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 行胜于言
2015-07-13余立金
余立金
2014年4月,我调任朱衣镇党委书记。
朱衣镇紧邻奉节县西部新区,距奉节县城仅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这和我之前任职的平安乡完全不同。
但一上任,我却震惊了——
街道乱摆摊、乱停车、乱放垃圾现象严重,是全县“脏、乱、差”的典型。
老百姓感叹“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这样的话让我羞愧难当。
“一定要先把这个‘面子给擦干净。”我暗下决心。
可我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这种“脏、乱、差”的情况并没得到很大改观。
我下去“微服私访”,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经过走访,我发现,在公共区域搭棚设点的餐馆、副食店时间最长的达到了近20年,乱停车、乱摆摊、乱放垃圾已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习惯”。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整改,你们干部怎么不整改。”群众向我抱怨。
原来,一些镇上干部或者干部亲属也在街道上乱摆、乱停、乱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干部都不以身作则,怎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呢?
我立即要求干部带头杜绝乱摆、乱停、乱放的行为。
一家一家地做工作,从干部身边的亲属“下手”,让他们先拆掉乱搭的棚子。
这一拆,可以说是拆掉了老百姓心中的“棚子”。
很快,街道乱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改善。
场镇清爽了,就要想发展。
我带领广大干部深入村、社区走访调查,召开村干部、老干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共建一个城市中心、构建一个交通枢纽、建设一条河谷经济带、筑牢一江生态屏障的“四个一”发展蓝图。
“这个思路不错,没有假大空,切合朱衣镇的实际,大家齐心协力是能够达到的!”一位退休老干部说。
老人心系朱衣镇的发展,与我私下交流时,都是直言不讳。
一个干部公不公道,一个人实不实在,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干部务实的作风比任何强制措施都要有效。
心得
做人要实从十件事做起
对党忠诚老实,对组织不欺不瞒。
对上对下一个样,不做“双面人”。
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不说一套做一套,做到言行一致。
工作作风要扎实,做到身入、心入、情入。
遇到困难先上,遇到功劳不抢。
保持淡泊的心境,不求一时之名利,着眼长远发展。
对错误言行和歪风邪气,不骑墙、不回避,敢讲真话。
在原则与感情发生冲突时,处理问题出自公心。
生活中要朴实,自觉抵制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