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创作的几点思考
2015-07-13黄亚明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246000
黄亚明 (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 246000)
关于戏曲创作的几点思考
黄亚明 (安徽省岳西县文化馆 246000)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群众是创作的基础,戏曲创作也是如此。要想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戏曲艺术创作就要再贴紧生活和群众的基础上,无论从情节表现,还是舞台的舞美及其造型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本文对于戏曲创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戏曲;创作;思考
中国戏曲艺术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独具魅力。中国戏曲艺术创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始终深受人们喜爱,就是因为其创作扎根群众、取材于群众生活,所以,其一直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大环境下,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领域追求和审美标准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鉴于此,戏曲艺术要想永葆青春,始终保持主流艺术角色,就要在创作上下功夫,既要保证戏曲内容符合群众胃口,又要在舞台呈现上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好的舞美和表现形式注入新的活力。戏曲创作者要不懈努力,力求在继承与创新中另辟蹊径,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戏曲创作需以群众为基础
中国戏曲艺术包含众多剧种和剧目,这些剧种和剧目均诞生于群众之中,不仅从内容上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可见,戏曲创作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戏曲创作需要以群众为基础。
首先,戏曲创作者必须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创作者出戏曲剧目是为了给观众欣赏。所以,戏曲创作者要考虑到戏曲演时观众的存在。戏曲创作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才能够符合观众的欣赏口味,才能够保证有观众源。如果戏曲演出没有观众,那么戏曲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实践也证明,戏曲创作者想来都很重视观众需求。众多成熟的传统戏曲曲目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就是因为其时刻不忘观众。这些戏曲曲目的创作者在选材时大都会聚焦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社会新闻及生活现象等,以这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或者密切相关的素材来吸引观众,引发观众兴趣。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戏曲导演更是要求众演员要心中有观众,要求其用完美的唱、念、做、打等来展现情节、表现内容和主题思想,以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赢得观众思想上的共鸣。此外,纵观众多有口碑的优秀戏曲剧目,我们可以发现,其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一直好评,就是因为遵循了艺术发展规律,从观众需求出发。因此,戏曲创作要从观众需求出发,要考虑到演出时观众的欣赏,要重视观众的需求。
其次,戏曲创作要以观众为中心,要集群众性、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一是群众性。戏曲创作要做到平易近人,保证雅俗共赏,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考虑观众需求,才能够保证观众能看懂、能理解戏曲表演内容,能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二是思想性。戏曲创作要保证较强的思想性,要能够与时下的社会思想导向保持一致,要能够使得观众通过演员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舞台表演有所领悟。三是娱乐性。戏曲创作要有一定的娱乐性,则需要通过演员声情并茂、载歌载舞的舞台表演呈现出来,以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互动与交流。
二、戏曲创作要与时俱进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愈发提高。在这样的态势下,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也在愈发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戏曲艺术要想依然保持主流娱乐角色和地位,就要在创作上实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和大众的审美趣味。
首先,对戏曲剧目情节进行改进。戏曲艺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蜕变,从最初的戏园表演形式逐步发展到现如今的剧场表演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戏曲艺术其实仍处于戏园表演形式中。在当时,戏曲以戏园表演的形式以供人们吃喝聊天。当时的人们在看戏的同时可以聊天,人们对戏曲剧目的情节设置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在当时的戏曲艺术存在的氛围中,戏曲创作者对于情节的设置比较简单,而且对于此形式进行了很好的的创编与继承,然而,当时的梨园人并没有满足这种简单的情节设置,而是对于新颖的戏曲情节设置给予了重视。如《贵妃醉酒》,作为梅兰芳先生的代表剧目,其以封建社会后妃之德的精神枷锁为突破点,着重设置了唐明皇的爱妃杨玉环因失宠郁闷而喝醉的情节并加以表现。这样的情节表现设置对于当时被封建道德充斥思想灵魂的戏曲观众以最强烈的审美期待和冲击,能够热烈的反响是必然的。结合现当代的戏曲剧目,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传统戏曲剧目还是现代戏,与戏曲艺术鼎盛的时期相比,其绝大部分都是一线贯穿的情节,而且涉及时事的内容极其的少,对于现当代广大群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不能做到准确及时的反映,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可见,现当代戏曲创作在审美取向上尚有欠缺、亟待完善。戏曲创作者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戏曲剧目只有将情节表现设置得更加跌宕起伏,才能满足现当代人的观赏期待心理。
其次,对舞美形式进行改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五年来共推出50台精品剧目和近一百台优秀入选剧目。这些优秀剧目都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传承与创新、历史意蕴与现代精神、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如豫剧《赵氏孤儿》等。而且,与以往传统剧目相比,这些精品剧目最直观的不同就是在舞美表现形式上的改进,其通过舞台设计、灯光层次等方面的改进,使舞美成为了一大亮点,使舞台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给人美轮美奂、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现当代的戏曲创作也要注重舞美形式的改善,以在给观众思想震撼的同时,给予其美好的视觉享受
最后,对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使其更加新颖。当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广泛吸收其他各种艺术形式的可取之处时,这门艺术就做到了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拿一出表现在水中情节的戏为例,在以戏园形式展现的时候,可能几个龙套演员拿着表现水旗进行一定程度的舞台调度在当时就可以称得上表现十分恰当,能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一定的新鲜感。然而,时代发展了,人们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相应的,戏曲的表现形式也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以保持观众的欣赏兴趣。如时下的一些现代戏会应情节发展需要运用实物来表现,这种形式不仅构思新颖,对于良好的舞台气氛的营造有极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也成功地打破了以往传统戏一桌二椅式的常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引发戏曲观众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戏曲是千百年来在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艺术,它是为观众而存在的,戏曲演出依赖着观众,戏曲创作在观众共同参与下最终完成。我们要以观众的需求作为戏曲艺术创作演出的出发点,只有这样做,戏曲艺术才能得到真正发展。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当一种艺术形式在继承与创新的路上徘徊时,我们可以做出大胆而富有合理艺术性的创作尝试。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会收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回馈,其使我们在坚持戏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成熟稳健的步伐。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艰难险阻,但是戏曲的继承与创新之路是光明的,因为有太多的戏曲创作者无论是导演、演员、舞美、服装师等都在用尽终生奉献于戏曲事业,在他们付出的背影中我们看到的是戏曲艺术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