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浅析

2015-07-12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邹光盛杨金拔

海峡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技交流闽台海峡两岸

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 邹光盛 杨金拔

新常态下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浅析

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邹光盛杨金拔

经济新常态下,突出对台特色与优势,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对于全面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分析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闽台科技交流平台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新常态闽台科技交流平台建设

近几年来,福建省主动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增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加快福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经济新常态下,突出对台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对推动闽台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的现状

目前,闽台两地建立起了涵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和高科技企业,涉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精密机械、农业、海洋、气象、地震、中医药及食品等20多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

1.1学术交流平台

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始于学术交流。省科协作为民间科技交流的主要代表,先后创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海峡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科技专家讲坛;在海峡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中,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与台湾科技社团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研讨会、两岸能源计量研讨会、海峡两岸生物产业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海峡两岸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海峡两岸肿瘤防治研讨会等40多场学术交流研讨会,签订科技经济项目达40多项;在2014年海峡两岸科技社团对接交流会上,台湾59家科技社团与福建对口省级学会进行了“一对一”对接交流,签订了互动交流合作协议;各省直单位、设区市分别举办了海西科技论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高峰论坛(漳州)、海峡两岸中医免疫风湿及哮喘疾病治疗专题研讨会等,为闽台学术交流、科技活动及项目合作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平台,促进了两岸科技合作的实质性进展。

1.2展会服务平台

冠以“海峡”品牌的展会在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石狮等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如“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易会”等综合性展会,已经成为面向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外,还举办了农博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工业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晋江国际纺织服装工业展览会等专业性展会,成为闽台科技交流极为重要的中介服务平台。通过“海峡”品牌展会,体现福建的特色与优势,密切了两岸经贸与科技交流合作。

1.3科技创业平台

2009年12月份,我省在全国率先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先后建立了漳浦、永福、仙游、清流、福清、惠安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以及一批闽台合作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园艺产品和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区和物流集散中心。截至2014年5月,6个农民创业园已累计吸引518家台资农业企业入驻,引进台资9.2亿美元,涉及水稻、水果、蔬菜、茶叶、花卉、苗木、渔业和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等产业,2013年园区涉台农业产值达70亿元人民币。尤为突出的是,福建通过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了大陆最大的台湾蝴蝶兰、台湾高山茶和台湾甜柿生产基地,建成了福建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则被誉为“大陆的阿里山”。同时,福建省通过高新技术创业园和闽台产业合作基地,积极引进台湾光电、机械制造、集成电路、平板电路、数控机床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

1.4创新研发平台

近年来,我省分别建立了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厦门灿坤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闽台汽车产业技术中心、闽台中医药科研合作基地等研发平台,建立了福州高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南安光电信息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漳州台湾钟表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林业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水产饲料和养殖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厦门大学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福大医疗器械和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研发中心及基地,为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提供了有力高效的技术支撑,成为闽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1.5政策扶持平台

从1998年起,省政府拨出专款设立了科技合作计划专项,用以支持闽台科技合作项目。从2009年度开始,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新设闽台科技合作奖,明确规定获奖机构和获奖人应是台湾籍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台湾科技研究、开发、管理等组织机构。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福建省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资助台湾专家学者与大陆的研究机构开展项目的合作。2013年,福建省支持东南汽车与台湾中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东南汽车研究院”、立达信绿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晶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光电集成一体化两岸联合研发中心”等引进对台科技合作重大研发机构2个,经费1630万元。同时,福建省还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促进闽台科技合作的政策。

2 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闽台科技合作尚缺乏得力的统筹协调执行机构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部门间、企业间、科研单位与高校间统筹协调不够,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的专项经费不足,有些企业因缺乏资金无法引进需要的技术项目;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1]。

2.2中介服务平台不通畅

闽台会展服务平台尚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高新技术成果对接、项目中介路径不通畅,以至于有的好项目找不到对接企业,有的引进项目又不适应市场需要,不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缺乏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体系,如专家咨询机构、风险投资体系、风险咨询评估系统等,导致引进的台资项目的重复、低水平,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闽台产业对接的深度、广度以及实效。

2.3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

福建产业界虽然有参与闽台合作创新和技术转移的主动性,但是与台湾的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难以有效地进行;而台湾方面能获得PER方面的信息渠道则极其贫乏,既不利于两地PER合作发展以及两地大学和研究机构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两地产业合作的互补效应。

2.4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目前福建产业产品市场销售分散,集中度偏低,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未能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产品也未占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以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虽已初步呈现出了一些市场优势,但缺乏核心的企业群和产品群,产业间密切度低,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各地高新区的产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在开展对台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缺乏吸引力[2]。

3 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的建议

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两岸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突出先行先试,建立信息、资源、人才、成果、市场共享机制,促进闽台科技合作长期稳定发展,带动我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1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加强闽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尽早制定《闽台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保障闽台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技术成果;二是完善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台湾人才引进快速通道,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湾高学历人才及优秀科技人才到福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实习指导。三是出台鼓励民间科技社团开展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的政策,鼓励科技社团组织竞争、承接或参与政府组织协调的各种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项目、会议、展览、交流考察等活动,使其在两岸科技交流合作中发挥出政府机构难以替代的作用[3]。四是设立闽台科技合作工作机构,承担两岸科技合作交流日常工作,组织闽台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加强与台湾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科技资源的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3.2构建闽台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新载体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构建承接台湾高科技新载体,搭建闽台科技交流合作新平台,把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建立台商投资区、闽台产业对接区,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提升闽台科技合作交流水平。如把平潭岛建设成为闽台企业科技、经贸交流合作的新载体,成为以衔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服务、生产性服务和金融服务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二是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重点打造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提高福建高新园区产业的孵化能力,推进闽台高科技园区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台湾科技界、企业界参与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鼓励台商在闽投资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力争与台湾三大核心科学园区有效对接。加强“闽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建立一批区域性闽台农业合作开发基地。三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闽台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大核心区范围为契机,推动福建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完善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台湾中小企业(厦门)创业园功能。强化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成果转化、产业集聚、要素集成和对台交流四大功能;将台湾中小企业(厦门)创业园建设成为以台湾中小企业为专业服务对象的科技创业平台,吸引台湾中小企业来闽创业。四是构建科技人才教育合作新平台。加大海西工研院、海峡联合研究、闽台实验合作基地等对台研究、教育机构建设,建立闽台各类科技人才、青年培养专项基金,为闽台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3.3促进闽台科技交流合作转型升级

一是在技术合作发展层次上,实现闽台技术合作发展方式的转型:即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组合创新——自主创新;二是在科技企业合作发展层次上,实现科技企业合作发展方式的转型:即从能力隔成模式——能力共生模式,形成两地企业供需链、技术链、价值链、空间链,通过持续创新链集成两地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三是在两地科技产业合作发展层次上,实现科技产业合作发展方式的转型:即分散发展——对接发展——集聚发展;四是在区域合作发展层次上,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即资源互补型经济——资源共享型经济——创新驱动型经济。

3.4优化闽台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中的短板。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以建设海峡技术转移中心台湾技术转移福建站为重点,建立闽台科技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咨询、研发、培训和初期孵化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技术与其他创新要素对接的一站式服务。整合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科技行业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资源,为更多的闽台科技企业对接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二是加强闽台科技会展对接,扩大集聚效应。加强“5·18 ”、“6·18”等综合展会平台建设,邀请台湾各大高校研究院、科研院所、有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参加科技成果展览,促进台湾的科研能够与福建省的企业直接对话,使台湾的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可以快速转化出市场价值。三是构建闽台科技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既要创建直接服务于科技合作的闽台科技资源供需网、产品交易网、科技知识与文献库、专家在线服务系统、公共科技服务网等,又要构建支持科技合作的科技教育培训系统、企业信用系统、知识产权网等,并将这些网络或系统协同构成科技合作信息平台[4]。如创立闽台科技市场官方网站,弥补闽台科技市场现场交流展览会的不足。网站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可以全天进行服务,随时发布新产品和新技术合作意向和技术或产品需求信息,供需双方寻找各自需要的供求信息[5]。

[1] 戴东莉.福建省企业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探讨[J].海峡科学,2011(4): 23-26.

[2] 林志达,林子华.闽台高科技产业互补合作:双赢分析与机制创新[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5): 9-11.

[3] 张明火,姚子辉. 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2): 9-11.

[4] 李阳成,陈志强.闽台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的机制与发展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9(5): 13-16.

[5] 杨海峰.闽台科技市场建设构想[J].科协论坛,2013(6):163-164.

猜你喜欢

科技交流闽台海峡两岸
揭示世界文明演进的一种推力
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加盟”中国南南合作网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浅谈林芝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文明对话从未止步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
海峡两岸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