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2015-07-13
纤细微针治眼疾
供稿/驻外记者 李青
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青光眼”的病?这是世界上造成失明的第二大眼疾。患上青光眼的人,眼睛的反光呈青绿色,看东西似青灰色,所以医学上把这种病称为“青光眼”。
人类眼球的睫状体能产生一种叫“房水”的透明液体。这种液体从瞳孔流出后,经过眼球的“排水系统”进入血液。这个“排水系统”是围绕在虹膜边缘的一些网状管道,能够让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个造水、排水的过程从不间断,保证了眼睛的正常工作。如果房水分泌过多,或者排水系统有堵塞的情况,眼内液体就会积累过量,造成眼压过高,从而损坏敏感的视神经,导致失明。
青光眼的发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但是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比较多见了,这和青少年受到辐射物的污染,如长期接触电脑、手机等辐射物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还有青少年型青光眼,它是先天性青光眼的一种,发病均在30岁以前,也是由于先天性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房水循环所致,多见于12~20岁的青少年,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手术治疗可能造成视力下降和其他炎症,所以很多病人都采用滴眼药水的保守疗法,却又往往不能坚持每天都滴。针剂注射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病人要忍受扎针带来的疼痛和不适。为了有效治疗青光眼及其他眼病,减轻病患治疗时受到的痛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正在合作研发一种“微针”,这种针的长度仅有0.4~0.7毫米,能在病患感觉不到疼痛的情况下把药物准确地射入眼睛需要治疗的部位,避免药物对眼球的其他部位产生副作用,而且药物可以缓慢释放,所以每3~6个月才需注射一次,省去了每天都要滴药水的麻烦。
这种微针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准确控制用药位置和用药量,有效调节眼睛的内压。另外,通过这种方式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角膜受伤后产生异常血管增生。目前,利用这种技术已经成功为老鼠治疗了青光眼和血管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