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研究
2015-07-14成愉
成愉
摘 要:随着东南亚地区来华学习汉语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在目的语环境下,留学生的课余汉语学习越来越多地引起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研究学者的注意。本文主要通过对来华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的研究,解决以下相关问题:1.了解在目的语环境下,来华泰国留学生的课余汉语学习状况;2.对于一些留学生经常使用的课余汉语学习方法,如何用来启发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目的语环境;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
东南亚地区一直被视为国际汉语推广的重要区域之一,在东南亚各国中,泰国留学生作为来华学习汉语留学生最多的留学生团体,使得来华泰国留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事实上,已经有大批学者就来华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相关课题,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且相应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泰国留学生对汉语语言本体习得(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用和文化)、偏误分析、课堂教学法、教材以及泰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作为目的语环境下的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状况,却鲜有人去关注。虽然,也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学者,就目的语环境下,留学生的课外汉语学习进行了研究,如:陈晓桦的“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朱锦岚的“目的语环境中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等,但这些研究大多只是整体上对留学生目的语环境下的课余汉语学习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推广工作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总体理论显得笼统,忽略了来华留学生国别化的特点,探讨和研究还不够细致。主要针对泰国留学生目的语环境下,课余学习状况的研究,尤其是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的研究,在对外汉语领域,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这就显得该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目的语环境下的语言学习理论及概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克拉申(Krashen)就提出了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两种不同的方式:学习和习得。所谓“学习”,就是指通过“正式的”语言规则的学习,也就是课堂学习的方法获取第二语言;所谓“习得”,就是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比如儿童对于母语的获得方式。那么,在目的语环境下,对于留学生来说,同样有两种获取汉语的方式:课堂学习和课余学习。
(一)留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优势和局限性
留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下的课堂学习毫无疑问是具备很多优势的。如:课堂的教学一般来说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都比较强;课堂教学便于对比较难的语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课堂教学用时较少,而教学容量和强度都较大,可以使留学生们在短期之内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在目的语环境下,如果只重视课堂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课堂教学课程有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大。其次,很多时候,课堂学习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情景,这使得很多课堂上的练习和学习都是无意义的。最后,在目的语环境中,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掌握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状况,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全面的,还应该关注学生们的课余汉语学习,这也是目的语环境下的语言学习和非目的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最大的不同点之一。
(二)研究留学生的课余语言学习的优势和必要性
相对于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们“灌输语言”的方式,课余无意识的语言学习,更有利于留学生们对语言的内化和掌握。尤其在谈及第二语言的文化因素时,课余学习往往体现在留学生们对语言环境的融入程度中,例如:课堂上老师讲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人往往要一家团聚,并且月饼是不可或缺的节日食物。只是这样的话,留学生们也不会太多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中秋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如果留学生们在中国过一次中秋节,他们可能会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秋节所体现出来的浓厚的中国文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二、研究来华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的意义
综上理论所述,可以看出,研究来华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此项研究本身就与来华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有利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来华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状态。(二)在目的语环境下,留学生们的课余汉语学习是整个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补充课堂汉语学习的不足。
三、目的语环境下来华泰国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方法概况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来华的以汉语专业泰国留学生,范围限定于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作为面向东南亚汉语国际推广的基地之一,每年接收大量来自东南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根据来华泰国留学生不同的汉语水平层次,首先,分别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旨在了解来华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基本概况,主要侧重于留学生们对于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认知上。每个层次人数限定为15人,总共接受问卷调查的留学生共45人;其次,分别呈现三个群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并且进行有效地分析研究;最后,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归纳和分析。
数据统计表明:虽然初级、中级和高级各个不同汉语水平阶段的留学生课余汉语学习情况各有侧重,但是,通过以上数据,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1.在对汉语难点的选择上,各个级别人数分布虽然各有特点,但就总体来说,大多同学一致认为汉语的语法(37﹪)、写作(35﹪)、阅读(24﹪)和词汇(22﹪)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一直较难以掌握(见表1)。2.初、中、高级的留学生选择的课余汉语学习方法也有明显的不同,上文已经详细叙述过。但仍可以发现,像自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节目、旅游和网上学习这些方法,在各个汉语学习阶段都比较受欢迎且行之有效。3.对于学生们选择的不同的课余学习方法,侧重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但是,同样地,也存在明显的相同的倾向。比如:对于自学这种方法来说,灵活性较强,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性训练,所以语言水平提高的面也是多方面的;听音乐对提高听力非常有效;旅游可以提高汉语口语、听力能力和增加文化知识;网上学习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看电影电视节目除了对提高写作似乎无效之外,在其他汉语能力的提高上,效果均十分明显,尤其体现在听力的提高上(见表3)。4.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5名来华泰国留学生当中,67﹪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适当地使用他们喜欢并经常使用的一些课余汉语学习方法,有15﹪不希望,表示无所谓的占18﹪,这种现象和倾向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值得注意。
四、目的语环境下,针对泰国留学生的学习及教学建议
(一)来华泰国留学生的学习建议
在目的语环境下,留学生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语言环境。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生活学习当中,都应该尽量地使用目的语(即汉语)进行人际交流和信息输入。
在课余汉语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要依据自身所处的汉语水平而定。不同汉语水平的同学,应采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如果是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一般可以尝试多样的方法,增加语言整体感知力。而且,初级一般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们要充分利用在目的语环境下的对目的语初期较强的敏感力,要以多听,多模仿为主。这个时期可以选用的方法有:听音乐、自己学习、找语伴和看电影电视节目。如果是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汉语学习过渡阶段,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汉语本身的规律和各个方面的难点,综合性的提高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他们在课余汉语学习的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二)针对来华泰国留学生的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太囿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教学法的选择上要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不违背教学原则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应该进行大胆的尝试。比如:1.在听力课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听音乐或看电影(在课堂教学许可的范围内)。2.在阅读课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同学们发放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里。3.在口语课上,与其假想创造一些情景,还不如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真正身处在交际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论语言运用与语言获得[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一)[J].世界汉语教学,1992,(3).
[3]刘珣.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3,(2).
[4]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2009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导论[M](2009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注释:
[1]陈晓桦.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1).
[2]朱锦岚.目的语环境中汉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