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东北经济
2015-07-13孙志明
■孙志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布局,对于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振兴和激活东北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带来新机遇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直到2014年的36年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7%,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取得这样的辉煌业绩实属不易。按照联合国统计司的数据计算,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不足2%,而2014年则超过了13%,我国的经济地位显著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2010年我国进入了中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追根溯源,主要归功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体制变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同样是在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用按手印的方式,偷偷地搞起了大包干;而四川省的6家国有企业,则在省委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也正是这些从下到上、从点到面的系列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了我国这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东北三省就占了1/3以上,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但在体制上,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最深,改革上则显得相对滞缓,目前所遗留的传统体制的残余也是最多的,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也跟随着全国的步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体制的束缚,东北的步伐较全国慢了一些,从而导致了经济地位的不断下降。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06%,到2003年,所占份额下降到了9.14%,大幅下降了4.92个百分点,差不多平均每年减少0.20个百分点。2003年,中央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东北地区借助这一政策的东风,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到2013年,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为8.64%,虽然又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明显放缓,10年时间仅下降了0.5个百分点,每年平均只有0.05个百分点,是之前25年平均水平的1/4,可以说基本上扭转了以往的被动局面。
但进入2014年后,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幅度之大、下滑之快出人意料,陷入了少有的困境。2014年第一季度,这一困境就突出地显现出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无一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其中只有辽宁省增长7.4%,与全国持平,吉林省为7.0%,尤其是黑龙江省仅为4.1%,居全国末位。之后的几个季度,虽然黑龙江省的增速逐季提升,但辽宁省却不断下滑。从全年的结果看,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的增速分别排在全国倒数二、三、四位,可以说是出现了集体的陷落。在这种局面下,中央的应对还是非常迅速的,2014年8月,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我们应当吸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把主要精力放到改革上来,抓住当前影响发展的关键领域,以点带面,全面深化改革,彻底扭转东北地区改革滞后的局面,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制订新的五年规划的决策之年,东北地区应当痛下决心,把体制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的落实。
二、以行政改革为中心激活市场主体
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效果,就在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让人们看到了市场的力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本身并不是一个有形的主体,你赋予它起决定作用的权力,它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客观地讲,市场只是一系列制度的总和,如果这些制度设计得合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其中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作用发挥得好,为市场发挥作用留足空间,市场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所以,要使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落到实处,就得在政府这个有形主体的改革上下功夫,而这恰恰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短板,政府的行政改革相对滞后,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必须下大气力,切实推进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国有企业是一个非常顺手的工具,而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很高,以此来衡量的市场化程度较低。2005年,吉林省下了很大的决心,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在仅仅1年的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计划内的816户工业企业的改革,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改革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在投资拉动等其他举措的共同作用下,吉林省连续两年经济增速排名全国第二。东北振兴10年,东北三省只有吉林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上升,这与大力度的改革不无关系。到2013年底,吉林省地方国有企业仅剩900多家,总资产3000亿元,年产值只有1000多亿元。但整体上我省国有经济比重依然很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8.97%,与全国占25.09%的平均水平相比,高出了13.88个百分点。这里面虽然地方工业份额不大,但央企还起着主导作用,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
吉林省不仅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下了大力气,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从这一系列的努力上看,思路很清晰,也是在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努力。2013年,吉林省又推出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即使是拿到全国去比,其政策也是很好的。但实施的效果目前还不是很显著,2013年民营经济的份额达到了50.9%,比上一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2014年进一步提升到51.1%,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改革力度不够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制度决定行为,要想改变人们的行为特点,必须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激励。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即使可能牺牲短期的利益,也应在所不惜。
三、以科教改革为中心激活要素资源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长的减速。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到了8%以下,此后长达3年的时间就再也没有上去过,因此可以确定增长减速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从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一段时期的高增长以后,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即使是像日本、东亚“四小龙”这样的高增长典范,在高速增长了近30年时间之后,也均出现了增速下滑的现象。我国高速增长超过了30年,已经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应当说很难再延续这一状态,增长减速应当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对此我们需逐渐地去适应。实际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没必要悲观,从经济学者的分析来看,虽然都认为减速不可避免,但不会大幅下降,仍可以保持中高速增长。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断,这一概括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多数经济学家的分析是不谋而合的。在经济的新常态下,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已不可持续,必须走集约发展的新路子,这就需要围绕着创新这个核心,把相关的资源有效地调动起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而东北地区科技资源有着比较雄厚的基础,这是东北地区的一大优势。但问题在于,这一科技优势,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研究偏重于理论,即使是那些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被拿到外地进行转化,成果的本地转化率则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要求加强应用研究,搞一些形式化的产学研联盟,而必须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激活潜藏的巨大科技资源。一方面,要通过人事制度、学术评审制度、研究经费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活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进行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扩大基础研究优势,积极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