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物游 气韵生动
2015-07-15晓楼
晓楼
与马顺先老师认识,缘于一次巧合。记得那天我去拜访一位书家,正好碰到马老师在隔壁和学生们交流。他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位时刻保持思考的哲人,即使微微一笑,似乎也是在沉思。
我很羡慕这种境界,不急不躁,淡然从容,自然而然,物我两忘。马顺先诚恳地解释,创作是每天的“必修课”,而平时各种事务较多,所以只好随时随地打腹稿,琢磨如何构图如何用墨。
这无疑来自马顺先对传统经典的尊崇。他深知元典是中国画学的立论之本,注重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养分。
宋代黄休复在其著作《益州名画录》中,把画的标准分为“逸、神、妙、能”四等,这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理论之源”。在马顺先看来,达到“逸格”的水准,须让所思所想与造物同游,以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然之境。
马顺先并不掩饰他对元典的守望。老一辈国画大家鲁慕迅指出,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多元格局中,马顺先的山水画,无疑是属于传统的。鲁老还认为,“在马顺先的山水画中最宝贵的,是他那种精神文化内涵,是山川与人的亲切交流,使人有一种‘青山看我我看山’的感觉。这是一种摒除世俗功利的纯粹的审美境界。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移性怡情、净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艺术的崇高使命。”
在马顺先的作品中,我们能领略到宋元山水画的神韵,他注重营造画面的意境美,正所谓“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譬如《问世间情为何物》,很容易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王维被宋代画坛推崇为文人画鼻祖。
笔墨当随时代。马顺先师古不泥,他在沿袭经典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创新,这或许是马顺先习惯思考的原因之一。因为创新是艰难的,首先你得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优良基因,其次你得不媚俗、不浮躁、不功利;与此同时,你又不能脱离时代潮流,所以稍有不慎就可能步入“创新误区”。
于是,和马顺先见面也就颇为不易,他总是在路上。我们更多的是从他发自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照片中,感受他对生活的热情拥抱。他保持着最传统的修行方式,乐于行走与写生,乐于体悟一花一世界,乐于聆听山川的歌唱与鸟禽的呢喃。用他自己的话说,“既要关注生活的痕迹,也要重视传统中的意象。”
前不久,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马顺先工作室的一位学员,在微信朋友圈感慨:“临古人、画写生,一年的时光飞逝,南来北往走过7座城市30多个景点写生,10多次被邀请到各大城市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脚踏实地学习,精益求精作画,不教一日闲过,辛苦充实并幸福着。”
这是学员的总结,可不也是马顺先创作状态的精准概述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祝愿马顺先在当代山水花鸟画界一马当先!(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