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课堂 有效探究

2015-07-15陈喜王彬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陈喜++王彬

摘 要:本文讨论了“激活-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笔者在实践基础上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案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5-0028-3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知识探究的热情,还要共同参与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真理。”建构有效课堂应始于教师的激活,重于师生的互动,精于学生的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高等现象。基于此,我们探索“激活-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实验或情境等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 “激活-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概念

激活,其本意是“刺激有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本文中意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实现自我超越。

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研究性学习。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究来获取信息,整合知识,拓展能力,获得自主发展。

“激活-探究”式教学有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倾向于“主导-主体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同时,强调教师角色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所学知识的目的。“激活”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

2 “激活-探究”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2.1 操作序列

①课前自主探究

教师:精心准备,助推教学。

学生:超前预热,激活思维。

②课堂情景创设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探究。

学生:感知发现,讨论交流。

③课堂合作探究

教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④课堂应用迁移

教师:应用迁移,指导点拨。

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成功。

⑤课堂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深化,突出方法。

学生:反思感悟,形成框架。

⑥课后拓展延伸

教师:拓展延伸,评价激励。

学生:检测自评,巩固提高。

2.2 操作要点

2.2.1 课前自主探究要有助推作用

在设计课前自主探究时,要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的任务主要设定为两块,一是对探究中学生可能的薄弱环节进行先期弥补,如学生的“易错点”“易忘点”;二是对探究活动的某些要素进行前置性独立学习。

2.2.2 课堂情境创设要有预设性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素材,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开放的探究氛围,促进学生感知发现、讨论交流。该环节与一般的导入课堂模式有所不同,它不但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但是本堂课的起点,也是本堂课的终点,而且要贯穿整个课堂。激活往往由教师来完成,探究点一般由教师来预设。

2.2.3 课堂合作探究要慎重组织

该环节是本模式的重要环节,大部分工作由学生完成,主要是围绕探究点展开的问题探究。教师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理解知识本质、解决疑难问题,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在遇到只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必须依靠小组的力量和智慧时,才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辨析,解决困惑。所以,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正确选择合作探究的内容。在组织探究时,要明确探究的目的、办法,对每位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交流时,要激励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发言,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补充、相互提醒,使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完整性。

2.2.4 课堂应用迁移要有针对性

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再创教学高潮,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通过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再次感受知识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对所讲知识点的深化与整合,要求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结合学情,以例题为突破口,精心设计例题及拓展性习题,并对例题进行归类,及时强化对应的知识与技能。

2.2.5 课堂总结反思要有多样性

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方法要力求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观点的质疑,都要让学生大胆说出来,并力求正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使之形成体系。同时兼顾与本节内容相关、为下节课铺垫或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学而未尽,尽享学习的乐趣。

2.2.6 课后拓展延伸要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属于“实践”环节,只有经过实践运用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活化在自己的脑海里,历久弥新。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要精心选编练习,兼顾基础性和发展性。通过高效率的练习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知行合一”,让学习与智慧同行,用最经济的学习时间获取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3 实施“激活-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在实施“激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时,作为教师需关注以下问题:

1.问题创设。问题是课堂的路标,突出引导功能,问题的设置兼顾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情境性。问题的设置要做到:准(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巧(灵活巧妙)、新(别具匠心)、短(言简意赅)。

2.自我定位。教师应该定位于:激活学生思维,主持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矫正学生表达,培养学生能力;追问、“助产”、激疑,把探究引向深入;纠正学生的典型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方法。

3.学会倾听。倾听就是在别人说话时认真听讲,并能做到边听边想,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别人的发言。现在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总是在急切地寻找答案,还没有“留白”,就迫不及待地去启发,或自己说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下降,课堂何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有效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尊重、理解、倾听、表达。

4.学会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激励、同伴互教等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更易产生认知冲突,不合理的推论会得以暴露,最终会达到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理解。在同伴互教中,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国外关于同伴互教的研究发现,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做详细解释工作的学生,即教人的(下转第35页)(上接第29页)学生,因为教人者须先自教。

初中物理“激活-探究”教学模式以激活教育、主体教育、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为指导,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当然该教学模式只提供了一个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灵活变通。笔者经过近两年的物理教学实践,编写的“激活-探究”教学案例,对本校教师实施物理探究式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校本化模式参考。我们会更加努力,对物理有效课堂的建构不断探索,同时也真诚地欢迎大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向永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草根化研究: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容.走进新课改——物理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炳昇.继承与创新——初中物理新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许亚平.教学智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栏目编辑 李富强)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