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艺术的“现场”及其数字化趋势

2015-07-13朱泳思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43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现场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朱泳思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430000)

一、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及现场体验

(一)实体展示空间的概念及现状

展场,作为一种另类空间,一种尽管与其他场所有着某种联系,但又疏异于其他场所,背离日常生活的空间。这个空间作为一种催化剂,对那些在日常环境中冷漠甚至麻木的精神发生作用:它拉动、扩张日常的意识,并成为其剧烈反应或体验的条件。

回顾当代艺术展览现场的变化,可以看到的是:当代艺术日益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度模式,致力于创建一种多向交流与传递的框架。展场逐渐从意欲展示作品的“展览空间”演化为一个展示行为、装置、多媒体等新型媒介而准备的“关系展示空间”。这就超越了以往博物馆或正规美术馆的展览形式。艺术工作室、餐厅乃至酒吧都可承担今日艺术的展览场所,这种模式因此具有了实验室、俱乐部以及节日空间的状貌。这类在日常生活空间中展示当代艺术的例子很多,第一个这种展览的范例应该说是根特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杨·豪特策划的“1986 chambres d’amis”展览。该展把参展艺术家的装置一视同仁地置于馆内和城市周围的54处寓所里,试图在作品与现实生活场所间产生交流和对话。

(二)实体展场的多元化发展与作品的新型关系

艺术作品的存在与观众的参与、创作过程的偶发性因素与观众的主动性,成就了现场的强大冲击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那种观众参与的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已发展为某种娱乐化的样式。展览已然类似于橱窗。现场空间开始充满了玩具、音乐、游戏设备等东西,电影院、聚会沙龙或露天游乐场作为展场遍布于当代社会的每处角落。无论展所的变相扩展是为了引入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还是为了招徕更多的观众,这一趋势时至今日无疑仍在广泛地渗透。与此同时,许多艺术家视娱乐性为引发交流的有效手段,更进一步使场所的呈现脱离了传统展示空间的那种陈旧关系。那将意味着多种空间的共存,彼此观照而又相互独立,各自无法替代。这样的混合空间一经形成,必然促使人们从固有的艺术观念中解脱出来,并重新审视对展览的认识。

(三)新型艺术“现场”的组成和观看体验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艺术“现场”,可以说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艺术家的场所、艺术作品的场所、观众的场所。这种对场所的认知体现了从以往的空间论向场景关系论的转化。当代艺术所关注的是如何在特定有限的空间内,借助媒介的叙事力量来营造一个新的场景关系,在空间场景与时间语境中来展现它的语言构架和表现深度。艺术家们以各自的方式,在感性直觉的层面上深入到日常与非日常的现场氛围中,体验来自场景内部的声音和呼吸。作品,甚至包括现场本身,都已然成为一个可供读写的文本。在这种无穷链接状态下的现场语言中,对世界与生活的构建和编写始终是可能的,这就是现场的认识基础与行为风格。

由是观之,“现场”是一个与时代、社会等语境相关联的动态节律在艺术作品中的反映,同时,它也包含着艺术家在作品语言层面上的表述方式和视听效果上的经营创造。在这里,艺术家、作品、观众互动形成了全新的对话场景,打开了一条通向知觉创造的思考途径,从中得以领略到比追问艺术本身的定义更有价值的现场语言力量。

二、当代艺术“现场”的数字化趋势

(一)当代展示“现场”的数字化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媒体的发展使数字技术成为人类生活的日益重要的组成和交流方式,不仅革新了文化形态,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在此基础上,艺术展示空间的数字化实现也顺势而生。

例如,对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实体展场的数字化建设,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使传统的美术馆变为了移动的美术馆。在此过程中,浏览者可查询展览的各种信息,还能对作品、展览或艺术家进行评论或与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进行沟通交流,向包括馆方或策展人在内的主办方提出观展需求和合理化建议,实现美术馆与公众的对话与互动。此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化的移动终端,公众还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其所处位置周边的美术馆的全面信息。

(二)数字化对“现场”展示和观看的延伸与拓展

如今,各大国际艺术展馆相继实现数字化建设,推出网络虚拟展。只需登录网站,艺术爱好者便可尽情浏览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17家知名展馆收藏的顶级艺术品。

例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网络互动项目“来Met参观,看多元文化”,展览包含500多件藏品的高清图片,并为每张图片配以11种语言注释。观众可以点击图片,创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配对,还可将此仅属己有的独特专题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博物馆则为观众提供更深入更丰富的互动方式。目前该馆已有超过15万高清图片向公众开放,功能包括收藏图片、创建专题,甚至还被允许乃至鼓励将图片下载,进行再创作。博物馆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荷兰国家博物馆工作坊奖”的奖项,奖励来自观众的优秀创意。首届获奖者来自于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他们研究了荷兰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此开发出一套化妆品。

2010年以来,美国Cleveland Museum of Art耗费巨资改建,在一楼展厅安装了可互动的触摸屏,观众通过触摸屏这种新方式来欣赏作品。此互动墙是美国最大的多点触控屏幕,收藏多达4100件艺术品。当观众触摸一个图片时,该图像就会放大,同时显示展品在博物馆的位置,其他类似藏品自动出现在周围。在馆内,不仅可以把图像传送至自己的iPad,还可通过iPad来学习藏品中的信息;同时策划自己的参观路线,与他人共享并为之命名,这样别的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的网络找到它并顺着您的路线一起参观。

最近,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虚拟画展,首次以虚拟形式展示全部展品。展出图像的分辨率极高,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图片任意进行放大,从而发现一些以往难以察觉的细节。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圣母领报》时,通过放大的画面,作为背景的海湾中有一座隐约浮现的城池,城市钟楼上还画了一笔弯月,这一全然不属于意大利文化背景的元素暗含了画家对于东方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向往。

(三)实体展示与数字化虚拟方式的共生

相对于传统的实体艺术场所,数字时代的艺术展示具有渠道丰富化、传播多样化、浏览自主化、推广智能化等优势,它给人们带来的视听感受和认知与人们从实体美术馆中获取的亲身体验,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何种形式的虚拟空间始终都无法完全取代实体空间的存在和体验——除了展示功能,实体现场展示还提供给人一种“离线”的从现实压力中得到释放的可能。事实上,所谓数字艺术空间的一切活动,都必然以实体为依托,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实体艺术空间。

(四)艺术展示数字化的可能性应用

纵观已有的当代艺术展示的数字化现状,相较传统的实体性展览,数字化展览显然更具有自由化、自主化和自助化的特点。当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信息的裂变式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不断改变,传播模式也从传统的单向度跨越而成 “多对多”的关系。

此外,艺术展示的数字化建设还可以最为高效和快捷的方式,开启艺术的远程教育。艺术爱好者随时获取艺术空间举办的导览、讲座、演出等相关活动,甚至跨越美术馆,在互联网更大的范围内学习艺术公开课程,形成以“受众”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普及体系。

数字化艺术展示的建立对于收藏、研究与展览也有很大的益处。首先,作品与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实体存储空间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反复使用藏品信息的同时也不至损害作品本身,尽可能地实现对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全球所有美术馆和相关艺术机构的文献、图片、复制品等研究资料都可以通过数字实现系统化和量化,从而形成一个互联的虚拟平台,实现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开放性共享。

而且,互联网所衍生的庞大数据分析系统,还能通过包括社交媒体里的发言、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交易记录等等,为受众打上诸如性别、年龄、行业、收入、兴趣等身份标签,再通过用户曾经浏览、点击的网页数据信息统计,智能化地分析出用户的浏览关注度、喜好度、广泛度等一系列指标,量身打造并主动推送相关的展讯、展期信息和学术前沿动态。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个性化、智能化艺术共享平台的最终形成。

此外,从展览策划的角度来看,数字3G技术还可以在设计布展方案时,利用三维建模的技术,在电脑中呈现未来展览的效果:策展人可以自由安排虚拟展馆的任何一件藏品的排放方式和位置,并且对虚拟展厅内颜色、布局、灯光任意更换,全方位地把握和实验展览现场氛围的塑造,从而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更加广泛的跨界与融合也得以实现。由此可以说,数字技术让策展方也成为“现场”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艺术“现场”的未来

在当代艺术向所有领域开放的今天,其展示空间也随之突破传统的实体场所自由延伸,日益变得难以明确定义和归类,它从艺术作品的空间载体进而衍变至作品不可割舍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内涵的本身。从历史悠久、名声赫赫的博物馆美术馆,到更为前沿和敏感的画廊,再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酒店、咖啡馆或书店附设的艺术空间,及至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艺术作品及其展示空间的数字化,甚至我们的阅读和观看,无一不是这整个纷繁多元的艺术“现场”的一部分。

总之,艺术展示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科学与人文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和管理者与时俱进的观念和认知,以及大量的资金设备的投入,并配备以高素质的管理和维护人才队伍。把握好这一契机,拓展艺术作品与展示空间的创作方式、展示交流、教育传播等功能,就能使艺术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中国博物馆》,2007(3).

[2]马书林.《对中国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中国美术馆》,2005(6).

[3][英]约翰·伯格,戴行钺译.《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刘英.《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和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现场艺术作品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