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靖宇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集中体现

2015-07-13■娄

新长征 2015年7期
关键词:杨靖宇抗联抗日

■娄 晶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面对外敌入侵,肩负民族希望和历史重任,在长达14年的艰难岁月中,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所凝聚出来的崇高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民族英雄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代表,是抗联一路军的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一、坚定不移、忠贞不贰的理想信念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是包括杨靖宇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杨靖宇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和艰苦异常的生存环境,对理想执着追求,对信念顽强坚守。革命的理想信念高于天,是杨靖宇短暂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杨靖宇精神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想信念之上,因此才巍然屹立、坚不可摧。

杨靖宇曾说过:“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最后胜利的信心是坚定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杨靖宇顶着血雨腥风,毅然决然地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杨靖宇挺立于抗日战场的最前沿。东北抗联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后,杨靖宇先后两次组织西征,积极寻求党中央的领导。他坚持“只要我们贯彻了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这些充分反映了杨靖宇对革命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1940年2月,杨靖宇部深陷重围,面对绝境,他义无反顾地向同志们呼唤:“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向敌人屈服。革命,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是会胜利的!”在壮烈牺牲前,面对劝降和诱降的敌人,他大义凛然地表示:“我有我的信念,我不能投降。”这无疑都源于杨靖宇对理想信念的顽强坚守。

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思想基石。东北抗联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反法西斯部队中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所处条件最恶劣的一支英雄队伍,而理想信念是支撑东北抗联坚持抗日斗争的精神柱石。周保中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明确表示:“我们必须时刻准备上刺刀和敌人短兵相接,作最后的冲锋肉搏。宁肯为民族解放而流血,保全革命的贞操和气节,不能丝毫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不能变更共产党革命的态度。”还有无数的抗联将士们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他们万难不屈,万死不辞,奔赴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最前线,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他们靠的就是心中无比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动摇和丧失了理想信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防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入侵、国土沦丧,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义愤填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地发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号召。作为共产党员的杨靖宇更是将收复失地、维护国家主权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杨靖宇高高擎起抗日救国的旗帜,不畏艰险地带领黑土地上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纵横驰骋于东北抗日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共抚顺特支书记的杨靖宇立即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工作中。1932年11月,杨靖宇来到南满,整顿抗日武装,并发誓“为祖国独立而战,以雪国耻,而谢国人”。他不仅本身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且还能使这种对自己伟大祖国的深沉挚爱转化为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一二六指示信》关于建立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传达到南满后,杨靖宇采取写信、发传单、派出同志深入到各反日义勇军和山林队中等办法,主动联系,积极倡导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使反日部队逐渐团结在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周围共同抗日。由于杨靖宇率先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高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南满抗日的局面由自发的零散的武装抗日斗争,逐渐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武装抗日斗争,南满抗日战场的面貌焕然一新。他自己在抗日斗争中,一往无前,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命题。

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动力源泉。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东北抗联的将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白山黑水间同侵略者展开长期殊死斗争。为了将侵略者赶出家园,无数的抗联英雄倒下了,倒下去的是他们的躯体,站立的是他们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盲目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的思想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生,淡化了爱国主义情怀。今天,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要善于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热爱家庭、热爱家乡做起,从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做起,从平凡小事、点滴细节做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务实重行。

三、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为民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共产党人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在国统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是为了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在东北抗日战场与日寇进行殊死战斗是为了人民不当亡国奴、过上好日子。杨靖宇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忠实地践行了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宗旨,并始终不渝地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

杨靖宇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以群众利益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他指挥和布置战斗时,有一条原则,凡损害群众利益、使群众受伤害的战斗不打或回避、转移地点再打。每次歼灭了敌人,缴获了物资,杨靖宇都会把其中的一部分分给当地的百姓。他带领的队伍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坚决为民伸张正义。杨靖宇曾说:“没有根据地人民的支持,部队就像没有油的灯芯。我们决不能做没有油的灯芯,什么时候也不能脱离群众。”杨靖宇爱人民,人民也爱杨靖宇和他领导的部队。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经常冒着杀头甚至灭族的危险,冲破敌人的严密封锁,千方百计地给杨靖宇和抗联部队送粮、送情报,代买药品、布匹等;对敌作战时给我军送饭送水,抬运伤员,清理战场等。抗联战士牺牲后,群众暗中组织起来,安葬烈士遗体。这一切体现了群众同杨靖宇及其部队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意识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本质特征。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心里装着百姓,深深扎根百姓之中。抗联将士浴血奋战为的就是使百姓摆脱残暴的殖民统治,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紧紧依靠百姓长期坚持斗争。抗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群众纪律,对违反纪律的处罚非常严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东北抗联同东北抗日战场上其他抗日武装的重要区别。

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当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其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作风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所以,我们要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心中有党,才能不忘党的宗旨;心中有民,才能牢记人民的期待。”

四、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杨靖宇带领抗日联军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树立了忠勇抗敌的榜样,也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救国的坚定决心。杨靖宇精神中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来自于他坚定不移、忠贞不贰的理想信念,来自于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来自于他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意识。

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的艰苦环境和恶劣条件,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历程中,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都是极为罕见的。1939年10月至1941年3月,日伪当局调派重兵对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抗联部队损失严重,物资供给困难,游击区缩小,进入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医少药,许多战士都因此献出了生命。杨靖宇带领抗联一路军就是以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40年2月23日,林海雪原,寒风凛冽,杨靖宇只身与上百名敌军周旋、激战后,壮烈牺牲,年仅35岁。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铡下其头颅,又剖开其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异常震惊,也为杨靖宇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显著特征。在凶恶的日本侵略者面前,抗联将士们英勇不屈,顶天立地,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作战中腹部受重伤,他忍痛继续指挥作战。曾任抗联第三军军长的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仍大义凛然、厉声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直至壮烈牺牲。抗联第五军冷云等8名女战士,遭敌包围,弹尽粮绝,宁死不降,毅然跳进乌斯浑河。据统计,抗战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师以上干部约有150人战死疆场,其中军以上干部有数十人。这不胜枚举的英雄事迹,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篇章。

革命英雄主义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风貌。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改革任务繁重且艰巨。就我省而言,依法治省、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的责任重大。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学习杨靖宇等革命先辈在困难面前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带领大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总目标,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为实现富民强省的总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硝烟散尽,散不去杨靖宇及其战友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誓死抗争的革命精神!岁月流逝,磨不灭党领导的东北抗联顽强抗战精神的光辉!今天,让我们在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重温和继承伟大的杨靖宇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杨靖宇抗联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彭明治驰骋抗日战场
重走抗联路
抗日英烈马威龙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爷爷的抗日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