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德育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2015-07-14詹万生

中国德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价值观德育

詹万生

大德育观是指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理论观点,是从局部的、具体的、个别的德育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旦形成就会对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我国大德育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德育理论工作者、德育管理工作者和德育实际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德育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育向何处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大、空、远”,需要拨乱反正。于是出现两种改革思路,一是抛弃“思想政治教育”恢复“道德教育”;二是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得失,于是大德育政策应运而生了。

(一)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呼唤大德育政策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在经济形式多元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导向?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如何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影响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出现“黄毒赌邪黑”“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学生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在升学考试、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学生具有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素质?

面对这些问题,德育还没有像智育那样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传授体系。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尽管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大学有马列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这些课程并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尽管我们可以把这些德育内容放在学校的党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中来实施,但是这些德育实施途径毕竟不像课程那样有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时,有专门的教师,有一套检查评价的手段,因此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不到保证,而成为“软”任务,容易落空或流于形式。大、中、小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不和谐现象。学校德育不能很好地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因此实效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大德育观呼之欲出。

(二)素质教育的提出催生了大德育政策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地位确立了。对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如果讲大事,这是头等大事;如果讲重要,这是重中之重;如果讲紧迫性,这是当务之急。那么,德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教会他们求知、办事、健体,更要教会他们做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大的方向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以德育人,二是因材施教。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是总法则”。[1]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就学生个体而言,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学习才会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顺利前进。就一所学校而言,只有搞好了德育工作,端正办学思想,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教学工作和其他各方面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因此,作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德育就应当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把德育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因此,素质教育催生了大德育观。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了大德育政策

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中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上述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坚持“三个”主义,加强“三德”建设,引导树立“三观”,进行“五爱”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比成人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学校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良好教育氛围的教育场所,比起社会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更能得到保证,更易于操作,效益也会更好。因此,树立大德育观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大德育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我国大德育政策的形成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具体说就是人的主体性理论、人的社会化理论和系统论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理论

人的主体性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概括,是人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在自为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主体性展开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方面。而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无论是社会、集体或他人,都是人的一种存在形态或组织形式,都有其内在需要和包含目的性的活动,因而都有主体和客体的两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

基于人的主体性理论,大德育政策主张德育 “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总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改变传统德育课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现代德育“新三中心”。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

(二)人的社会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与社会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社会影响、制约、决定着人;人适应、利用、改造着社会。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正是在社会关系的长期影响、陶冶和制约下,才使一个自然人转变为能够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履行某种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教育特别是德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生命历程在婴幼儿时期接触的社会关系是简单的家庭关系;童年期,从家庭走向学校,原来的家庭关系扩大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从少年期到青年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精力充沛、自信好动,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幻想;另一方面,他们还涉世不深,对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立身处世还处在启蒙和探索阶段。基于人的社会化理论,大德育观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大德育观根据人的社会化理论、党和国家对新一代青少年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确定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概括起来说应当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礼貌、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不怕挫折、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勇于进取、思想向上的人;做一个热爱祖国、政治合格的人。

(三)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理论

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原则有四个: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序的。其三,和谐性原则。系统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发挥事物的整体功能。如果和谐性被破坏了,事物的整体功能就会削弱以致完全丧失。其四,动态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大德育政策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含中职)德育、大学(含高职)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德育系统的整体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且有机组合而成的。从和谐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应当师生双主体和谐互动,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知、情、意、信、行诸环节和谐衔接,在德育途径上应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和谐配合。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总之,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原则,大德育观主张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览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和谐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便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

三、我国大德育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党中央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深化,是大德育观发展的新常态和必然趋势。

(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立德”出自古代典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后来形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成语,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立德树人,“德”的内涵是什么呢?国学经典“四书五经”对“德”的内涵的有多种指谓。讲得最多最全面的应首推《论语》,一部《论语》“德”字出现了39次,涉及16篇31章。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德化人生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德”,强调:“道之以德”“为政以德”(《为政》)。孔子说的“仁德”,内容十分广泛,他对“仁”的解释也是多样的。但基本含义是六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孝悌”为仁之本;四是“忠恕”为仁之道;五是“和”为仁之贵;六是“中庸之为德”(《雍也》)。可见“仁”是众德之总。在“仁德”的统摄下,孔子还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畴,如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伦理思想,他以“人性善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四德”“五伦”的伦理思想。“四德”,即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伦。汉代董仲舒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后代学人进一步把儒家经典概括为“忠、孝、仁、义、礼、信、廉、耻”八德。大德育观再进一步概括为“忠、孝、仁、义、礼、信、廉、耻、智、勇、勤、和”十二个德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把这十二个德目贯彻落实到学校德育实践中去。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送大家一副对联:上联是“以德立德明德厚德达德德育文化源远流长”;下联是“崇德建德树德育德弘德德育实践任重道远”;横批是“立德树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为中国大德育政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体构建大中小学立德树人体系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不同学段的教育规律,整体构建大、职、中、小、幼科学的、和谐的、有效衔接的立德树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青年节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他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在讲话时再次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他说:“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学校德育要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字要求落到实处,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

(三)创新“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内涵和目标。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那么,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呢?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中国梦就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实干,方能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大德育观的时代主题。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举办“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召开“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等,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柳斌.求实·求新·求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97(2):1-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价值观德育
我的价值观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