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物志》中的水石造景艺术研究

2015-07-13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2018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造园造景瀑布

谷 柳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201800)

《长物志》中的水石造景艺术研究

谷 柳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201800)

《长物志》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本文将摘取其中的《水石卷》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分别对品石和理水进行论述,再综合论述水石造景的艺术手法和设计宗旨,并结合现代园林水石造景进行论证说明,给现代园林水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手法。

品石;理水;水石设计

明代晚期是历史上造园思想达到顶峰的时期,作者文震亨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代表的是晚明时期社会文化领域呈现出思想活跃、科学繁荣、品茗生活的主要特征,《长物志》是晚明时期的一部关于园林营造的作品,其中《水石卷》包含了作者独到的造景观点和技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明代文震亨的水石造景艺术,深入探讨作者的水石造景手法,展示我国古典园林水石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现代水石设计的发展

一、《长物志》水石造景的设计宗旨

《水石卷》共分为广池、小池、瀑布……尧峰石、大理石等十八个小节,在文首文震亨就提出来“园林水石,最不可无”的主导思想,水和石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水与石的协调设置能让园林风景大为增色,但园林中的水石并不是自然山水的简单复制品,因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不能放置体积较大的水石,只能量体裁衣,移天缩地。“石令人古,水使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的设计理念一语道出水石设置要达到的效果,造一座山要有华山壁立千寻之险峻,设一水则有江湖万里之浩渺,强调以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来突显自然山水景致的意境。这是利用勺水片石来营造出自然山水的设计手法,同绘画一样,山水写意画注重在自然的基础上提炼加工,使作品神似自然却又超越自然,重在神韵。因而园林水石设计也秉承基于自然但又要高于自然的写意手法,整个园林在文震亨笔下就像一幅山水画,水石设置就是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设计的宗旨就是以小中见大,将千里江山汇聚于园林之中。

二、水石造景设计手法

(一)水池造景设计的构思方法

文氏的水石造景是根据园林建筑构景中不同的环境构思,利用水的流动性创造出空间多变、独具匠心的建筑环境,像其写的“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湖石四周,泉清可见底。中畜朱鱼,翠藻,游泳可玩。四周树野藤、细竹,能掘地稍深……”“池旁植垂柳,忌桃杏间种。中蓄凫雁,须十数为群,方有生意。”以水池为中心,环绕水池布置景物和观赏点如山水,花木,并结合地形配以亭阁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色不仅是文震亨所推崇的造景方式,也是现代园林中最常见的布景方式。水池不仅能给园林带来生气,还可以饲养金鱼、水草、野鸭、大雁以展现生命力的气象,这也是文氏以全局的视角来营造园林小景的生态之美和自然之美。

(二)瀑布造景典型设计手法

瀑布因潜含“水之源泉”的意思,因而在古典园林的水石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营造“坐雨观瀑”的景观,智慧的造园师门研究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文震亨的瀑布造景技法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山居引泉,从高而下,为瀑布稍易,园林中欲作此,须截竹长短不一,尽承檐溜,暗接藏石罅中,以斧劈石迭高,下凿小池承水,置石林立其下,雨中能令飞泉濆薄,潺湲有声,亦一奇也”“亦有蓄水于山顶,客至去闸,水从空直注者,终不如雨中承溜为雅,盖总属人为,此尚近自然耳”。文震亨提到园林营造人工瀑布水源的两种方法:一种以天然雨水为水源,一种是山顶人工蓄水。显然,他喜欢以雨水营造瀑布,因为雅致自然,然人工瀑布已属人为。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大多属于人工瀑布,但瀑布的设计多样化了,或堆砌巨石断崖引水倾泻而下,或多叠多股瀑布、或水帘、水墙、壁泉等。现代园林的瀑布设计要结合现代的生活环境需求而变化。

(三)水石造景设计手法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文氏没有概况水石设置的原则,而是举例道出水石设置要达到的效果。又如:“若须华整,以文石为岸”,求华丽整齐的话就用文石砌岸,“阶前石畔凿一池,必须湖石四围”,这是文氏对水石材质的要求,在台阶前、山石旁边开凿一小池塘,四周一定要用太湖石砌边。太湖石是产于太湖的石灰岩,文石是有着精美文理的水纹状墙叠石,在现代园林造景中基本都是“湖石四围”的造景手法,只是材质有所改变,用其他石头代替或者水泥砌边,这要是被文氏看到肯定会被认为“最俗”了。文氏的园林讲究起伏自然,崇尚自然古雅为美。视山水为园林灵魂,石与水的关系是相互摩挲,刚柔并济。

三、品石理水理念对现代园林水石设计的启示

在园林中造景,无论是水体的变幻万千还是山石的质地品种,文震亨在《水石卷》中提倡的是“师法自然”“随方制象,各得所适”“古朴雅洁”的造园思想,其实无论是《水石卷》中的理论还是现代设计中的理论,都体现着以自然为美的这样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因而在现代造园设计的运用中由于空间的局限性,艺术家或者造园建造师最好能做到以自然景物为艺术创作素材,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渗入艺术家的创意思维活动,对自然山水加以保留和艺术加工,或去粗取精使得成为最合乎自然山水地貌的原生态园林。诚如文震亨所寓尧峰石“以未经采凿,山中甚多,但不玲珑耳。然正以不玲珑,故佳。”

四、小结

《长物志》中的《水石卷》帮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古人园林水石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随方制象,各得所宜”“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设计理念都是适合现代园林建设的,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水石卷》里也有些理念是不太适用于现代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的,我们应当注意取舍,在借鉴和汲取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以期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

[1][明]文震亨著.汪有源,胡天寿译注.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10.

[2][明]文震亨著.李瑞豪编著.长物志[M].中华书局出版,2013.

[3]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李元.长物志园居营造理论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5]蓝先琳.园林水景[J].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造园造景瀑布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瀑布之下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瀑布
“盛世造园”说考论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