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措施的探讨

2015-07-13朱双儒

城市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控制测量工程施工

摘要:由于隧道开挖都集中在山区,而因为隧道开挖精度要求、长度以及形状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所使用的测量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而进行洞内、洞外控制测量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隧道贯通精度。基于此,本文对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隧道;工程施工;控制测量;误差控制

我们将总长度超过5000m的隧道称之为大隧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隧道数量越来越多,而保证隧道的基本轮廓和相关的线性要求必须有隧道施工技术作支撑。通常来说,对于隧道建设过程中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大隧道的测控精度。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高程控制误差将会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直线度和贯通性,但是纵向误差对于隧道的影响就比较小,基于此,工程测量人员应当加强高程误差对于横向贯通产生的影响。当由于贯通测量误差造成隧道不能贯通或者贯通处的误差值超过设计限定值时,就会对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后期的正常使用产生极大地影响,甚至会造成隧道的报废,在经济和工程建设速度上也会对国家和企业产生极大地损失,所以说,加强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可行性对于提升隧道建设施工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1项目概况

某高速公路设计双向车道隧道,该隧道主要建设在丘陵地区,而残缺的山脊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基本走向,相對高度差达到了150cm,而进出山口的坡度大约为20°-25°,本工程建设的隧道总长为1241m,隧道布置方案为左右洞分离的方式,左洞全长为1217m,而右洞全长则为1265m的大隧道工程。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横向误差过大对隧道产生影响,应保证实际施工线性最大限度的接近于设计线形,从而有效保证隧道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基于此,在进行隧道施工之前应当通过建立洞外监测网的办法提升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将控制网的施工误差对于隧道贯通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2隧道控制测量

2.1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2.1.1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平面控制的测量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进行洞内平面的控制时应当采用导线的形式,在洞口设置参考点,并且以此为起始点,沿着隧道的中线或者两侧完成直伸的长边导线或者狭长的多环形导线的布设。第二,所布设的导线长度应当近似相等,直线段的总长度应当在200m以上,曲线段的总长度应当超过70m,导线边到洞内设施的距离应当大于0.2m。第三,在进行双线隧道或者其他的辅助性坑道的同时开挖时,应当分别布设导线,并且连接成闭合环。第四,在隧道的掘进深度达到设计边长的2-3倍时应当进行一次导线延伸测量。第五,对于距离过长的隧道,应当通过增加陀螺经纬仪的数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第六,在进行气压封闭隧道施工时,必须对观测距离进行气压修改。

2.1.2高程控制测量

我们借助水准测量办法进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并且将洞内、洞口的相关位置以及洞外的水准点连接成为一个闭合或者往返水准路线。而为了进一步方便实际施工和复测工作,应当在洞内设置密度较大的水准点。

2.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采用洞外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在进行隧道开挖时在开挖口设置一个较为精密的控制网,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隧道洞内的控制测量或者中线测量,有效保证隧道能够准确贯通。

在进行隧道的测量时应当根据相关的工程测量要求来保证大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定适当的测设能力和相关的仪器设备,所使用的隧道进出口洞外平面控制方法为精密导线法,所采用的测量精度等级为四等水准测量。在导联测量中,应当将隧道进口的设计点作为起始边进行计算,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当沿着隧道布设15个导线点进行加密联测。导线的全长为5155.120m,共设置17个观测站点。角度闭合差和容许值都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而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也满足相关的精度要求。在水准联测中,我们将隧道的进口设计点作为测量的起始点,然后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沿着省道进行测量,直至隧道设计出口,经过往返测量,所经历的测量站共116站。所取得的测量结果满足相关的规范和精度要求。

3隧道贯通误差控制

因为在实际的隧道测量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最终完成的隧道中线和设计中线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该隧道的左洞总长度为1217m,右洞的全长为1265m,对于横向贯通的误差值限定在100mm以内,高程贯通误差的限定值为70mm,加强洞内外的控制测量,从而保证隧道的贯通的顺畅性。

3.1误差测定

当隧道贯通之后,应当在隧道贯通面上任意打下一个临时桩作为隧道进出口的控制点,向各自的临时桩进行测量,取各自的临时桩点平面坐标,并且将两组坐标的差值投影到贯通面和隧道中线上,在贯通面上所获得的投影就是横向贯通误差,而在中线上索取的投影就是纵向贯通误差。

3.2误差调整

对于平面贯通的误差调整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贯通误差不超过50mm时,保证在要求的界限内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中线线路的调整;当贯通误差大于50mm时,应当采用线位拟合的办法完成中线的调整,使调整后的先例能够满足平顺性标准和隧道建筑界线的相关要求。根据水准路线的基本长度完成高程贯通误差的比例分配,在完成调整之后将其作为实际施工的基本依据。

4结语

根据本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地形条件,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完成仪器和设备的分配之后还要加强施工人员施工任务的分配和相关仪器的校检,并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做到了工序清晰明确,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进行施工,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相关仪器的布设时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只有各施工单位能够切实遵循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够有效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

参考文献:

[1]覃辉.土木工程测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7-68.

[2]贾亚宣.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措施的探讨[J].质量控制与检测,2015,(02):35-37.

作者简介:朱双儒(1984-), 男,汉族,甘肃省金昌市,本科,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分局,工程测量

猜你喜欢

控制测量工程施工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工程施工项目二次经营创效管理与实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井下导线联测及效果分析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中控制测量工作中存在问题探析
论述隧道贯通测量中导线设计与误差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