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调查研究
——以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村为例

2015-07-13杨泽林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消费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礼金银川市居民消费

杨泽林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宁夏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调查研究
——以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村为例

杨泽林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之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难免出现问题。通过对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村居民消费现状调查,发现其存在消费支出过高的情况,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解决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做出贡献

农村 经济 消费 问题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最终环节的消费却存有明显问题。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就是城镇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进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其原因是为了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国家采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策,户籍管理等制度性手段,从而造成了农村与城镇经济上的明显差别。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经济相对于城镇而言发展缓慢。城镇主要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生产效率较高,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所以导致了城镇与农村的经济两极分化。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城镇与农村经济呈现出二元性的现状,那么在经济中所表现的消费也必然出现二元性的特征,如果此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也会出现阻碍作用。但城郊结合区域因城镇与农村的双重影响,对于这一区域消费问题的解决必然对我国二元经济中消费问题的改善产生新的启示。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特别是民族地区城郊结合区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的解决,在2015年初,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村开展实地调研,希望以此为例,探索解决民族地区城郊结合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的途径,从而为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新水桥村简介

新水桥村位于银川市市区东4公里,东邻汉佐,西靠满春村,北邻新渠稍,南对大新村,隶属兴庆区大新镇。占地面积约为4.9平方公里,共计1185户居民,回族人口37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88%,是一个典型的回族聚集村。该村现有耕地4930亩,人均占耕地1.1亩,主要产业以劳务输出、交通运输以及温棚种植为主。同时该村拥有回民小学、村民活动站、村民影院、书屋、大小清真寺等文化教育设施。总体来说,是对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调查研究的理想代表。

二、新水桥村居民消费问题的表现

近年来,宁夏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农村信息化、小城镇化速度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水平逐级上升,消费结构呈现出热点各异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支出负担较重是农村消费问题的典型表现,如该村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就有以下具体表现:

(一)食品消费比较高

通过访谈,发现新水桥村居民2014年家庭平均收入2万元,其中用于生活食品费用支出的大约为1万元,所以该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为50%,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36.2%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39.3%。同时2014年宁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又是CPI上涨的最大动因。食品价格的上涨使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费的比例加大,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医药消费比较高

尽管我国在最近几年大面积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但是我们访谈的大多数家庭居然是没有夫妻双方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且由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参加等级的不同,看病报销种类的不同,农村居民家庭每年依然要花费约2000元--3000元的医药费。医药消费是家庭总消费的一大部分。

(三)农村教育消费的压力大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村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义务教育的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的农村教育消费的压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非义务教育费用的支出成为了农村居民大负担。例如当地个人承办幼儿园每位儿童每月收取费用480元,虽然有国家公办的幼儿园,学费较为低廉,但是村民更倾向于个人承办的幼儿园,这增加了农村居民消费压力。其次,由于农村教育设施的落后,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农村居民不得已暂住城市。例如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二人打工年收入3万元,每年以8000元租住城市,4人每月共计生活费2000元,完全是一种超支性的消费状况,由此可见农村教育消费的巨大压力。

(四)农村居民的“礼金”消费比重高

此次的调研意外发现农村居民在消费中礼金的支出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就所访谈的100家农户平均每年支出4000元左右的礼金。其主要是用在出请、走亲、访友以及婚丧事宜等出礼项目。尽管“礼金”加剧了农民的消费负担,但是在关系复杂、人情味浓重的农村社会却是不可避免的支出。由于礼金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即有出有收,但是都在无形的、无计划的消耗中花费了出去。所以礼金的消费是农村消费问题的重要部分。

三、导致新水桥村居民消费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新水桥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原因

长期收入偏低是新水桥居民消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收入与消费存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是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的共同结果。从这一理论看出新水桥村的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才为2万元,如此薄弱的收入基础上必然使消费的问题更加明显化。第二、如果再采用费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从对未来收入预期因素来分析,其中居民的消费问题依然无法改变。因为该村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和土地的对外承租。外出打工收入无明显的稳定性,影响了该村居民对未来收入判断。该村居民对外承租土地,平均每家每户一亩地一年收入1000元左右,并且这几年变化幅度不大,非常稳定,但收入金额较少。所以收入偏低是农村居民消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新水桥村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服务状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服务类型包括社会保险(其中养老保险为试点地区,医疗保险个别地区存在,失业、工伤等保险暂时空白),社会福利(五保户、教育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几个方面,其保障范围较窄。新水桥村平均每户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每年缴纳100元,到规定年龄所能拿到的收入每人每月仅为60—70元,参加新农合的居民其保险分为三等,其中所调查的居民中80%参加所谓的低档,即每年支出50元,而居民到银川市区医院看病报销额原消费额的30%,报销比例低。这对于农村家庭出现疾病危机的救助又不足。可见新水桥村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服务范围及水平依然不完善。这必然影响新水桥村居民的消费。

(三)新水桥村教育水平的落后及“人情”观念较重

居民们普遍认为该村的教育水平落后,所以出现以超支性的消费方式让孩子进城接受教育,可见该村教育条件无法得到村民全面的认可。同时对于超出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使该村居民消费负担沉重,这一点党和国家急需重视。同时,农村中的人情消费严重,“礼金”居然也成为了农民的消费问题,这由历史文化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改进。

(四)新水桥村金融服务落后

新水桥村金融服务落后制约了村民潜在购买力实现。主要表现是消费观念落后,信贷环境恶劣。在调查的家庭中居然没有一家拥有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也没有以信用卡消费来购买商品的行为。所以,新水桥村金融服务的落后是该村居民消费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解决新水桥村居民消费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新水桥村经济结构,提高该村居民的经济收入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是城镇与农村的生产方式不同,城镇采用工业生产方式,而农村采用农业生产方式。目前,工业生产方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所以必须将农村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农业生产必须工业化、现代化。用工业来引导农业,使农业在生产工具上采用先进的工业产品,农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向工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理念学习,打破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城乡经济趋于一体化,同时在此基础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使农村消费问题从根本上改变。

(二)加大政府的介入力度,改善新水桥村社会保障条件,解决村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对于完善新水桥村社会保障的问题上,单纯的依靠经济增长来变化则显出时间长,效果差的特点,所以应该同时加大政府的介入力度,与经济相互配合,从而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使以新水桥村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政府应该使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为政府、集体、个人的三方筹资的模式,同时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在三方筹资中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使农村居民享有更优保障服务。同时继续拓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其他保障项目,如完善在社会保险中的生育、失业、工伤等保险项目。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建设,包括加大医院、卫生院、养老院等机构的修建,使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优质且多样化。从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在保障范围上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缩小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从而缓解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对该村的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正确的消费观宣传,减轻农村居民的“礼金”包袱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水桥村的教育投入力度,减少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同时因为“关系型”社会,是由特定的历史所决定的,农村“礼金”的问题很难得以根除。所以对农村应加大正确的消费观宣传,建立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在农村以更加合理的消费方式使农村的“礼金”成为村民传递感情桥梁,而不是生活的负担,从而使农村消费问题得到改善。

(四)加强新水桥村的金融服务

加大对农村消费信用环境的完善,并加强农村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拓展。这样使消费促进经济,经济发展又提高农民的收入,良性循环的模式中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得以彻底的改善。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对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村的调研,发现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支出过重的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在食品、医药消费比较高,教育费用的压力大和居民的“礼金”消费比例高这些具体情况。通过深层次分析,发现造成以上消费问题的主要是该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低,村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服务较差,教育支出的负担重,农村 “礼金”支出压力大及该村金融服务落后而共同作用的。所以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解决新水桥村居民的消费问题,期望以新水桥村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为例为银川市周边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改善树立成功典型,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1]宁夏统计局.宁夏农村住户调查(历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历年)

[3]禹凯绩.宁夏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政治经济学,2008年

[4]王龙.宁夏农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2011年第01期(249)

[5]王刚.宁夏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4

[6]张学海.城乡商品流通互动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证[D].河北经贸大学.2007年5月

[7]俞学红.宁夏农民收入研究报告[J].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5)

[8]达海莉.张治华,周锋. 增加宁夏农村消费的初步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09(5)

[9]杨德亮, 马晓琴.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以宁夏石湾村为调查个案[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5月

杨泽林(1989.10-),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

猜你喜欢

礼金银川市居民消费
礼金互免卡
礼金不算遗产 儿子未能继承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论“非法收受礼金”的刑法规制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Planning for Junior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收受礼金罪”入刑应当缓行
居民消费
银川市正源南街拓宽改造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