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5-07-13新疆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841000
付 君 (新疆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841000)
论区域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付 君 (新疆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是,对巴州的文化建设成为基层文化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从巴州基层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和解决区域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对策。
基层文化;边疆地区文化;资源社会化
区域是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全州行政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辖库尔勒市和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尉犁、轮台、若羌、且末八个县,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有蒙、维、汉、回等46个民族,总人口132.30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念,在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巴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在西域的36国中就有11国在巴州境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驰骋过班超的战马,飘拂过张骞的旌旗,留下过唐玄奘的足迹。今天,我们如何在这片沃土上讲好巴音郭楞的故事,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开展好“去极端化”工作,如何直面现实,反思巴州文化建设之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是摆在我们边疆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和思考。
一、巴州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及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总目标,抓住“一路一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在巴州基础文化建设上,在特色文化建设上出思路、出成效。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数年的努力,尤其是国家“春雨工程巴”“东风工程”的推进和公共文化免费开放资金项目的落实,更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局面。
1.巴州各县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州有专业艺表团体8个,有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机构和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各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5个,村文化室291个,文化户1231户,农牧民业余文艺演出队220支,民间文化艺术人才2945人。全州7个县市先后步入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市)行列, 1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14个乡镇(社区)被命名为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个乡镇被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州城乡基层接受3150万元的东风工程免费赠阅的出版物。建成409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全州行政村全覆盖。
2.基层文艺骨干和队伍不断壮大。全州共有8个专业艺表团体,其中5个县市有一支专业艺表团体,其它3个县为业余文艺演出队。但群众文化队伍发展极快,各类社火、秧歌、腰鼓、舞蹈、戏剧等文艺队伍达200余支,其中,上规模、上档次的业余艺术团队68支,社会文体指导员达3000余人。城市各社区都成立了社区文化协会,各村都成立了文艺表演队。
3.各县市特色文化稳步推进,创建成果不断扩大。巴州围绕社会大局,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向,提出“一县一品牌文化建设思路。如和静县围绕着东归爱国主义历史事件开展文化建设,博斯腾湖县围绕着水文化和蒙古服饰开展文化建设,轮台县做为“西域都府护”之地围绕着丝绸之路文化开展建设,且末县围绕着玉石文化开展建设,若羌县围绕着红枣产业开展文化建设,库尔勒市围绕着石油文化,马兰文化、兵地文化等大做城市融合文化建设之文章。通过构建网络,培训、交流、讲座、比赛等各种形式,充分利用全州各个文化活动载体,以形式活泼、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艺表演、竟赛、图书、电影等手段,做到了节假日有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主题。
4.各县市文化活动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多年来,各县市积极开展下基层“七进四送”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满足不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免费赠送春联,小型文艺演出、图书展阅、在社区、村镇常年开展成人体能测试活动,开展业务辅导、开展社区电影放映活动、同时结合节庆日,每年与社区举办“迎新春联谊会、广场社火、秧歌、游园”等表演活动、开展麦西来甫、斗羊、赛马、广场舞、腰鼓队比赛活动,使广大居民在自家的门口就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实惠。
5.文化活动社会化:为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活动,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要积极开辟新路子,与社会各部门、企业联合,将商业文化、民俗文化集于一体,通过建立社区基层文化室这个载体,既提高文艺节目品质,又缓解资金压力,同时也推进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
6.以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开发为主要形式:基层文化活动常常是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艺爱好者为主要力量,由于他们本身就居住在各人群中,和基层居民、农牧民心息相通,了解他们的需要,能不断增加和改进活动的内容及种类,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巴州基层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由于缺发长期有效的管理和奖励机制,再加上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样,“文化建设”工作有时被当作是“文化活动”出现随意性大,开展活动一阵子的现象。
2.经调研,从事一线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多数是从别的部门和行业调整过来的,对文化活动的规律和特征掌握不足,整体文化素养偏低、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化创新能力与工作不相适应,尤其是缺少对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者。
3.忽略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使农民工产生一种处于城市过客的现象。各县市中心地区借助政府、大型企业和行政部门的支持发展情况良好,而偏远的乡镇或城乡结合部的地区文化建设就在一定成度上受到冷落。
4.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由于传统的内容较多,参与者多是中老年人,而年青人参与的较少。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活动又缺少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区域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基层文化建设也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大胆尝试,今天的基层文化活动是在过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格局。
1.政府投入有计划:巴州的工业不发达,人口又少,文化消费不足,致使文化产业处于一种求生存的困难局面,因此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项目上应列入预算加大支持和投入。投入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是政府的一项责任,不能因为边疆只讲稳定,只讲GTP而不重视文化建设,只有将文化投入的比例纳入一个地区的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才能保障基层文化工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2.基础设施投入社会化:由于文化的投入在历史上欠债太多,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投资力度,但诸多服务仍然是空白,这就需要打破一些地区,如地方与石油、兵团的界限,改变各自为阵的状况,将这些单位的文化资源和活动场所进行合理调配、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3.文化专干人员管理网络化:对文化专干人员实行社会团体网络化管理,明确兼职文化干部的结构,同时将各部门的文化工作重点与文化部门结合起来,做到社会文化和职能文化相结合,才能确保基层文化活动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参与面更广。
4.开展活动一是要注重民族特色,要吸引少数民族居民的参与;二是要吸引广大农民工的参与,三是要吸引青少年的参与,让老百姓感到文体活动离他们很近,形成新型的社会人际关系。
总之基层文化活动在开展时政宣教活动、在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拓展青少年课外活动领域,在培养和发现社会文艺要才以及营造社会文化氛围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