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2015-07-14王莉萍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即时评价真诚反思

王莉萍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目前即时评价还存在一些误区:缺少真诚的形式评价、缺少引领的无效评价、缺少民主的单向评价等。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是提倡师生心灵共鸣、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追求如此灵动的课堂,也就提高了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要求,促使教师树立课标的新理念,用真诚评价“求”得“山花烂漫”、智慧评价“引”得“柳暗花明”,用预设评价“谋”得“巧乘东风”、用反思评价“炼”得“点石成金”,真正走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绿洲”,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才气彰显、灵性勃发的摇篮。

[关键词]即时评价 真诚 智慧 预设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24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课堂教学中。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有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的作用。它是整个课程改革评价中最易于开展和实施的部分,是贯彻评价改革的切入口。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是提倡师生心灵共鸣、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要追求如此灵动的课堂,就要提高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要求,也就是提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语言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越来越感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在课堂上许多不恰当的即时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堪忧。

一、直击课堂即时评价的败笔

1.缺少真诚的形式评价

以前我们的课堂评价常常在重复“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现在这样传统的问答已慢慢淡出。在新课改下的课堂中,取代机械问答的是 “你太棒了!” “你真聪明!”“你真能干!”……这些缺乏实质的评价套语。这些评价似乎是万能的,只要表示对学生的肯定时都可以用,会让人产生言过其实、虚假的感觉。有些教师还喜欢在学生回答正确后就说:“你太棒了,请大家表扬他。”紧接着课堂中就会响起“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鼓掌声,这富有节奏的赞美,也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拍多了,赞多了,学生也就麻木了。这样缺少真诚的形式主义评价背后,可以看出教师在评价时投入的感情不够,让评价陷入了另一个呆板、滑稽的怪圈。

【案例1】一年级“加法”

师(在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后,摆小棒):左边摆2根,右边摆3根。

师:谁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1:2+3=5。

师(表情麻木):你真棒,我们表扬他。(教室顷刻一片热闹)

生:棒,棒,你真棒!

生2:还可以用3+2=5。

师:你真厉害。

生(齐声附和):棒,棒,你真棒!

教师麻木的表情和评价缺乏真诚和亲和力。“棒,棒,你真棒!”学生附和式的掌声,整齐响亮的口号,看似热闹,却无形中抹杀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缺少引导的无效评价

新课改下的课堂提倡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发散,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会抓不住学生的思维主线,被“生成”弄得“阵脚大乱”,导致评价错过知识的衍生点,有些更是脱离了数学学习的主线。

【案例2】一年级“上、下、前、后”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南京长江大桥开开眼界。(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生1:我发现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

生2:我发现南京长江大桥很长很长,是有两层的。

师:恩,还发现了什么?

生3:我还发现有好多大大的桥墩。

生4:我还发现大桥两边有很多路灯。

上例中,教师想通过主题图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自己探索发现“上、下、前、后”的关系。但现实是学生更多关注了数学以外的情境,数学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这时教师不应重复“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无效评价会继续导致学生的发现游离在数学之外。如果教师能及时给出这样的评价:“你观察得很仔细,把图中的景和物说出来了,但如果能用上、下、前、后来说,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会关注位置,发现也就回归到数学上来了。

3.缺少民主的单向评价

对“师道尊严”的误认,让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了“我说了算”的习惯。课堂评价仿佛就是教师的专利,是教师“权威”的象征。教师一“言”定音,让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说、评说。

【案例3】一年级“9加几”

生分析情景图、提出问题。师提炼问题并用算式表示:9+4=□

师:我们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师: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12、13,一共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生3: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生4:我们是从外面的4瓶中拿一瓶放到箱子中,箱子中就有10瓶,10+3=13。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把9凑成了10,这样算起来方便。

生5:我们知道9和5相加是14,9和4相加就是14少1。

师: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好多办法。但是以后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比较简单,把9凑成10需加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加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在多种算法中,“把大数凑成10”被教师指定为以后这类题的必用方法,这对生4来说是幸运的,但其他学生呢?只能放弃自己的方法来服从,或许更多的学生根本不明白或体会不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哪。如果教师能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受,也是能得到同一个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会更多。

这些不恰当的即时评价,激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小脸会通红、小眼会发光、小手会常举、小嘴会常开吗?这样的课堂评价是如火如荼的课改倡导的吗?

二、扬起课堂即时评价的风帆

策略一: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陶行知也曾说道:“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只有教师真诚、发自内心的评价,才能感染到学生的内心;只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课堂中吐露心声、享受快乐。也就是需要我们教师用真诚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

【案例4】吴正宪“平移和旋转”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给它取个名字,取什么名字都可以。

生1: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叫……叫……(生很急,语塞了)

师:老师看得出来你还在思考,没关系,再等等你!

……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你最深刻的感受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吗?

生2:希望我们有缘再相见!

师:呀!你总是这么有温情,你还想说什么?

生2:谢谢老师们刚才认真听我们上课。

师:你也挺认真的。

生3:这节课我懂得了平移和旋转,相信这些知识可以用到我的生活中。

师:你的体会挺深刻的。

生4:这节课一生难忘!

师:快把手伸出来吧,吴老师要好好拉拉你的手,你叫什么名字?(师伸手)

生4:徐放。

师:我也很难忘记呀!能给你这么深的印象,谢谢你(两人握手),徐放同学。

多温馨、多动人的课堂呀!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道:“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叫……叫……”吴老师没有直接让他坐下,而是很真诚地说“我看得出来还你在思考,没关系,再等等你!”这样的评价有效保护了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正是这样的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学生,吸引了学生,使课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得到绽放。

策略二:用智慧“引”得“柳暗花明”

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数学思考。数学也被誉为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材料的展现、问题情景的创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但这只是静态、表象的。只有教师用智慧专业的即时评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遨游在数学思维的海洋,领略数学思维之美。

1.捕捉瞬间——妙“引”

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中,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捕捉瞬间,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引发学生更多数学的探究和发现。

【案例5】一年级“认识整时”

师(在确认了“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就是2时”和“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的基础上):从以上研究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生1:时针走过5,分针指着12,是5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根据以上两个钟表中的信息想出来的。

师:能根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想,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其他小朋友也能这样推想吗?

生2: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就是3时。

生3:时针走过2,分针指着12,就是2时。

生4:老师,我知道了时针走过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

上例中,教师巧妙地捕捉了学生“无意中运用的推想”,用精辟、精彩的即时评价,引领学生由“学会”向“会学”攀登,感受数学思维之美。

2.延缓等待——巧“引”

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教学理念的外显。学生回答不出或者错误时,教师不立即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巧妙地给学生的思维腾出“驰骋的空间”。当学生交流讨论时,应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适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延缓等待后的评价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6】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师:你们会算哪些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生1:14-8=5。

生2:错了,是14-8=6。(生2着急而肯定地纠正,其他学生也附和着)

师(微笑着):先别着急,请你先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迟疑地):我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发现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所以14-8时,5也比14的个位多1。

师(把生1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你们同意吗?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面向生1):现在你对刚才的想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脸红):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2。

师(高兴):能通过思考改正自己的错误,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学生。

(生1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亮光)。

生3:老师,我还知道了,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3,减6时,比被减数的个位多4……

上例中,教师对“14-8=5”并没有直接予以否定,而是延缓评价,给学生一个辩解的机会。就这样一个教学细节,让全班学生有了寻因、纠错的平台,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处、深处,通过集体讨论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也让生1在回味和自悟中豁然开朗,重拾自信,满足了“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策略三:用预设“谋”得“巧乘东风”

预设是课前的苦心打磨、反复推敲,是精彩即时评价的坚实后盾。一旦教师有了详尽的预设,结合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各种即时生成的评价语言也就更精彩了。正如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说评价语言预约的过程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课中经历师生互动生成的评价语言将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当教师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发言时,可以评价引导“谁能用你的聪明才智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当学生有了精彩的发言后,教师可以评价“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重复一遍?”或“他的方法行吗?请大家试一试。”

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可评价“再试一试,我对你有信心。”

当上课学生插嘴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评价“你能回答问题真好,但如果你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你的回答会更精彩!”

当学生提出一个很有见解的问题时,可评价“你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啊!”

……

这些无不透着深刻教学理念的评价语言完全可以被我们所用。我们积累的有益的评价语言再加上课堂中的灵光闪现,便会生成出更生动的评价。

策略四:用反思“炼”得“点石成金”

课堂即时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要提高即时评价艺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评价语言,并对其进行量化归纳,归因分析。如:这堂课中运用的评价语言,哪些是缺乏真诚的形式评价,哪些是缺乏引导的无效评价,哪些缺乏民主的单向评价,哪些是有益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些评价语言中,哪些是要坚决杜绝的,应该做出怎样的修改,哪些是较为有效的,但能否寻求到更好的评价方式。如果教师能常常这样深入地反思,那么必定会求得评价语言的真谛。

充满真诚、智慧的课堂即时评价,是触摸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思维的金子,当我们教师经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摸索后,一定会进入课堂即时评价的“绿洲”!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即时评价真诚反思
初中语文即时评价的实施策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注重情感评价,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健康成长
初中英语课堂即时评价的优化策略
运用课堂即时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