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值管理让企业成为“恒星”

2015-07-15杨志群

支点 2015年7期
关键词:恒星市值常态

杨志群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发展历史,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使他们在各方面保持持续领先。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也成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非财务因素,也是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提升企业价值就显得非常迫切。

大家都可以感受到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展得很快,2014年国内企业股票发行同比增长90%,并购在快速增长。政策的扶持力度超出想象,注册制、新三板、众筹接踵而至,公司债变革、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如火如荼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价值也在提升。政府希望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比如,今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互联网+”让企业的扩张版图有着无限遐想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拉拢一批新的活力充沛的创业者。

新常态给企业提供了重构价值的新机遇,需要企业家们以二次创业的心态,善用资本市场,积极拥抱互联网,构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可持续的增长是最重要的。全球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成为“恒星”,除了高成长,还要有支撑高成长的平台,实现有价值的增长。

不少公司发展得轰轰烈烈,摊子很大,规模形成也很快,但是因为利润空间不大,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一切以数字说话,规模是参照因素,规模和价值增长如何取得平衡,是最考验企业家的难题。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不断优化业务品质,强化营业能力,提升自身价值。

对上市企业而言,市值管理可以用“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手段”来概括。

一个目标,即二级市场市值提升。

两个方面,也就是对能够影响利润整合和市盈率的因素进行内因和外因的管理。内因管理就是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首先要抓好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创造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这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外因管理就是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平台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手段,将企业创造的价值充分表现在股市上,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充分了解。

三种手段,即资本运作、企业治理和外部协调。上市公司应该建立长效机制,致力于追求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换、传导,以维持关联方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

而在新常态下,并购很可能将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实现公司的外沿扩大,达到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业务转型,也可以刷新产业布局,这是两个维度,转型可能会变,布局是对业务的一种完善。

好的市值反过来会推动价值增长,获得高市盈率,使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通过并购等方式快速扩张,形成正循环。(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

猜你喜欢

恒星市值常态
(18)刺杀恒星
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恒
王怀南:奔向亿级市值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转型4个月,市值翻了6倍
老股转让市值最多的50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