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界视野下的E.M.福斯特研究

2015-07-14林晓青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23

名作欣赏 2015年14期
关键词:殖民主义福斯特印度

⊙林晓青[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23]

中国学界视野下的E.M.福斯特研究

⊙林晓青[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23]

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为中国读者所了解已有三十年,中国学术界对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多元、从单一到丰富、从零散到系统的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国学界对于福斯特的系统化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达到高潮,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参与讨论。梳理这一研究历程并揭示其特点,对于全面认识福斯特乃至发现中国文学批评的某种趋向,都有一定的意义。

福斯特 汉译 研究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在英国,福斯特是与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齐名的小说家之一。但是在中国,长期以来读者对他却是比较陌生的。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参加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Bloomsbury Group)的聚会时,福斯特就曾经与徐志摩、林徽因、凌叔华等人有过接触,不过他们似乎对他并不特别感兴趣。1941年,福斯特与萧乾相识,与他展开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友谊。①1942年与在剑桥的国王学院的叶君健也有过一些交往。不过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原因,福斯特和中国的联系基本中断了。直到1981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内部发行《小说面面观》中译本时,中国读者才真正开始了解这位“迟来的作家”。

福斯特进入中国,始于戴镏龄、吴志谦等人的转译介绍。1956年,他们翻译了苏联文学家阿尼克斯特所编著的《英国文学史纲》一书,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中简单介绍了福斯特其人及其作品。十五年后的1981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了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由郭丽鸿翻译。此外,在《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中提及,D.B.阿尼金曾介绍了福斯特传记《E.M.福斯特的一生》。直至1984年,《外国文艺》第4期才对这部小说理论著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小说面面观》是福斯特在中国最先为人所知,可能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从1981年至今,它一共有过四个译本。②其后,随着两部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印度之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上映,在1988—1992年的五年间,出现了一次福斯特译介高潮,他的六部小说中有三部在这一时期先后被译介到中国。1988年,重庆出版社首先推出了《印度之行》(石幼珊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则推出了《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林林和薛力敏译)。1989年,《露西之恋》(即《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李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推出《俯瞰美景的房间》(俞宝发译)。安徽文艺出版社则在这一年推出了福斯特选集,第一本为《印度之行》(杨自俭、邵翠英译),第二本《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李瑞华、杨自俭译)于两年后(1992年)出版。1990年,漓江出版社也出版了《印度之行》(张丁周、李东平译)。不过,这一时期虽然译本众多,但并不全面。译者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上,使得这两部小说在五年间就各自有了三个不同的译本,而其他三部:《霍华德庄园》《最漫长的旅程》和《莫瑞斯》却被忽视了。此后,虽仍有福斯特小说中译本面世,但都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的重译。③《莫瑞斯》的中译本直到2002年才出版(文洁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苏福忠译的《霍华德庄园》和《最漫长的旅程》。至于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虽然数量众多,但迄今没有引起中译者太大的兴趣。散文的翻译仅见《现代的挑战》④和《福斯特散文选》⑤。而短篇小说方面,目前也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福斯特短篇小说集》(谷启楠译)、《福斯特读本》(冯涛等译,其中收录了福斯特的几篇短篇小说)等。另外,福斯特生前一直禁止别人将他的小说拍摄成电影,但是在中国,他的小说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却要归功于由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

在福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同时,一些评介性的文章也以译序、译后记或前言的形式出现。不过,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对福斯特生平和作品的介绍,往往流于粗略和肤浅,但是叶君健为1990年杨自俭译《印度之行》所写的序、杨本人的译后记及所附福斯特研究专家J.S.马丁(John Sayer Martin)的文章《论〈印度之行〉》,文洁若翻译的《莫瑞斯》中由P.N.费尔班克所写的导言以及她自己所写的译后记等,这些文章不仅对理解《印度之行》和《莫瑞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理解福斯特本人的思想、了解他的作品全貌也有所帮助。

在研究专著方面,目前国内的相关论著极少,李建波《福斯特小说的互文性研究》和陶家俊的《文化身份的嬗变:E.M.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分别从互文性和文化研究方面对福斯特的创作进行了研究。

国内早期对福斯特的研究大多属于介绍的性质或者浅层次的分析。最早的是《国外文学》1982年第4期丁明淑发表的《从景物描写看〈印度之行〉的创作思想》和谭黎发表的《浅谈〈印度之行〉的情节》。此外还有1987年第2期《外国文学》上李辉翻译的短篇小说《野餐》及译者的评论文章《福斯特及其〈野餐〉中的性意识描写》、王家湘的《爱·摩·福斯特》,1989年《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上程爱民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兼容并蓄——试论福斯特的〈一间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深入了一些,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研究方向:

一、后殖民主义研究;二、“联结”主题研究;三、文化研究;四、小说理论、艺术等方面研究。分别反映在从后殖民主义研究的角度阐释《印度之行》(这显然与后殖民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等小说中反映的“联结”主题;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其他则是关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研究、性别研究和电影改编等方面的研究。而对《最漫长的旅程》这部自传性很强的作品以及福斯特的短篇小说的解读就很少或几乎没有。

一、后殖民主义研究

侧重对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创作中的后殖民主义研究是目前福斯特研究的特点之一。2000年第3期《外国文学》上,张中载发表了《〈印度之行〉不和谐的双声:反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话语》,他指出,福斯特在揭露英国殖民统治黑暗的同时,仍然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而对印度人进行歧视性的描写。骆文琳于2003年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发表的《解读〈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中认为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不仅蕴涵着鲜明的反殖民主义思想,而且还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意识。通过从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以及话语分析可以发现蕴涵在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意识。陶家俊认为,《印度之行》中阿齐兹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说明启蒙理性不仅是推动欧洲现代性的动力,也是后殖民话语中后殖民知识分子反抗殖民霸权、重写殖民遭遇中的主奴关系、形成民族—国家意识的催化剂。民族—国家意识是后殖民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本身的历史性说明了后殖民话语的历史性和异质性。此外,还有学者从世界文学中的“印度书写”出发,将《印度之行》与吉卜林的《吉姆》相比较,通过比较吉卜林和福斯特对印度不同时期殖民官员的描述,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揭示文化霸权指引下的文学活动,以及西方作家本身存在着的种族与阶级意识歧视与偏见。

二、“联结”主题研究

“联结”主题研究也是目前国内福斯特研究中较热的领域。阮炜早在1988年就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霍华德庄园〉的“连接”主题》。李建波、岳峰、龙艳等则从婚姻问题入手,分析了《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骆文琳在《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上发表《迷惘与隔膜的〈印度之行〉》,对这部作品中的三对主要人物所处的背景及关系作了深入剖析,说明福斯特所向往的“联结”仍十分艰巨,《印度之行》所显示的只是迷惘的道路和隔膜的心灵。丁建宁在《〈印度之行〉中的统一性》中指出,作家在《印度之行》中对“统一性”这个主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将统一性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联结、人与自然的合一、人自身精神与肉体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

三、文化研究

从文化批评的视角研究福斯特及其创作也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李建波在《跨文化障碍的系统研究:福斯特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中对《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揭示福斯特三部国际小说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原本隐藏于小说情节中的跨文化思索脉络。岳峰则主要从文化批评的角度解读了福斯特以《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为代表的几部长篇小说,以文化为切入点,参照互文性、比较哲学、人类文化学以及精神分析法等视角,从形式各异的具有“发育不良的心”的英国人形象、以婚姻为载体的“联结”以及“联结”的最终尴尬等三个方面,分析研究福斯特小说思想发展嬗变的历程,通过对作品的剖析,在更深的辩证层面上揭示福斯特小说中包含的文化和思想,对福斯特式的“联结”观和他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深层次的探析,进而揭示了福斯特式的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所隐含的政治意识与英国中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

四、其他

《小说面面观》介绍到中国后,其中提出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言简意赅,别具一格,影响颇大。国内学者借用“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来分析国内外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人物,同时对他们提出疑义,进行修正、补充,进而提出自己的人物类型。比如刘再复发表在《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第6期上的《圆形人物观念与典型共名观念》。刘再复将“圆形人物”的观念与何其芳的“典型共名说”结合起来,对小说的人物形态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马振方在《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5期上发表的《论小说人物形态》对刘再复一文作了修正,进而提出“尖形人物”说。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往往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概念上,而忽视了《小说面面观》中对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寓言小说的特征、叙述的时间顺序、模式和节奏等所作的精辟论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开始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福斯特的小说理论进行研究。王丽亚在《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上发表《E. M.福斯特小说理论再认识》一文。她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理论界对英美小说理论的不断深入了解和批评,福斯特提出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论受到强烈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福斯特小说理论的其他一些重要观点。因此,作者在文中重新审视了福斯特提出的小说“图式”与“结构”观点,揭示福斯特提出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小说观点与19世纪传统小说批评之间的冲突,在说明福斯特的现代意识的同时,展现了形式主义小说理论内部的差异和发展。

福斯特的六部长篇小说中有五部被改编成了优秀的电影(《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莫瑞斯》《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这充分显示了其小说所具有的明显的电影化倾向。福斯特的小说具有许多电影化因素,如视觉造型性、人物电影化及情节的复杂多变性等。这使得有些研究者开始关注福斯特的小说以及由它们所改编的电影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如陈洁《论福斯特小说的电影化》、刘业超《殖民主义精神黑洞中的阳光——析英国电影〈印度之行〉》等。

福斯特与亨利·詹姆斯、康拉德一样,是英国小说从传统到变革时期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继续了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也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金光兰从书名人名象征、结构象征和背景象征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印度之行》的象征艺术,认为它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而且富有哲理;不仅营造了作品的气氛,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龙艳则通过对《霍华德庄园》中的房屋、雨伞、宝剑、汽车等意象编排和具有象征意味的情境描写的解读,来解析隐藏在这些意象之后的被作者赋予更深刻的社会的人文的象征意义,认为福斯特借此意象微妙地揭示了现代文明的两难境地: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的矛盾、冷酷的工商规则与温情脉脉的人文主义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日益疏离和工业化、机器文明与城市化进程对宁静的传统乡村生活秩序的压迫性冲击的忧虑。

福斯特作品的性别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索宇环在《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中指出在福斯特的眼里,英国和印度的关系变成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的比喻。性别的高下之分和种族的优劣之别相互融合,巧妙地服务于小说作者意识形态的抒发。骆文琳则通过对小说《莫瑞斯》男主人公莫瑞斯对自身同性恋身份的接受和认同过程以及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成熟,揭示了作者反对理性、道德对人性的干预,主张回归人的自然本性的性伦理道德倾向以及对情与性的和谐生活的追求。许娅从互文对话的角度对小说和电影《莫瑞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察影片在塑造克莱夫这一人物形象上对小说文本所作的修改、增删来讨论二者在同性恋身份建构方面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根源、个人创作意图和相应叙事模式;借助影片对“恐同”社会情绪的强调及对克莱夫作为受害者身份的重塑,反观小说在克莱夫身份建构问题上所存在的表面矛盾性和深层统一性,进而揭示小说对柏拉图式同性恋观进行嘲讽和批判的实质。

还有一些研究者也推进了国内的福斯特研究。如殷企平的《福斯特小说思想蠡测》,通过对福斯特小说思想及其根源的系统分析,审视他的哲学观、社会观和艺术观,说明了他如何把新柏拉图主义的宇宙观移植到了自己的小说美学体系里。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比较突出的还有李建波。20世纪90年代至今,李建波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和《外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七篇文章,分别论述了《印度之行》的婚姻母题、《最漫长的旅程》和《霍华德庄园》的原形与主题、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及其小说间的互文性、用拉康心理分析理论解读《最漫长的旅程》等。2001年,又以《科学和神学不敢涉足的地方》为博士论文题目对福斯特小说的互文性作了专门的探讨,随后出版了英文专著《福斯特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福斯特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正处在“文革”过后心理疲惫期与物质增长亢奋期的交错之际,因而他作品中优雅文风之中的深刻性于中国的读者而言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与同时代的康拉德、乔伊斯、伍尔夫等其他现代作家相比,福斯特不比他们新颖和前卫,却又不似狄更斯、哈代等传统作家般通俗,因而既不能在求新的读者中引起关注,也不能抓住持有传统趣味的读者。但是,通过研究者三十年的努力,福斯特对中国读者来说,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了。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似乎只发生在外国文学研究者的笔头;在普通读者那里,他始终显得很陌生,由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的名气却远远超过了作家本人。

纵观中国三十年来的福斯特研究,尤其是最近十年,国内的福斯特研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的急遽增加,更表现在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元化上,开拓出不少新的研究领域。从目前国内外几部较好的文学史中对福斯特的介绍来看,无论是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王佐良主编的五卷本《英国文学史》,还是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都肯定了福斯特在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很多研究空白可以填补。例如福斯特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来生》还没有被译介,关于福斯特的研究专著或论文集在国内还难寻译本。在作品研究方面,研究者涉及的也只是福斯特整个作品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长篇小说和理论著作上。与国外福斯特研究情况相比,国内对福斯特作品研究的方法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缺乏对福斯特短篇小说创作的系统研究。总体而言,国内的福斯特研究并没有显出太多的新意,或者说还相对比较滞后,文本过分集中在《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庄园》上,研究对象相对单一。似乎谈到《印度之行》就必说后殖民主义,说起“联结”也定是发生在霍华德庄园,对福斯特的短篇小说与散文的研究却少得可怜,这免不了暴露出国内学者研究兴趣的局限。此外,对于这个和中国颇有渊源的作家来说,迄今仍缺乏中国视角的研究。不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却仍然可以看到,学界对他创作的基本特征的把握是准确的,国内的福斯特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加入这个队伍,并已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

①《世界文学》(1988年第3期)上曾刊登过两人之间的47封书信,由《人民日报》的记者李辉翻译,萧乾还为其加了几十条注,并在同一期上发表《以悲剧结束的一段中英文学友谊——记爱·摩·福斯特》。

②第一个译本是1981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内部发行的译本, 1982年、1983年重印。1984年花城出版出版了苏炳文的译本(1987年又出版了修订本,苏炳文译,黄锡祥校)。199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中有方士人的译本。

③199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巫漪云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第二年出版了精装本。2005年和2007年,巫漪云又两次将其重译出版。200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杨自俭的《印度之行》重译本。

④李向东译,199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1998年作家出版社又再版了该译本。

⑤李辉译,199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张中载.《印度之行》不和谐的双声:反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话语[J].外国文学,2000(3).

[2]骆文琳.解读《印度之行》中的殖民主义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3]陶家俊.启蒙理性的黑色絮语——从《印度之行》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4]于萍.帝国主义的仆从——吉卜林的《基姆》和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中殖民主义者的后殖民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1).

[5]骆文琳.迷惘与隔膜的《印度之行》[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6]丁建宁《.印度之行》中的统一性[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7]李建波.跨文化障碍的系统研究:福斯特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0(4).

[8]岳峰.双重文化身份的嬗变——《印度之行》的“联结”主题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

[9]金光兰《.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10]龙艳《.霍华德庄园》中的意象与象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1]索宇环.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3).

[12]骆文琳.E.M.福斯特小说《莫瑞斯》同性恋身份认同过程解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3]许娅.克莱夫:福斯特笔下的柏拉图式同性恋——从小说到电影的比较看同性恋身份的不同建构[J].外国文学,2010(1).

[14]殷企平.福斯特小说思想蠡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15]范志慧.福斯特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6]萧乾.记E.M.福斯特[J].望,1988(37).

作者:林晓青,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主要从事现当代英美文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联结’之行——福斯特短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CXLX1 3_35)

猜你喜欢

殖民主义福斯特印度
吉祥物
吉祥物
餐厅冒险记
如果可以去印度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最高警察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