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元江那诺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

2015-07-13段漳波张翠萍李淑英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段漳波 张翠萍 李淑英等

摘要云南元江那诺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梯田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梯田区面临着缺水现象严重、梯田面积逐年减少、保护和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为实现元江那诺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发展模式:扩大梯田保护区的面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为稻作农业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森林生态系统;统筹规划,发展哈尼梯田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建立补偿机制,实现梯田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建立和完善哈尼梯田的保护法规,并加大哈尼梯田的研究力度,为哈尼梯田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那诺;半结构访谈法;田野调查法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130-03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i Terraced Fields in Nanuo, Yuanjiang County, China

DUAN Zhang-bo1, ZHANG Cui-ping2, LI Shu-ying2, ZHOU Yuan-qing2*

(1.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Yuanjiang County, Yuanjiang, Yunnan 653300; 2. Research Center fo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AbstractHani terraced fields as a part of th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in Nanuo of Yuanjiang, Yunnan Province, have good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ut these terrace areas are facing serious water shortages, reducing year by yea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such as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ni terraced fields in Nanuo of Yuanjiang,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models were proposed: expanding terraces protected areas,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tecting forest ecosystem; Overall planning, developing ecotourism of Hani terraced fields, meanwhile, establishing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erraced protec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inally,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ncreasing research efforts, providing the leg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Hani terraced fields.

Key wordsHani terraced fields; 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tourism; Nanuo; Semi structure interview; Field survey

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25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人口排名第三的哈尼族为了满足自身对粮食等生产生活用品的需要,充分利用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自身的生存智慧将集山、林、村、水、田为一体的多向度空间与人类生产生活进行理性安排[1],对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地综合利用而形成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

元江那诺哈尼梯田是云南哈尼梯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那诺乡哈尼族和其他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哈尼文化的象征和代表。2012年1月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22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后[3],元江哈尼梯田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目前,对云南哈尼梯田的研究多集中从民族学[5-7]、地理学[8-10]、生态学[11-15]和经济学[16-19]等方面报道;元江那诺哈尼梯田则鲜有报道。因此,以云南元江那诺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深入实地调查和访问,针对梯田区面临着梯田缺水现象严重、梯田面积逐年减少、保护和开发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等问题,为实现元江那诺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云南元江那诺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元江那诺哈尼梯田位于元江县东南部的那诺乡,那诺乡南北长11.4 km,东西宽15.2 km,北与羊街乡毗邻,东与澧江街道接壤,南面、西南面与红河县大羊街乡、车古乡隔河相望,总土地面积152 km2,距县城66 km,是离元江县城最远的乡镇。总耕地面积1 036.6 hm2,人均耕地面积少。境内最高海拔2 500 m,最低海拔780 m,平均海拔1 640 m;属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雨量800 mm。辖5个村委会,1个社区,90个自然村,8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8 479人。那诺乡的农产品以烤烟、甘蔗、水稻、草果、茶叶等为主。

1.2研究方法

在实地考察中,采用角媛梅等人[2]的半结构访谈法,根据调研的目的和主题,设计一些基本问题,并到那诺乡对村民进行访问。田野调查法通过和村民到田地里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对各类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和造成的生态后果进行详细记录,再应用科学知识作出判断和证明。

2结果与讨论

2.1现有梯田面积和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全乡现有梯田面积480.2 hm2,水田412.6 hm2,雷响田67.6 hm2。梯田核心区域面积358 hm2,分别是红土坡梯田(梯田人家)113 hm2,那诺中学右侧梯田(万亩天梯)130 hm2,闷龙梯田(人间仙境)115 hm2。除以上核心区重点保护片以外的哈尼梯田属于缓冲区,梯田大多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 m,层级少则几百多至上千。

2.2保护梯田中存在的问题

2.2.1梯田缺水现象严重,梯田面积逐年减少。

当前那诺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元江县处下游水平,由于当地群众的贫困、科技教育的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等原因,资源的滥用和低水平开发现象十分普遍,给那诺乡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造成梯田面积逐年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方面:①由于那诺哈尼梯田区森林植被减少,导致来水减少而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等问题。②基础性投入不足,沟渠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老化,出现有沟无水或有水无沟,沟渠不畅通等问题,梯田无水现象严重,致使梯田不断减少。③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户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烤烟、甘蔗成了梯田区农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适应种植需求,一部分核心区的梯田水田改旱地,呈现梯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④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力减少,致使梯田荒废。

2.2.2梯田传统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

由于杂交水稻相比传统水稻产量更高,抗倒伏和抗病性更强,梯田区更多的农户选择种植杂交水稻来代替传统水稻,这就使得传统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甚至有些村民不再种植传统水稻,使得传统水稻部分品种流失。再者,为增加稻谷产量和维持生计,村民不断增加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这不仅影响了梯田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梯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对当地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表1)。

表1云南省元江那诺梯田区2011、2012年耕地组成和农药化肥使用量情况

年份耕地面积∥hm2水田及雷响田总面积∥hm2水浇地及旱地面积∥hm2化肥使用量∥kg农药使用量∥kg薄膜使用量∥kg

20111 093.5480.2613.32 015 33016 59046 290

20121 093.5480.2613.32 095 20018 00048 700

2.2.3梯田旅游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合理规划和引导。

那诺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那诺乡政府驻地的东面和南面坡度平缓的山梁上,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丰富,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但目前景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没有将梯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以梯田稻作农业为生的农户、为稻作农业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旅游开发作为有机整体来考虑,进而造成哈尼族人民创造的山体、森林、水系、村庄、梯田、云海六大要素被打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被破坏,导致哈尼梯田文化消失,生态与经济发展趋向不平衡[20]。

2.3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3.1扩大梯田保护区的面积,发展生态农业。

对于哈尼梯田的保护不应只重视保护梯田,而应保护以梯田为基础的农业、以农业为生的农户和为稻作农业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森林与水系,以及维持森林与水系的传统文化[16]。当地管理者应该扩大梯田保护区的面积,使那诺哈尼梯田保护区不仅涵盖那诺乡境内,还要包括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民族开垦和耕种的水稻梯田,以及与梯田相关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和其他自然、人文等景观构成的文化景观区域。

哈尼梯田除了是世界文化遗产外,还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发展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哈尼梯田这样的遗产维持的前提是梯田农业的维持[16]。针对那诺哈尼梯田区存在劳动力流失、传统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当地管理者应该指导梯田农户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插控制稻瘟病,对水稻品种多样性进行保护,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促进稻作景观的保护;当地管理者应该利用梯田生态农业和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发展以水稻为载体,推广稻田田埂套种大豆、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种养结合的新模式,开发认证以水稻为主的系列生态产品,如梯田生态大米、生态蔬菜、稻花鱼等,以提高梯田农户的收入,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户将梯田改作其他农业用途,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保证梯田稻作农业文化景观的稳定性和持续性[15]。

2.3.2统筹规划,发展哈尼梯田生态旅游业。

那诺梯田反映了哈尼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规划应突出重点、照顾全面,构筑以那诺哈尼梯田为中心的放射型结构,包括塔朗民俗文化景区、云海梯田景区、闷龙人间仙境景区、猪街战场遗址景区,同步开展田园山寨观光。对重点文物古迹要划定保护带,尽量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对民俗村要保护建筑物的民族特色,对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对民间流传的山歌、民间故事等进行抢救性收集、整理和出版。形成以哈尼梯田为中心的那诺乡生态特色旅游路线,全方位打造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1)哈尼梯田与民俗文化体验线。

那诺哈尼人勤劳善良,在与自然千百年的抗争中创造了许多人文景观,“十月年”、“黄饭节”、“苦扎扎节”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节日便是其杰出代表。哈尼梯田景观要与这些民族民俗节日结合起来,以这些民族民俗节日为契机,使梯田景观与民俗文化充分融合,以建设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区为目标,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策划和创新民俗旅游活动内容,全面展示云海梯田、哈尼民族风情,使之成为功能较完备的旅游目的地,最终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