纽带,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市场主体整合,走连锁经营、联合发展、分工协作的新路子。最终三省间要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动,形成“大区域、大旅游、大合作、大市场”的发展模式。
周建军建议,“中三角”城市还应联合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境内外企业投资辖区内大旅游项目,鼓励建设新兴旅游产业园区、旅游装备业等新业态旅游项目。
“‘中三角’跨区域一体化旅游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三省在资源共享、客源互动等方面已形成良好合作意识。未来一段时期,‘中三角’旅游将通过盘活资源存量、规范市场环境、创新驱动发展等举措,实现旅游业的改革升级。”齐心信心很足。(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