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丹白裤瑶舞蹈“勤泽格拉”文化探索

2015-07-13赖程程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54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格拉广西师范大学舞蹈

赖程程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41000)

黄小明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541000)

南丹白裤瑶舞蹈“勤泽格拉”文化探索

赖程程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41000)

黄小明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541000)

南丹白裤瑶舞蹈“勤泽格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通过对“勤泽格拉”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发现“勤泽格拉”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艺术魅力,还包涵了祖先崇拜、趋吉避凶、巫文化等文化意蕴。本文力图探索白裤瑶舞蹈“勤泽格拉”背后的文化意蕴,为瑶族舞蹈研究献上绵薄之力。

白裤瑶;“勤泽格拉”;文化探索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瑶族支系民间舞蹈艺术特征差异性及文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yja760025。

一、南丹白裤瑶概况

南丹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面,地处云贵高原向桂西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境内高山连绵起伏,峰峦重迭,海拔在600~900米之间。1南丹县辖7镇4乡,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其中瑶族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支系——白裤瑶,总人口3万多人,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两个瑶族乡的偏远村寨。因为其民族的男子常年穿着明显有别与其他瑶族支系的白色裤子,故称 “白裤瑶”。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2014年12月,南丹白裤瑶的“勤泽格拉”还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

二、“勤泽格拉”概况

白裤瑶的传统舞蹈,又名“猴鼓舞”或“猴棍舞”,白裤瑶人称之为“勤泽格拉”。由于在跳“勤泽格拉”时离不开铜鼓,于是又有人将其笼统地称为铜鼓舞。在白裤瑶人间,有一个流传得比较广的关于“勤泽格拉”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白裤瑶的老汉在山地敲打皮鼓,驱赶偷吃黄豆的猴群。开始,猴群被鼓声吓得不敢下山。后来顽猴却趁着老汉熟睡后,悄悄击鼓玩耍。老汉醒来后,看见猴子打鼓觉得奇怪, 并逐渐被猴子击鼓、边跳边舞的动作所吸引。他暗暗记住了这些动作,回家后加以模仿,于是便有了这猴鼓舞3。后来这猴鼓舞“勤泽格拉”慢慢演变成在白裤瑶人葬礼上独特的舞蹈。在白裤瑶地区,凡是村寨里死了人都要砍牛、打铜鼓、跳老猴舞(“勤泽格拉”)为先人送丧,以表哀思4。

跳“勤泽格拉”时,舞蹈者要模仿猴子的形态,保持上身微含的舞蹈体态,双手持鼓棍边击鼓边起舞,一边击鼓面、鼓身、鼓边、地面,一边挥舞鼓棍不断相互击打。鼓棍击打的位置也有所讲究,依次从舞者的,头、肩、腋、背、腰、臀、膝、脚等身体各部位由头到脚击打,然后又从脚击到头。动作有时宛如猴子抓耳挠腮、上蹿下跳、伸头缩颈、挠头抓脚等动作形象,有时又宛如人们在辛勤插秧、耕地的形象。舞蹈灵活敏捷、鼓点激烈多变。舞蹈中反映了人们对猴子机智勇敢品质的崇敬,同时更主要的是白裤瑶人以猴鼓舞为链接人神的媒介,寄托对先人的思念,趋吉避凶,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白裤瑶“勤泽格拉”的文化内涵

1.祖先崇拜

白裤瑶相信灵魂的存在。祖先崇拜这种原始的宗教观念渗透在白裤瑶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白裤瑶人原始信仰的主体。在白裤瑶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尚中有着深刻的印记,对诸多白裤瑶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依然具有较大影响。

村子里有人去世,人们就要举行仪式,在仪式中跳铜鼓舞“勤泽格拉”,为先人送丧、超度亡灵。白裤瑶人在仪式中用大量的祭品和跳带有神秘色彩的铜鼓舞“勤泽格拉”来慰藉先人,用对先人的“丰衣足食”来寄托对现实生活中的衣食无忧的期望,并以舞蹈的形式来寄托哀思和传达期望。因此,此时的“勤泽格拉”就是纪念、缅怀祖先的最好形式,在“勤泽格拉”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先人们生前在勤奋劳作的场景,此时的舞者俨然已不再是舞者,他是先人的化身,是族人传达希望得到幸福生活的精神传输纽带。

2.趋吉避凶

“趋吉避凶,是一切生物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人类更是从条件反射进化至有意识的社会活动。5”白裤瑶人在早期认识世界,大多都是被动地去认识世界、顺应自然,被动地去承受自然灾害,人们最原始的本能就想通过仪式中的铜鼓舞“勤泽格拉”趋吉避凶,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本民族能繁衍生息。受这种意识的影响,“勤泽格拉”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即祈福禳灾以求繁衍生存,祈求年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成为白裤瑶人祭祀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在白裤瑶人祭祀先祖活动中,祈降福祉与禳除灾祸已结为一体。只要是祭祀仪式,只要有祭祀舞蹈,就一定与祈福与禳灾离不开关系。

在白裤瑶人的心目中,“勤泽格拉”是白裤瑶人的一个标志,是族人的精神寄托。“勤泽格拉”每一个沿着身体从头至脚的鼓棍击打的舞姿动作,既像猴子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等形象,又像人们从事农活的动作,但是,“勤泽格拉”最核心的意义是在每一声的击打声中、在每一个击打起跳的舞姿中,都寄寓了人们希望从头到脚驱赶病痛、消除灾难、趋吉避凶的愿望。

3.巫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白裤瑶铜鼓舞“勤泽格拉”是一个以瑶族本民族文化为主体,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呈文化多元化局面的民族舞蹈。其中,巫文化的渗透最为明显。早在先秦时期,随着秦始皇对灵渠的开凿,盛行巫祀的楚文化随之从聚集地(湖南)传入了广西,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楚人好巫,巫者亦舞也。巫,《说文》解释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两袖舞形。”其主要职责是以舞降神。郑玄《诗谱》曰:“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尚书·伊训》也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可见,歌舞是楚人开展巫活动、祭祀的重要手段。随着楚文化的流传,有着浓郁特色的巫舞文化,很快被周边地区的民族所接受和吸收——如白裤瑶。在白裤瑶,巫是一种可以解决不可抗拒的灾难的手段和方式,借以增强民族自信和生活信念,铜鼓舞“勤泽格拉”与巫文化的结合,使巫文化意识在白裤瑶人中很快得到了推崇与珍惜。

原来白裤瑶的铜鼓舞“勤泽格拉”本身就承载着民间神话、民间典故等民族艺术形式,是一种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结合的民族舞蹈文化。随着巫文化的融入,“勤泽格拉”添加了一层蒙着神秘面纱的巫文化,使其在巫文化的影响下显得更为神秘。于是“勤泽格拉”渐渐具有了祭神祈福、祈求五谷丰登、消灾解难的功能。白裤瑶在重大节日和丧葬,都要跳“勤泽格拉”,在表演中传达白裤瑶人对神、祖先的崇敬与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白裤瑶人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界仍然存在各种令人不解的现象,和无法驾驭的自然力量,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鬼神崇拜的现象。千百年来,这些传统巫舞对白裤瑶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有人利用传统巫舞的精神力量为人祛病消灾;也有人利用巫术的神秘性装神弄鬼。因此,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白裤瑶文化当中的巫,而应该剔除原始巫术中迷信的部分,对其中所隐含的科学规律加以利用,对其中的神秘文化内涵加以发掘和保护,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注释: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梁世甲.《南丹铜鼓舞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N].《河池日报》,2014(6).

3.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为例[ D] .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 2006: 12-15.

4.王金秀,覃文衡.白裤瑶祭祀舞蹈——“砍牛”[J].民族艺术,1993.(4).

5.赵晶.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1:15.

[1]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2]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3]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会主编:《中华舞蹈志·广西卷》,北京:中国ISBN 中心出版,1992年。

[4]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

[5]南丹县地方志编著委员会主编:《南丹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

赖程程,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讲师 。

黄小明,广西师范大学 漓江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格拉广西师范大学舞蹈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何冕作品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断在江边的小路
善良带来的好运
AnAnalysi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EnglishTeachinginChinese 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Post—MethodPedagogy
哪有你这样你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意外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