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7-12王继勋甘肃省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734100

学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教学法

王继勋(甘肃省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734100)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继勋(甘肃省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7341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搜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分析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一些生活案例、故事情境或者利用多媒体的图像音频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搜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情境化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情境化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通过情境化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

二、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观念上对情境教学的不认同

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对情境教学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考表示认同,但是认为情境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削弱了学生关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设置大多局限在一些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课程,是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调味品或者说是对学生前期认真听课的一种奖励,一些教师还将情境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情境问答。

(二)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学,旨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问题情境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严格地控制着情境教学内容和进展,学生只是简单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课程内容的复述,并没有展开关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情境问题的设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教学是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包括导课、教学和课后作业的设置,其核心是情境问题的设置。通过对情境问题的观察发现,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讲故事、旧课回顾等情境问题的设置起到引领新内容,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大多停留在语言上的承接。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只是对课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固定的答案。

(四)情境教学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源泉,只有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引入开普勒的《葡萄酒桶的立体几何》,引出葡萄酒桶设计原理的疑问,为什么葡萄酒桶设计成圆形?葡萄酒桶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的,学生在脑海中形不成葡萄酒桶的形象,而且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涉及平面图形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讲解数学定义和数学运算的时候,通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情景的创设来引入新的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等一系列环节来引入新课,这样的新授课学生就会更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例如,低年级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创设一个“买卖市场”的情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扮演商家,通过亲自参与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懂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商品,如何选择不同面值的钱来支付,如何向顾客介绍商品,如何找零等等。身临其境的表演,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民币的内涵以及使用规律。

(二)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是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和数学故事的抽象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省略了数学问题的发现、探索和研究过程,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的系统,另一方面也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的抽象。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在探索过程中的故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数学故事导入,美丽的太湖上边上有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两位渔夫都给自己制定了规则。老渔夫每4天休息一天,年轻渔夫每6天休息一天。一位城里的朋友想去看他们,请问这位朋友可以选择哪天去?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由“要不要使用”过渡为“怎样使用”,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丰富性和动态化创设情境,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一名教师在“环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引导学生的思考,教师首先展示一个大圆,已知半径为5厘米,请学生计算大圆的面积,学生很快计算出来,用同样的方法为学生呈现半径为3厘米的小圆,计算小圆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动态化的方式,将小圆放在大圆里面,大圆变成了奥运五环的外圆,小圆变成了奥运五环的内圆,引导学生思考五环的面积?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师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促进了学生的高效学习。

(四)利用实物操作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学生的思考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食物操作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例如,在“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了15块糖果,由一名学生分给5名学生,小学生经过简单的计算,给每一位学生发了3块糖果。这时教师提高难度,给了学生17块糖果,由一名学生分给5名学生,学生在运算中无法解决问题,这时采取轮流发的方法,一次每人发一块,第二块,第三块,当发完三轮后,学生手里还剩2块糖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然后引出余数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很容易明白余数的概念,并且为余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要增加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学生已有水平设计情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有层次地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白晓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2).

[2]解育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J].生物技术世界,2015(3).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教学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