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小组合作学习 优化中职数学课堂质量

2015-07-13关翠婷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数学课堂中职

关翠婷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课堂质量;点斜式方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52-02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在中职数学课堂中,许多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热闹,其课堂质量却不高。本文结合《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中的“点斜式方程”这一内容,探究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优化中职数学课堂的质量的实施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遵循的原则

(1)选择恰当的任务和合适的时机;

(2)参与和观察;

(3)调控与引导;

(4)提供帮助,教授合作技巧。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1.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中的“点斜式方程”。

2.教学对象

我校中专一年级市场营销专业2班的学生。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学习,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极其不稳定、不平衡的。中职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控能力不足。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若要使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巧挖趣源,抓住趣点设计课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新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发现、汲取新知识。

3.教学目标

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

4.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复习导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衔接,方便学生学习新知识。

问题一:已知直线倾斜角为45°,则直线的斜率是多少?

问题二:已知P1(2,1)和P2(5,4),则直线的斜率是多少?

(2)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形成新知

教师根据班级规模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本班级分为10个学习小组,并列出三个探究的问题(如下所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统一意见,通过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题目。

探究一:

如果直线的倾斜角为60°(即斜率为3),而且通过点(0,0),那么这样的直线是唯一的吗?

探究二:

若直线l经过点P0(1,2),且斜率为3,求直线l的方程.

设直线l上不同于P0的任意一点的坐标为P(x,y),由斜率公式得k=y-2x-1=3(x≠1),

整理变形为y-2=3(x-1).

探究三:

若直线l经过点P1(x0,y0),且斜率为k,求1方程.

设点P(x,y)是直线上不同于点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得

k=y-y0x-x0,

可化为y-y0=k(x-x0).

点斜式方程为:y-y0=k(x-x0).

通过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带动个别动手能力差又不主动参与的学生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想让学生快乐的合作,关键在于把教师的教融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让学生学起来,学进去,学出兴趣,学出滋味,学得生动、活泼。

(3)例题讲解,巩固提高

例题: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①过点(0,0),斜率为2;

②过点(4,5),斜率为1;

③过点(5,5),倾斜角为0°;

④过点(1,2),倾斜角为30°。

(4)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学的直线点斜式方程:y-y0=k(x-x0),教师指出直线方程的名称也就是求方程的所需的两个条件。

五、小结

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难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提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告诉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遇到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易男轩.数学美拾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R·柯朗,H·罗宾.什么是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数学课堂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