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探讨

2015-07-12范海霞山东省莱阳九中265200

学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能动性创新性新课改

范海霞(山东省莱阳九中265200)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探讨

范海霞(山东省莱阳九中265200)

在新课改教学环境的影响下,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原则,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的改善。笔者将对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新课改策略及教育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生物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自然学科,该学科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会用科学视角审视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但是目前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合理逻辑思维的目的,从而使高中生物教学失去其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生物学科在高考分数比例中占得不高,是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的直接原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是一些学校教学安排的指挥棒,因为生物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学生和家长认为生物是不重要的,导致不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这就大大降低了生物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不明确,导致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部动力不足。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中包括:教学理念守旧,传授式教学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基础知识薄弱,课堂趣味性丧失,学生兴趣越来越低;教学目标不清晰,重难点不明,教学整合性不强;内容单一,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一味强调应试教育,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1]。

二、新课程改革提升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改强调当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在吸纳现有高中生物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加强学习的知识构建以及增强学生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学习在高中阶段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科学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学校实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成功地将教学过程衍化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教”与“学”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相互影响渗透到新的高中生物教学理念中去。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讲、教师问”的模式,加强师生互动[2]。另外,在信息网络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一项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地被应用到各门高中课程的教学之中。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辅工具,可以把一些看似深奥难懂的生物学知识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课堂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接受,提高课堂效率。由于生物科学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实验教学。因此,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实力,确保学生实验设施完备,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等方式,促进生物实验课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及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三、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建议

为推进生物教育方法的创新性,高中生物教师应避免完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不同与差异,从帮助学生成长的角度,创新生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生物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让学生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协作式的探索型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研究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然后自主分配具体研究任务,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完成研究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同时进一步讨论提出推论或猜想。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高中生物教学,可极大地鼓励学生协作与实践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另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兴趣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比如,组织开展生物知识竞赛等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

综上所述,在目前国内高中生物教育现状下,虽然生物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采用正确的生物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及工具,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马文见.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与反思[J].东方青年·教师,2013(22):170.

[2]周新霞.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143.

[3]杨宪芳.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分析[J].创新教育,2014(16):3.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能动性创新性新课改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