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研究

2015-07-13李玉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李玉霞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代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信息技术有着自身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高职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可以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计算机实用型人才。该文围绕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按照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改善我国高校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不足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32-02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 compulsory cou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its practicability and operabilit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can play the role of computer practical talents in the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hortage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uter teaching innovation path.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也有更多的高职院校将计算机应用作为学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高校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通过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应用实践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解决计算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学生,我们需要先清楚当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对症下药,寻找出更加灵活多样和有效地改革措施。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能力水平不均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这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招生情况复杂,分别是从普通高中录取来的、从职高、技校、中专等录取来的以及从工厂企业中择优招录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均衡,素质层次不齐。其次是由于地域差异问题。边远地方的学生可能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一窍不通,学起来就相对较难;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计算机普及率较高,学生的水平就相对较高一点,因此在大学中接受计算机知识中接受能力不同,就造成了计算机教学效果难以显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学到知识。

1.2 教师教学水平较低

计算机技术有着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但随着当前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老师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教授课程,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没有时间去学习更新的技术,也有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课程,因此使得计算机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在招聘计算机教师时,要求偏低,老师的专业水品不高,导致在教学中教学能力不能符合要求,加之教学任务的繁重,使老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教学手段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前身大多都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沿袭中等教育的方法,没有找到与高等职业院校匹配的新方法。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处于发展初期,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不够完善,教学成本的制约使得学校处于黑板教学的方式,设备的落后束缚了学生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主要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需要借助多媒体等较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很多学校采取才教授理论再进行操作的方式,是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4 教学内容滞后且实用性差

首先是计算机教材的更新程度较慢。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计算机教材是对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总结。但是高职院校在选用教材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科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没有选用最新的教学来作为学生的教材只是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Windows、文字处理等简单的操作,内容较为滞后。其次是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随着计算机不断深入到各个学科中,不同学科对计算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多是通用的教材,教学内容大而化之,难以符合不同专业的要求,使学生容易产生所学内容无关,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想法,这使得课程难以与专业要求想结合。同时由于缺乏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这也加重了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知识的脱节,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5 教学目标低下且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低下。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学校虽然设置了信息教学的课程,但是要求不高。国家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以等级考试或者课程结业考试作为教学目标,将数字化的考试通过率作为唯一考察标准,并不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这样的考核模式并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在实际工作的运用中很欠缺,难以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其次,计算机课程设置杂且乱。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上,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不注重课程的连续性,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计算机知识的发展,这造成该课程设置杂乱,没有完整的体系。最后是学时与课程内容的矛盾。当前,随着学生自主权的不断增加,开设课程较少,课时不断缩减,但是计算机课程在不断更新,内容不断丰富,这就造成了课时与内容的矛盾。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中理解和吸收课堂内容,更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2 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对策研究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预示着以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朝着实用性、发展性、综合性发展,学生课程设置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课程、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计算机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1 加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质量的高低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总量难以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素质和科研水平较低,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在招聘老师时,注重招录专业知识较强,对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好的老师,尽量选择基本能力素质高的教师。二是要由学校组织将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进行集体培训,锻炼和培养老师的基本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宽老师的教学视野、完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存量和实践技能,改善教师的质量,才可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知识结构改革。二是要鼓励老师努力进修,积极攻读更高的学位。这样才可以创建更为高素质师资队伍。

2.2 及时更新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计算机教材的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这样就使得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实际发展。因此要积极选择有实用性、侧重于实践的教材,满足计算机教学的要求。更新教材可从以下入手:首先要积极组织专业性强的教师对该学科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规范,也要围绕大纲制定出能够与各个专业的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能够跟上计算机更新速度的最新教材,,教材也要保障教学内容的有效呈现,也要开发更加合理的教学课件,将开发和选用结合在一起,以利于教学作为基本标准。再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当的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当前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因此要选用具有实用价值、有技术性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最后要做好基础理论的教学,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将专业技术开发和理论课程联系爱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满足计算机教学的初衷。

2.3 构建配套的学科教学网站

当前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材为载体来进行教学,但是现阶段不能只将计算机教学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所以要建立相关的学科教学网站。高职院校要改善自身的硬件设施,也要鼓励实验教学,更要通过网络实现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网站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知识内容复杂,在课堂上学习枯燥乏味,理解记忆难,因此老师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学校要鼓励老师实行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学习习惯等特点,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借助创立多媒体的课件,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另外,老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竞争完成任务的形式,将知识点融入到任务中,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要根据学生基本能力的不同、水平的层次不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运用电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根据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高、能够顺利就业的学生。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要通过保障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改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来促进计算机教学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改善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哈贵庭.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2).

[2] 张海鹏, 杨金相. 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探索[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