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扬威之战
2015-07-14余戈
余戈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陆军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出国作战的国民革命军部队。中国投入总兵力40万人,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的一支军队。
日本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大陆战场上,有几次是他们所说的“玉碎战”,也就是日军被全部消灭,分别发生在滇西的松山、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之战。
密支那:从奇袭战到攻坚战
密支那为缅北重镇,水陆交通枢纽。日军在密支那开设了机场,因其航空兵和地面防空力量的存在,迫使盟军对我空援通道北移,开辟出“驼峰航线”进行艰难补给。自1943年底开始,中国驻印军为打通缅北陆路通道,相继发起胡康、孟拱河谷作战;密支那虽然尚处于远端,但战略企图心旺盛的史迪威将军目光已掠过缅北丛林盯住此地。密支那,终于迎来一场大陆上的“越岛作战”。
日军十分重视密支那的战略地位,从1943年夏季开始即以第18师团第114联队驻守密支那及其附近地区。密支那战役开始前,日军防守密支那的兵力约1200余人。
4月上旬,中国驻印军总指挥、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即决定奇袭密支那,但由于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史迪威在其下任副总司令)以实力不足予以反对,因而史迪威决定对英军保密。21日,史迪威命令老部下梅里尔准将在太克里编成“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分为3个纵队,于4月29日自太克里出发,原定于5月12日到达密支那占领机场,因途中在沙劳卡阳、雷班、丁克高路等处与日军第114联队的第2大队相遇,经激战方将其击溃,行军进程因此延缓。5月16日夜,第2纵队进抵密支那西郊南圭河后,即以美军第l营控制巴马地渡口,切断密支那通往孟拱的公路,于17日凌晨袭占西机场,守护机场的日军向火车站退去。我第150团控制机场及其周围要点,并清理了飞行跑道,以运输机拖曳滑翔机空运到密支那。
中美突击队对密支那的奇袭,使日军颇感震惊。迄5月18日夜,到达密支那的中美联军有4个步兵团、l个山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无论在士气上还是在兵力和火力上,对密支那的日军都具有压倒的优势。
此后,日军从瓦扎和孟拱河谷战场迅速反转密支那增援;第56师团步兵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率领的滇西增援部队一部,也得以于5月30日顺利地自宛貌渡过伊洛瓦底江进入密支那,从而使密支那日军的兵力猛增至4000余人。中美突击队虽有强大的空中支援,但因随行的炮兵仅有山炮一个连,缺乏攻击利器,终于导致密支那的奇袭战演变成为旷日持久、屡攻不克、伤亡惨重的攻坚战。
兵力、装备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中美联军从北到南对密支那形成了马蹄形包围,日军被压迫在伊洛瓦底江西岸背水而战,做困兽之斗。自7月中旬开始,在我军以对壕作业顽强推进下,日军渐渐已无余力反击,不得不缩小战线以保全阵地,兵力减少到了三分之一以下。日军命令限制弹药用量:炮弹每天4发,机枪子弹两联,步枪子弹6发。手榴弹配2枚,其中1枚用于自尽,必须保留到最后。
在地面攻击同时,我军还从空中向日军撤下大量劝降单,几乎把泥泞的阵地覆盖成白色。劝降单上印有被送到印度后受到优待的日俘照片,有写着“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枫叶形状卡片,还有在老母亲纺线的照片旁写着“转多少圈儿子才会回来啊?”这类勾人乡愁语句的传单。美军中的几个日本裔士兵还在阵前喊话,嘲笑日军终日只吃一两个饭团,弹药数着用,仍死守泥泞不堪的阵地。但这些攻心手段并未奏效。
7月12日的总攻规摸很大。美军驻印航空队派出了39架B-29 轰炸机,第88战斗机中队也参加了攻击,当日共投放754吨弹药实施了“地毯式轰炸”,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松山:斩断日军第一个“龙头”
日军是1942年在缅北击溃我第一次入缅远征军,沿滇缅公路于5月5日打到怒江边的。当时他们组建了以160辆汽车运送兵力的快速部队——坂口支队,从畹町进入我国门后,经芒市、龙陵进抵怒江边的腊勐街。随后,在松山架起野炮疯狂轰击对岸公路上的我方车辆和难民。幸亏我桥头工兵及时爆破炸断惠通桥,随后第11集团军宋希濂所部第36师赶到怒江东岸阻击,与空中的美军“飞虎队”战机协同作战,粉碎了日军渡怒江继续进犯的企图。当时的情景,可谓中国抗战最为惊险的一幕,按照美国“飞虎队”飞行员空中侦察发出的预警:倘若不能在怒江成功阻击日军,日军渡江后十天左右即可打到昆明,包抄我抗战大后方,逼迫中国投降。很多史家评说,小小的惠通桥之战,在那一刻成了中国抗战命运的转折点。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从怒江上游高黎贡山方向率先发起反攻,目标指向腾冲。由于日军事前缴获了一本中国军队密码本,通过破译,在我反攻前5天掌握了我军作战计划,于是迅速调集滇西日军主力增援高黎贡山。得知此情后,我统帅部亡羊补牢,于5月底令怒江下游第11集团军亦全线投入反攻,目标直指松山、龙陵、平戛等地。虽然此时驻守松山的日军主力已调往北线增援,但留守松山的仍有步、炮联合兵力1300余人,由48岁的野炮第3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担任守备队长。自6月4日起,远征军第71军新28师及配属作战的第117团,攻击松山一个月,付出伤亡近1700人的代价,却未能取得显著进展。这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才感到,此前对于松山敌情了解不明、过于低估。于是,令总预备队第8军准备接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