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光福舟山核雕的文化内涵

2015-07-14王雪健孙博文周小儒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10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核雕雕刻

王雪健 孙博文 周小儒(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 100000)

浅谈光福舟山核雕的文化内涵

王雪健 孙博文 周小儒(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 100000)

在苏州有个核雕之乡—舟山村,地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历来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走进古村,到处弥漫着一股空灵飘逸浓郁醇厚的吴文化气息。这里的农民家家户户从事着一种雕刻工艺——核雕。核雕主要以橄榄果核为材料,这种核本来是人们在食后吐弃的废物,但是在舟山人的手中,用几把刻刀却能雕出令人称绝的艺术品,这种变废为宝的工艺充满着神奇。核雕具有精巧的特点,线条流畅、人物清晰传神、风格细腻。以材取景,以小见大,价值极高,绝非一朝一夕之物,是玩赏和收藏的精品。

舟山核雕;文化内涵;传承发扬

一、光福山核雕的历史

明代文人魏学伊写了一篇《核舟记》,记述了民间艺人王叔远在小小一颗桃核上,方寸之间却雕刻出“东坡赤壁泛舟”的情景,不由啧啧称赞。该散文被收录在了中学的课文之中,使得更多的人们了解了核雕这一艺术。

明清时期,是核雕的繁盛期、当时江浙一代的官宦商贾中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奇珍,以这种雅玩雅兴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玲珑多窍的核雕艺术品成了他们雅趣的热门之一。当时核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长盛不衰。

清代末年,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战乱,核雕艺术逐步衰弱,核雕艺人纷纷弃刀转行。舟山村民放弃核雕副业,回到以务农和种植花果树木为生的田园生活之中。庆幸的是还有个别艺人执着的守护着核雕这一领地,把核雕技艺传承了下来。这不能不说,这又是一种神奇,是民间艺人的人生传奇。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舟山村民殷根福,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技艺,用橄榄核精心雕刻十八罗汉头像,串成手串,在上海老城隍庙永兴斋内出售。上市迅即售空。殷氏的核雕艺术由殷根福的儿子殷荣生、女儿殷雪芸和同村徒弟须吟笙、钟年福等传承了下来,并逐渐形成殷派雕刻艺术特色。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舟山人的核雕技艺得以复苏,他们重操刻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精品力作不断出现,雕刻能手人才辈出,这让几乎面临濒危的核雕工艺获得了重生。

二、核雕的南北差异及艺术风格

苏州舟山核雕工艺的神奇之处突出的是“精巧”。有泛雕、圆雕、透雕、漏雕等,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线条清晰流畅、人物有神、刀法细腻、风格各异。以材取景、以小见大、价值极高, 是玩赏和收藏的珍品。

相比较而言。北派潍坊核雕是多以桃核为原料,施刀雕刻而成的各种艺术作品。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要求雕刻手法细致入微,属于造型艺术中的一个特殊类别。

除了南雕北雕外,浙江等地还发展出了浙江工核雕。浙江工核雕主要是在木雕的技法上演化而来的,创建出了以东阳为代表的新流派,在核雕上保留了根雕和竹雕的雕刻手法,总体看,浙江工的核雕在衣褶等细节上刻画生动,却忽略了人物的开脸,也导致了其刻画出的人物缺少神韵。当然,雕刻手法上的创新也再一次引起了核雕的热潮。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福核雕、潍坊核雕和广州榄雕一并列入了名录内,成为了中国核雕业的三大流派。

说起北派的代表流派潍坊核雕,则不得不提都兰桂。清朝末年,张大眼所雕的朝珠、捻珠、手串和佛珠等深受慈禧太后所喜爱,可谓是名噪一时。而都兰桂的父亲,则是张大眼的弟子。都兰桂受到了父亲影响,从小热爱这门艺术。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15年,他的作品“马拉古代轿车”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所刻的“百万雄师过长江”核舟赠毛主席。1955年都兰桂被评为国家级老艺人之一。1956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当选为潍坊市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

都兰桂一生的创造,为核雕文化的发展及弘扬做出了深远的贡献,他的优秀作品“百年朝凤”“文王百子图”“百寿图”等作品留存至今。

南派核雕代表——光福核雕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吴中区这一片地带,为是南工派的代表。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一大批能人高手,其中的佼佼者,如宋水官、周建明、董兰生、陈素英、须培金等,他们的作品有很高的造诣,多次在全国乃至国际赛事中获奖,代表了苏州舟山核雕的最高水平和领军地位。

著名核雕大师宋水官的作品,更是代表了苏州核雕工艺的高水准。他在2009年6月,被评选为苏州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屡次在国家级博览会上获奖。自他学核雕起,四十年如一日的雕刻,不仅创作出了一个个细小精细,栩栩如生的作品,在这四十年中,他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核雕艺人,将这门精、细、巧的手艺完好的保留传承了下去。

三、光福舟山核雕的传承与弘扬

在历史中,光福舟山核雕面临着一次次坎坷,却并未在历史的浪潮之中消逝,而是被舟山的能人巧匠们传承发展。舟山核雕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我们可以在核雕上读到舟山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意识和鲜明的美学个性。

由于核雕技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特别是年轻人一般不肯去学,这样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要使核雕技艺传承下去,还得需要得到各方面的保护。

苏州舟山核雕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园林中的一株奇葩,在当今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盛世,我衷心祝愿这枝奇葩在太湖之滨开放得更为娇艳。

王雪健,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本科生。

孙博文,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本科生。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教授。

猜你喜欢

核雕雕刻
核雕文化,非遗传承
核雕文化传播与核雕技艺的传承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核雕的工艺特色及装饰艺术
On art
核雕的工艺特征探析
试析核雕艺术的当代嬗变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