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长沙市465 份调查数据
2015-07-13周奕
周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失地农民是指因法定原因被征用征收土地的无地或少地农村居民。 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 800万人。当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这个“最后的保障”时,其养老保障问题理所当然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国内学者郑功成[1]、严虹霞[2]、刘荣茂[3]等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唐启国[4]、陈信勇[5]、卢海元[6]等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发展的制度模式。关于失地农民参保意愿的约束因素,邓江凌[7]认为主要是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养老保险认识不足;史先锋、江治民[8,9]认为是养老保险的政策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个人缴费比例过高、保险层次单一、补偿机制不合理;赵德余[10]认为是村庄的被征地规模和集体经济支出结构模式;梁鸿等[11]认为是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张林、Zhang Qiwen和赫思远[12-14]认为是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土地补偿款额度和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在研究方法上,上述文献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定量分析;少数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未考虑制度层面的影响因素。因此,笔者拟从个人、家庭、制度三个层面对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数据来源于作者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12名本科生2015年4月26日至30日和2015年6月15日至22日所作的实地调查。调查选取长沙湘江新区茶子山村、岳华村、燕子山村、傅家洲村、联络村、洋湖村等6个村的490名农民进行随机抽样和典型问卷调查,主要以结构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深度访谈为补充。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达465份,有效率为94.89%。
样本中有59.42%的受访失地农民不愿意参保,“养儿防老”的观念重。男性257人,占55.24%;女性208人,占44.76%。年龄方面,30岁以下占39.96%,30~45岁占23.80%,46~59岁占28.82%,60岁以上占20.09%。文化程度上,小学以下占2.27%,初中占42.00%,高中及以上占18.04%。健康状况方面,很健康、比较健康占40.63%,一般占37.45%,不健康占21.92%。预期养老方式上,子女家中占40.61%,自己家中占55.02%,养老机构占4.37%。子女数量上,无子女占5.13%,1个占17.73%,2个占48.16%,3个及以上占28.98%。家庭经济状况上,很富裕占7.86%,比较富裕占22.71%,一般占29.04%,比较差占34.93%,很差占5.46%。
78.1%的受访者从事体力劳动,如建筑工人、高校保安、保洁员、超市收银员、维修工等,月收入平均在1 000~1 500元。54.8%的受访者反映经济收入低,没有余钱购买养老保险。61.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访谈还发现,失地农民不具备理财能力,缺乏长期投资意识,无法实现补偿金的保值增值。大多将补偿金用于装修房子和购买汽车,用于投资升值的仅占6.2%。
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占3.06%,比较了解占18.34%,听说过但不了解占36.68%,从来没听说过占41.92%。回答“当地政府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有无宣传”时,6.3%表示频繁,52.5%表示很少,41.2%的表示无。访谈发现,由于对政策知之甚少并心存疑虑,失地农民担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多数农民采取观望态度。调查显示,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农民中仅6.7%是通过村委会组织,54.7%则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才进行投保。
二、模型选取与变量设定
考虑到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多元变量对一个二元选项的回归分析问题,将因变量设为失地农民是否愿意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该变量为离散变量,对于它的选项只能有0、1两种,即愿意与否,“不愿意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0,“愿意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1。
解释变量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子女数量、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政府提供缴纳补贴预期、个人缴费金额等因素。变量的设定见表1。参照现有的研究成果[15-16],选取影响失地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P为因变量发生的概率,即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概率;X1为性别,X2为年龄,X3为文化程度,X4为健康状况,X5为预期养老方式,X6为家庭子女数量,X7为家庭经济状况,X8为政府提供缴纳补贴预期,X9为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X10为个人缴费金额,X11为参保手续复杂程度,X12为缴费方式;β0为常数项,β1、β2…β12为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μi为随机扰动项。
表1 模型变量解释说明与处理说明
三、计量结果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向后逐步选择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剔除Wald最小的变量,共建立11个模型,直到所有的变量都在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为止。从各种模型的估计结果看,模型整体显著,不同模型的计量结果相似和相对稳定。考虑到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研究目的,为了减少篇幅,只列出了将全部变量纳入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一)和全部变量显著的估计结果(模型二)(表2)。从模型拟合结果来看,两个模型的拟合结果均较理想,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
表2 失地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1.个人因素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四个变量,“养老方式的选择”变量影响不显著。具体而言,性别在模型一中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二中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均为负,说明女性失地农民更倾向于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预期结果相反,可能的解释是,女性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家庭中的性别劣势,对失去土地之后的老年生活没有信心、更加担忧,因此更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使其老有所依。年龄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表明失地农民年龄越大越愿意参加养老保险。这可能是由于年龄越大养老需求越迫切,支付能力更强,更倾向于参保。文化程度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说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失地农民,越倾向于参保。文化程度较高的失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有充分认识,能够了解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益处,有积极参保的意识。健康状况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失地农民的身体状况越差,就越倾向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健康状况从“有病在身”至“很好”的样本中,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的比例分别为77.5%、66.3%、64.4%、55.4%,呈逐渐下降趋势。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层面所涉及的两个变量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子女数量在模型一中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二中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均为负,说明子女数量越多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越弱。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比较深入人心,子女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可以依靠子女、在子女家中养老,无需考虑是否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经济状况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越糟糕,则其越愿意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这与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和预期结果不同,其可能的解释是:经济状况较好的失地农民越不愿意参保,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不错,老年生活有所保障,没必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参保。而经济状况不太理想的失地农民对其老年生活没有信心,为了将来着想,愿意支付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缴费水平,积极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使其老年生活有所保障。
3.制度及其认知因素的影响
制度及其认知层面所涉及的变量中,“政府提供缴纳补贴预期”、“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个人缴费金额”和“参保手续复杂程度”四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失地农民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越多,其参加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越强。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在模型一中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二中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均为负,说明如果当地农村居民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充分了解,真正理解其所发挥的保障作用,就更倾向于参加保险。个人缴费金额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负,说明个人缴费金额越高,失地农民越不愿意参保。失地农民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丧失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从原来的自给自足到购买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货币支出,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让他们选择较高的个人缴费水平,其心理落差会很大,不太容易接受。参保手续复杂程度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参保手续越复杂,失地农民参保的意愿越弱。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状况越差、家庭经济状况越差、个人缴费金额越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越低;性别、家庭子女数量、政府提供缴纳补贴预期、对养老保险了解程度等因素具有负向影响;预期养老方式的选择和缴费方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
政府应当承担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社会保障的责任:一是有责任建立和颁布失地农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从机制上对失地农民老年生活提供相应的保证;二是应当承担相应的出资责任,提高其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的支持政策,这样才能避免失地农民养老社会保障落入自我保障的陷阱。三是应加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失地农民更好地了解到该政策的惠普性。 同时,各地政府应积极开展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高科技操作技术,努力转变思维,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使他们还有机会再次投入到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还要积极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就业开发方式。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严虹霞,张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03 -107.
[3] 刘荣茂,刘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 (8):1511 -1512.
[4] 唐启国.关于城市发展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04(12):8-10.
[5] 陈信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中国软科学,2004(3):20-23.
[6] 卢海元.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J].经济要参,2005(49):20-22.
[7] 邓江凌,李萍.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4):52-57.
[8] 史先锋,曾贤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25-27.
[9] 江治民,管浙.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出路[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9):51-54.
[10] 赵德余,梁鸿.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行为选择及其保障水平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郊区村庄层面的经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9,22(1):88-96.
[11] 梁鸿.中国现阶段农村社区保障的经济学分析[M].百家出版社,2000.
[12] 张林,王立波.我国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探析[J].金田(励志),2012(11):21-25.
[13] Zhang Qi-wen,Li Hui-fang and Gao Li-na.Study on Improv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12(12):83-88.
[14] 赫思远,南向斌.杨凌失地农民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31.
[15] 邓大松,刘国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观察,2013(7):90-93.
[16] 孙欣.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咸阳市调查数据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