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张抗抗:夫妻间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尊重
2015-07-13清明
清明
小说《狼图腾》出版至今11年,已经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占据中国虚构类畅销书榜前30名长达479周。2015年初,根据此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狼图腾》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赢。一时间,小说的作者姜戎再次引起大众的好奇。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背景什么来历,当然,更是极少有人知道,他的妻子,就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
都说同行是冤家,而这一对同是作家的夫妻,却用包容、理解和尊重,诠释了真正的爱的智慧——
是谁说过,一位创作者,总是有些个性的,这些个性难免会碰疼身边的人;但如果没有个性,他(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
对于姜戎和张抗抗来说,两位都是创作者,最初时这种碰撞的疼痛几乎无处不在。但好就好在,两个人都是创作者,所以对此能够理解,进而包容。
姜戎是个什么样的人?据和他接触较多的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著名出版人、《狼图腾》一书的责任编辑安波舜说:“他就是一普通老头儿,和北京街头的大多数老头儿没什么两样。他今年68岁了,也不帅气,头发灰白间杂,眼泡很大。”
给安波舜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姜戎的低调。最初《狼图腾》出版时,并没有几个人知道姜戎是谁,但他还是要求在出版合同里就图书出版后的宣传工作补充了这么几点:第一,不拍照;第二,不录音;第三,不接受任何采访。事实上,随着《狼图腾》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出版界的一则传奇之后,许多媒体都向安波舜表达过想采访作者的愿望,而姜戎对此总是“狡黠”地说:“我们可是签了合同的。”
甚至,在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将《狼图腾》推送参加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姜戎在报纸上看见入围的消息时,立即要求出版社退出评选,他的理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不参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
对于丈夫常人难以理解的低调,张抗抗给予了尊重,她从不公开谈论丈夫,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姜戎就是她的丈夫。为了让丈夫能将低调进行到底,她心甘情愿做了丈夫身边的那道围墙,替他挡住不必要的纷扰。
有些神通广大的记者或读者将电话打到家里,要采访,或想探讨文学,通常都是张抗抗挡驾:“姜戎从来不接受记者采访,我更不能代替他接受采访,不好意思,真是抱歉。”有时候参加活动时,有些记者总想从张抗抗那里了解姜戎的一些情况,她就客客气气好言好语地拒绝:“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们之间有默契,关于他的事情我不能接受采访,他总是说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公众人物了,他不想成为我这样的人。”后来,他们干脆将家里的电话给停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姜戎的兄弟姐妹,都不知道自个儿的兄弟就是《狼图腾》的作者。有一次家人聚会,有人提起这本书,还向姜戎推荐:“写得特别精彩,你不也在内蒙古插过队吗?看了肯定有共鸣!”这时候张抗抗就在旁边帮他打哈哈搪塞过去。
有些关于这本书的很重要的活动,姜戎不愿意出席,张抗抗就代替他出席。她不能代替丈夫说话,但她会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毫不隐晦地表达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和赞赏:“作者不仅写出了狼智慧、合作、刚毅的品性,还结合现实社会环境赋予了狼的人性,以此透视出国民性格中的‘羊’性。”
对于妻子的赞美,姜戎总是毫不谦虚:“我没有你的名气,但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我的作品有一个最大的品牌——狼,我不需要宣传,读者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只需要去看这本书就行了,他一定会被征服。”
同是作家,张抗抗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作品那种由衷的骄傲和自信,她说:“也许这样的话听在别人的耳朵里,会感到很不舒服,觉得这人太狂了,但我是他的妻子,也是一名作家,我们能生活在一起,就是因为他在我面前不需要有任何的掩饰和客套,坦诚相见,心灵相通。我喜欢他就是因为他的真实,爱他,当如他所是。”
1998年,姜戎动笔创作《狼图腾》。
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21岁的姜戎和120名北京知青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牧场领导希望这些北京来的学生能留在场部,领导牧民们搞革命。而姜戎执意下到了离边境不远的牧场,直接住到了牧民的蒙古包里,在大草原一待就是11年。
在那里,姜戎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和狼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天,姜戎和一位当地的牧民去40多公里外的场部办事,牧民留下开会,姜戎骑马带着文件回大队。因为急着赶路,他没有按照牧民的叮嘱走大路,而是从草原上抄近路回家,结果遇到狼群,40多只狼正在活动。在危急关头,姜戎想起了牧民教给他的经验,把脚踩的马镫举到胸前,“当当当”对敲起来,并且大声喊着当地牧民围猎狼时的呼语,总算吓走了狼群。
那11年里,姜戎对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慢慢地我发现这里头有文化问题,也有历史问题。”为了研究狼,他开始收集牧民们讲述的狼故事,最后累积了一两百个。
这些关于狼的记忆和故事,一直深深印刻在姜戎的记忆里,让30年后,已经身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治经济学老师的他,决心写下自己和狼的故事,并且立志要让自己的这本小说“一扫文坛萎靡”。但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妻子。张抗抗回忆说:“那时候他总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也从来没有告诉我,他在干什么。有时候我去书房查资料,时间长了一些,就发现他很不耐烦,我就会很识相地走出来。因为我深知一个创作者沉浸在创作中的时候,对别人的干扰是很讨厌的。后来只要他进书房,我就不会进去,也阻止别人进去,就是怕会干扰他创作。”那些日子,书房里到处堆积着资料,姜戎说:“别人看我那间书房杂乱无章,但在我看来却是有条理的,我知道我需要的资料在哪里。”有一次家里的阿姨趁他出去跑步时打扫了书房。当阿姨看着乱糟糟的书房被自己整理得窗明几净,正得意的时候,姜戎回来了,看见那些资料全被换了位置,急得声音都变了。后来张抗抗给他准备了一个宾馆里用的那种“请勿打扫”的牌子,说:“你要是出去,又不想让阿姨打扫书房,就在门把手上挂上这个牌子。”
写作这部小说,姜戎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体能透支到了极限。他说:“写稿的时候旁边必须要放一条干毛巾。我极力避免煽情,想以最朴素的东西来写,但到了最后的时候,眼泪哗啦啦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看那个电脑屏幕了,所以要用毛巾不断地擦眼泪。”目睹丈夫的投入,张抗抗说:“那时候我有一种担心,就是怕他小说没写完,自己的身体却垮了。”确实,那段时间姜戎常常感到自己的心跳紊乱,有时候写着写着,心脏一阵乱跳,他不得不停下来,躺到电脑旁边的沙发上缓一缓。那时候他的担心和妻子的担心是一样的——怕小说没写完,自己先挂了。
一个晚上,在心脏又一阵剧烈乱跳之后,姜戎郑重地对妻子张抗抗说:“没准这部小说没写完,我就爬不起来了,到时你帮我写完,再修改修改,也能发表了。”这是丈夫对妻子的信任,也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信任。张抗抗深知这本书对于姜戎的意义,她说:“作为妻子,我希望他能停下来,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作为作家,我深知这是他拿命换来的一段经历,是他真正的痛苦、真正的思索,不写出这本书他死不瞑目,让他放下这本书的写作,那很残忍,同时也不可能,我所能做的,就是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狼图腾》的写作历时6年,6年里,张抗抗一直提着一颗心,她没办法阻止丈夫透支自己的体能、燃烧自己的生命,她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地给他创造一个能放松身心的家庭氛围。6年里,姜戎总是深夜写作,早晨入睡,而本来习惯晚起的张抗抗为此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早起,悄悄做好一顿丰盛的早餐,为的是能和姜戎一起共进早餐。餐桌上,她会刻意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以缓解姜戎一夜写作紧绷的神经,让他换一换脑筋,能够带着比较轻松愉悦的心情入睡。
张抗抗是这本小说的第一读者,回想起看到这本书成稿时的心情,她说:“这本书不是我写的,但我却和作者一起,经历了它诞生的过程,感慨万千。”
到今年,姜戎和张抗抗这对作家伉俪已经携手走过了31个年头。朋友们羡慕他们之间的相知相惜,同时也感到好奇:这样两个性情、爱好都迥异的人,何以相处得如此融洽?
身为公众人物,张抗抗不可避免要经常出席各种活动,而姜戎却更愿意独处。《狼图腾》一书的责任编辑安波舜说:“他和大多数北京老头儿一样爱遛弯儿,早上走5000步,晚上走5000步,除此之外,每天喜欢看看书,收拾收拾花。”
两人似乎早就达成默契,张抗抗忙在外面,姜戎闲在家里,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和互补。张抗抗可以将外面的一些新鲜事儿带回家里,成为餐桌上的话题,间接帮助姜戎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姜戎待在家里,家就是一个稳定而温暖的港湾,在外忙碌的张抗抗,每每回到家里,喝着丈夫亲自泡的花茶,闻着窗外丈夫侍弄的花弥散的香味,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
这种对彼此不同的尊重和接纳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张抗抗是一个很注意形象的人,几乎是不化妆就不出门,对于衣着打扮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眼光和极高的品位要求。而经常宅在家里的姜戎,却不修边幅,信奉“怎么舒服怎么来”,经常是夏天一件大汗衫冬天一件老棉袄。虽然在这一点上两人无法达成共识,但基本能做到互不干涉。张抗抗名目繁多的各种化妆品,和姜戎的大宝护肤霜,安静共存在家里的盥洗台上,倒也毫无违和感。
姜戎生活简单而粗糙,这位凭借《狼图腾》的畅销两度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对于自己拥有的财富没有太多的感觉,生活没有任何变化。他没有任何消费欲望,不爱吃肉,吃得比农民还农民。张抗抗喜欢精致和情调,喜欢家里插满鲜花,喜欢临睡前喝一杯红酒。而姜戎觉得把花剪下来插在瓶子里简直是暴殄天物,他认为“花就应该让它长在土里才是最漂亮的”。他也不喜欢红酒,觉得“甜不拉叽,酸不拉叽,有什么喝头”。但这并不妨碍每次张抗抗出差或出国,姜戎会在她回来的那天,买一束鲜花插在家中的客厅里,让她一开家门就能看到。而姜戎去法国,也会特地前往位于法国波尔多的顶级酒庄,买两瓶红酒千里迢迢背回来送给爱妻。
性格方面,两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某种层面上,姜戎更倾向于是一位经济学者,不善于也不热衷和人打交道,特别爱较真。他谈经济形势,谈通胀,观点新颖,一切会以数据说话,不像文人那么感情用事。而张抗抗将作家的敏感和女性的温婉融为一体,为人处事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为此有时候她也特别羡慕姜戎的率直和较真。当初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和姜戎商谈要将小说《狼图腾》拍成电影时,姜戎就提出要求:“这部电影的主角必须是狼,而且要用真正的纯种蒙古草原灰狼,绝不能够用狗或者山寨狼代替。”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狼是天下最不易驯服、最危险的动物,姜戎提出这样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姜戎坚持:“如果做不到,宁可不拍这个电影!如果以狗或者山寨狼代替蒙古草原狼,电影必败无疑!”最终,导演和制片方妥协,费尽千辛万苦,在哈尔滨野生动物园寻得了十几只刚刚出生的小狼崽,并且请来姜戎为狼“验明正身”,得到了姜戎的肯定:“这就是纯种蒙古草原灰狼,和我在草原插队时见过、斗过、养过、爱过的狼一模一样!”此时,姜戎总算点头同意,将《狼图腾》一书的电影改编权授予法国导演阿诺。
张抗抗说,事实证明,姜戎的坚持和较真非常正确。电影剪辑成片之日,阿诺专门为姜戎和张抗抗举行了一场微型看片会。当那只眼睛里闪烁着绿莹莹的野性光芒的蒙古草原灰狼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姜戎热泪盈眶,张抗抗也哭了……她说:“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能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31年婚姻之路,回首之时,张抗抗说:“很多人的婚姻,为什么最初那么相爱,却不能走到最后,很大的原因是觉得结婚了,自己对对方就享有某种特权,就想按照自己的喜恶来要求、管束对方,可谁会喜欢被要求被管束呢?我和姜戎能走过31年,并且还将继续走下去,就在于我们都不按自己的喜恶来改造对方,而是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心胸,去尊重、接纳、欣赏对方与自己不同、不合的那一面,让对方在婚姻中可以做真实、自由的自己。”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