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以《中国日报》和CNN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报道为例

2015-07-12山东师范大学250000

学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批评性暴徒中国日报

肖 燕(山东师范大学250000)

英语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以《中国日报》和CNN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报道为例

肖 燕(山东师范大学250000)

批评性语篇分析以大众语篇为分析对象,揭露语言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反映语言如何被用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本文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两篇针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探讨了某些形式和结构的运用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以期增强读者批评性阅读大众语篇的能力。

批评性语篇分析英语新闻报道意识形态

一、引言

2014年6月21日,一伙暴徒驾车冲撞新疆叶城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并引发爆炸装置。民警果断处理,击毙13名暴徒,除3名民警受轻伤外,无群众伤亡。2014年中国境内一系列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新闻媒体也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虽然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各种利害关系和不同意识形态取向的驱使,新闻媒体总是有意识地强调某些精心挑选的事实,在新闻语言中含蓄地传达对中国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使读者思想在无形中受到其影响甚至错误引导。

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和CNN6月22日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报道,拟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方面并辅以实例来分析两个语篇,以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语言涵义,引导读者培养理性思维,帮助读者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阅读。

二、批评性语篇分析简述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科,其哲学基础是20世纪30年代以阿多诺、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语言学基础是美国人类学家Sapir&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假说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脱离语境的传统语篇分析不同的是,批评语篇分析对相关的社会和历史语境给以关注,并通过分析语篇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批评语言学家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分析,揭示体现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主要分析工具是现代语言学,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陈中竺,1995:23)Halliday指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批评语篇学家在分析语篇时把语言形式结构与以上三种功能相联系,常用到的分析工具有:情态、被动化、原话引述、间接引述和词语选择等。本文拟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方面对两个英语新闻语篇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隐藏在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观点立场。

三、新疆叶城暴力事件两篇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一)分类

分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手段,是指通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1991)。词汇的选择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不论是暗含的观点态度还是隐藏的意识形态,都可以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中。报道者常常利用对同一事物冠以不同名称这一手段来达到传递态度信息、影响读者认知的目的。对比两篇报道对13名暴徒身份及暴行的词汇,CNN偏重于把这13名暴徒形容为attacker,甚至在第一段正文中直接弱化为了people一词;而《中国日报》则分别用assailants,attackers和terrorists描述这13名暴徒,对他们的行为使用了assault一词。虽然二词都表示武力侵袭,但attack是最普通用词,含义较广,还可引申为用文字或口头抨击某人;而assault侧重突然而猛烈的进攻,暗示武力的直接接触(如肉搏等),也有暴力的意思。不管是assault还是assail,语气都较attack强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日报》全篇报道使用terrorist(s)四次,terrorism两次,相比之下,CNN只在报道最后使用了massive anti-terrorism campaign这样的表达来形容中方反应。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CNN描述13名暴徒身份时轻描淡写,甚至运用people这样中性的表达,沿袭其“传统”,不承认近期发生在新疆一系列的恶性伤亡事件为恐怖袭击。这其实反映了CNN等某些西方媒体的政治立场,由于其认为中国不信奉“普世价值”,也不符合西方的“政治价值观”、政府不透明,所以中国政府连定性、谴责、打压恐怖主义的资格都不具备。在报道发生在中国,尤其是新疆的恐怖袭击时,这些媒体就会先入为主,往“人权、维汉分歧以及当局打压”生拉硬扯,把其意识形态的偏见传达给读者。

(二)及物性

Halliday在及物系统中把人在现实世界里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分成了六个过程,分别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选择使用及物系统中不同的过程,从中便会反映出重要的文化意义或政治意义。

描述新疆地区最近的不安定时,《中国日报》巧妙地运用了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来传递隐含信息。下面是两个具体例子:

(1)Xinjianghasexperiencedfrequent attacks that have killed and injured innocent people in recent months.(物质过程)

(2)The region saw its bloodiest day in five years on May 22,when 39 innocent people were killed and 94 others injured in Urumqi.(心理过程)

两个例子虽包含不同的过程类型,却都使用了拟人手法,使新疆好似人一样亲历感受最近一系列的袭击遭遇,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感情共鸣,对新疆地区产生同情之心;而bloodiest day和innocent people则将恐怖分子的惨无人道和无辜市民的惨痛遭遇进行了鲜明对比,再一次强调了暴徒们罪行的罄竹难书,激起国人愤慨之心,有利于凝聚国人。CNN对新疆地区报道时则使用了The region is plagued by violent attacks这样的表达,plague本意是“瘟疫”,在此处是一个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意为“折磨,烦扰”,加之报道中反复出现的deadliest violent incident,apparent suicide bombing,29 people were stabbed to death,对一个个恐怖事件的着意引起惊悚的刻画,CNN的目的也不难看出:把新疆塑造成一个被恐怖气息笼罩,充满暴力和灾难的地方,从而使读者进一步对中国产生动荡不安、多事之秋的印象。另外,这样一系列的暴行也会让读者对中国政府的执政信服力和对暴行的防范打击力度产生质疑,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三)情态

情态系统对应语言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对语篇情态系统的考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下面将结合情态词和转述引语两方面对语篇的情态进行考察。

1.情态词。情态词的使用在《中国日报》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以下是几个例子:

(3)He(新疆社会科学院马品彦研究员)believed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 in Xinjiang will be long-lasting.

(4)Thegovernmentshoulddealwith attacks with an iron fis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s,he said.

英语里有些实义动词,如feel,think,want, like等本身就含有各种情态意义,它们表明后面话语的内容只是属于说话者心理过程的一部分,因此说话者对其真实性并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些动词称作非叙实动词,其使用不仅体现说话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而且也反映说话者对世界总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例(3)中的believe即是非叙实动词。在此处,马品彦研究员通过对局势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对抗恐怖主义的这一战任重道远,指出任务的艰巨性,进而对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例(4)运用should这一情态动词,体现了重拳打击恐怖主义、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社会公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转述引语。新闻语篇中常常转述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语,来体现其报道的客观真实,从而说服读者。然而完全客观的转述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报道者往往会规避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或对立的观点,而是选择对自身观点有利、代表自己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引述。

分析发现,两篇报道的共同点是间接引语占多数,但在引语来源方面则大相径庭。《中国日报》中的引语主要出自当地政府、地方政府新闻办公室、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以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权威性较强,对事件描述也客观真实。CNN报道中的引言出自新华社和大赦国际(亦称国际特赦组织)。后者曾多次罔顾中国人权发展之客观事实,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发表颠倒是非的涉华言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制造障碍。CNN援引这样一个组织的言论,甚至还把包括被驱逐出境的维吾尔族极端分子的言论搬了出来,借此混淆读者试听,无疑会加剧读者对中国的错误认识,丑化中国形象。

四、结语

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日报》和CNN关于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进行了语篇分析。通过从分类、及物性和情态角度的分析不难看出,宣扬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语篇实则暗含着新闻媒体及其所代表的权力组织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目的的影响,美国媒体可能仍然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甚至有意地丑化中国形象,导致不明事实的广大读者对中国产生错误认识。读者应理性客观地解读新闻语篇,加强对权势和意识形态的敏感性,以批评性的目光看待新闻语篇,从而认清事实的客观真相。

[1]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London: Routledge,1991.

[2]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批评性暴徒中国日报
俄罗斯暴徒-M级导弹舰
假如有暴徒
我不是暴徒
张培基译本《故都的秋》批评性分析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浅谈英文报刊的批评性分析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