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京剧“旦”行的划分

2015-07-13安徽省滁州市演艺公司239000

大众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唱功老旦花旦

俞 芹 (安徽省滁州市演艺公司 239000)

浅谈京剧“旦”行的划分

俞 芹 (安徽省滁州市演艺公司 239000)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行当”又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系,是根据传统剧目中不同角色类型与表演特点划分的。京剧行当将舞台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在各行当里又有更细致的划分,这里我主要谈谈这四大类型行当之一的“旦”行。“旦行”即是戏曲舞台上女性角色的总称,并根据角色的性格、年龄、社会地位等不同来划分,旦角主要分为正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这几大类别。

一、“正旦”(青衣)。在剧中扮演的一般都是大家闺秀、端庄秀丽、严肃正派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从年龄及装束上来分别,是从青年到中年的跨度。从装束上看扮相优美,青衣主要穿长衫青褶子为主,故又称青衫,在表演上也有一定的特长。“青衣”在舞台表演特点上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而且唱功相当繁重。因此,在表演过程中要求演员有扎实的唱功、念白功、水袖功、台步圆场功等。表演身段优美,动作妩媚大方,体现人物的端庄娴雅、秀美柔婉。在唱腔上旋律优雅细腻、婉转流畅。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宇宙锋》中的赵艳蓉,《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西施》中的西施,《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等。

二、“花旦”在舞台上扮演着天真活泼、小家碧玉、受过严格封建礼教教育的青少年女性角色,扮相优美大方、唱腔甜脆、表演洒脱。如《红娘》中的红娘,《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拾玉镯》中的孙玉娇、《金玉奴》中的金玉奴等。此行常穿戴裤袄,也有的角色穿戴长袖服饰,。在表演上以念京白为主,也有唱、念、做、并重的人物角色,人物性格在表演中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在花旦行当里又有分支,如“贴旦、闺门旦、小旦、刺杀旦、泼辣旦。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花衫”在京剧旦行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当。她是一种集唱、念、做、打、表并重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表演上她融合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旦的活泼开朗,武旦的武打功架表演特点,早期的京剧行当里只有青衣和花旦,没有花衫。花衫的创始人是王瑶卿老先生。他创建的花衫行当在表演时有唱、有念、有做、有打,再加上后来又出现了“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将京剧旦行的表演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此行角色要求演员能唱、能舞、文武兼备的艺术功力。如梅兰芳大师塑造的角色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天女散花》中的嫦娥,《西施》中的西施,《花木兰》等。还有程派、尚派、荀派三位艺术家的经典剧目。这里就不细表了。

四、“武旦”与“刀马旦”都属“旦行”,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有所区别的是“武旦”在舞台上表演的是以“武打”为主,穿短打衣衫,一般是不骑马,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短打武旦不太注重唱和表演。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虹桥赠珠》里的水母娘娘,《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等等,重在武功与念白上。这类角色通常叫做“短打武旦”。

五、“刀马旦”在舞台上专门扮演提刀跨马、武艺高强、身穿大靠、顶盔贯甲、手拿大刀长枪的巾帼英雄,这类角色的身份大都是女元帅或将领。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也有拿长枪和大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樊江关》中的樊梨花,《扈家莊》中的扈三娘等等。还有一点区别是“刀马旦”在表演上以唱、念、做、打并重的角色,功架很重要,表现出人物的威武、稳重、俊秀,体现巾帼元戎的英武气质,是武行中难度较大的行当。

六、“老旦”属旦行分支,在舞台上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形象,有贫寒的老妇,也有富贵的国太,还有武打的女老英雄。在表演上重唱功,用大嗓体现(真声)。但是又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演员要有扎实的唱功基础,要求演员具备有“音”和“衰音”,把二音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出老年妇女的音色浑厚、铿锵有力,同时,也与年青妇女尖而细的嗓音有所区别。表演方式上也与年青妇女表现方式不一样,哪就是在表演上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在体态上表现出一种沉稳的步伐“横八字步”。如《打龙袍》中的的李后,《赤桑镇》中的吴妙贞,《钓金龟》中的康氏,《李逵探母》中的李母,《西厢记》中的崔老夫人等等,都属于唱功老旦,专门以唱功为主,也叫作做工老旦。随着戏剧艺术的不断发展,老旦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架子功“武功”。如:武打功、把子功、大靠功、后底功、圆场功等,如《对花枪》一剧为列,在表演中即要体现出老年妇女的慈祥、平稳和善良,又要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七、“彩旦”属丑行兼功。在剧中专门扮演滑稽、丑陋、风趣的女性角色,一般扮演中老年妇女的形象俗称“丑婆子”、扮演小姑娘叫“丑小姐”、“丑丫环”。唱念都用本嗓(大嗓),一般由丑行扮演。在表演上是以说白为主的,而且基本上都念京白。动作上要求自然、滑稽、洒脱,在化妆上也是比较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表现形式。而这类人物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钝和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中的大小姐程雪娥。还有一类人物的表现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还有就是诙谐、自然的艺术形象。如《铁弓缘》中的母亲陈秀英,《拾玉镯》中的刘媒婆等等。

“旦”行是京剧行当中的重要行当之一。在京剧艺术的形成、发展和发扬光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旦”行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了京剧舞台,使京剧艺术更加绚丽多彩。作为一名京剧“旦”行演员,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创新发展,应以崭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出更多鲜活的艺术形象。

猜你喜欢

唱功老旦花旦
王秀玲
花旦
花旦
非洲之夜
花旦
非洲之夜
花旦
既要“唱功”也要“武功”
京剧四大须生唱功分析
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