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足精神需求 助推幸福升级——记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党委书记姜平

2015-07-12

新长征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团组织雷锋居民

本刊记者 柳 絮

提到社区书记,人们大多会与谭竹青、吴雅琴等“居委会大妈”们挂起钩来,而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党委书记姜平,却是个50挂零的“男大妈”。他个子不高,眼睛小,皮肤白,头发稀少,和蔼可亲,居民们都说他是“一个长着女人面的‘男书记’”。任职5年来,他带领党委一班人用一连串的“实招”破解了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难”题,把社区建成了一个幸福、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

细心调研,选准“精神需求”切入点

亚泰社区地处长春市二道区繁华的“东盛商圈”,由桃花苑、杏花苑两个封闭式花园小区组成,是以前长春市为数不多的高档住宅小区之一。小区物业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很少需要社区今天上灯泡,明天通下水,后天清楼道……面对这种状况,社区该为居民做点啥,是刚刚到任的姜平思考的首要问题。他在就职表态时说:“上级派我来不是‘守摊’的,而是‘练摊’的;居民们不想看社区得了哪些荣誉,而是想知道自己得了哪些‘实惠’。居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和必须做好的。”为了掌握居民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他每天最多在办公室待2个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长”在小区和居民家中,与老人谈,与党员谈,与各个方面的“能人”谈,与小广场上吹、拉、弹、唱、跳的叔叔、阿姨们谈。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让他了解到,两个小区的居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物质生活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却“呼声”较高。有的居民想及时听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有的想有一个锻炼健身的场所,有的需要一个表演、交流、展示的平台,有的残疾人需要帮扶解困,提供精神慰藉,还有那么多高空抛物、随地吐痰、乱堆乱放、宠物扰民等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有待引导和纠正……然而,当时的社区办公条件十分简陋,20多人挤在150多平方米的平房中办公,社区内外既没有居民读书、看报、排练节目、上网学习的场所,也没有任何文化体育团体组织居民开展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处于空白状态。在“众口难调”的多元化需求大背景下,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成了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最大难题。怎么办?姜平与党委一班人准备迎难而上,为居民群众献上丰富可口的“精神食粮”,用正能量和主旋律占领居民群众的“精神高地”。

精心“孵化”,搭建“精神需求”大舞台

为找出一条连接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姜平与网格员们一道入户调查,重点了解居民中兴趣、爱好及特长比较突出的居民情况和居民们的具体需求情况,并全面征求了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各方面情况汇总、明晰后,针对居民中离退休党员多、文化层次高、兴趣爱好广泛和特长集中的特点,成立了由姜平任党支部书记兼“园长”,社区党务、文体、残联人员为成员的“社会组织孵化园”,明确了“支部建在社团,社团凝聚群众”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吸收能人,汇聚力量;延伸触角,满足需求”的总体工作目标,构建起了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群众需求间的纽带和桥梁。

“社会组织孵化园”在姜平的带领下,将各小区居民先期开展的政策理论宣讲、体育健身健美及残疾人义务修鞋、修拉锁、修电器等活动拢到一起,把各类、各年龄段的能人集中起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分类组合,先后“孵化”出了理论宣讲团、助残志愿者协会、文体艺术团、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4个社团组织,吸纳了全国第一支雷锋车队,形成了覆盖文艺、体育、政策理论、棋牌、健身、健美、助残助困等十几个方面的群众性志愿服务组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条件。“社会组织孵化园”像一块磁石,不断地吸引着来自社区内外各个层面的能人和爱心人士加入。目前,5支志愿服务队已达760余人。

为增强各社团组织的生命力,提升党组织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姜平统筹安排,对所“孵化”出来的社团组织实施集中管理和分类指导,并在社区办公条件改善后,对各社团组织给予了活动场地、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统一着装、便民服务门市房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投入资金5万余元,有力地保障了各社团组织的健康成长、不断成熟和有序服务。对相对成熟的社团,姜平指导其建立党支部,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帮助制定年度活动计划,设立活动主题,逐步形成了服务民生、满足需求的长效机制;对初具规模的社团,他亲自蹲点,帮助其稳定人员,建立制度,统一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对刚起步的社团,他带领骨干党员帮助其吸纳成员,协调活动场地,开展“零散式”自主活动,引导其逐步走出了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步入了服务民生的大领域。各社团组织发展的每一步姜平都事必躬亲,定方向、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有时,为了一块室外活动场地,他要反复与物业、企业沟通联系;为了一部小型音响,他要货比三家,以最高的性价比及时送到唱歌、跳舞、扭秧歌的居民手中。在他的协调和努力下,实现了各社团组织间的优势互补,尤其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上,形成了“理论宣讲先听到,文艺演出再看到,扶残助困感受到,雷锋车队展示到”的互动格局,深受居民欢迎。

贴心服务,锁定“精神需求”创幸福

为带动各社团组织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理论宣讲时姜平第一个登台;演出节目时他第一个上场;扶残助困时他第一个承担,资助一名困难家庭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学习雷锋时他常年带领员工为两名空巢老人打扫室内卫生,陪老大爷洗澡、理发……在他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理论宣讲团、助残志愿者协会、文体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队和雷锋车队5大社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独特的“5、4、3、2、1”志愿服务模式。前来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评价说:“你们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很有特点,让我感到生活在长春很幸福。”

理论宣讲团“五进”传播正能量。如何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治国理念、治国方略深入人心?如何让居民群众自觉学雷锋,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圆“中国梦”?如何提高居民群众的政治素养、法治意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针对姜平提出的这3个问题,理论宣讲团的白发义务宣讲员们以“道德讲堂”和“二道信仰讲堂”为主阵地,利用学雷锋日、青年节、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和双休日等时段,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开展宣讲,有集中、有分散,有讲解、有座谈,有现场提问、有互动答疑,用居民们“顺耳”的“大白话”使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落到了居民群众的心坎上,其“草根儿宣讲”事迹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并被长春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及理论武装工作先进单位”,获得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雷锋车队“四个坚持”献爱心。“雷锋车队”是全国第一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组织。姜平上任伊始便将其吸纳进来,指导其开展服务,为居民造福。23年来,车队70多名队员坚持常年免费拉乘残疾人、孕妇和急、重病患者,及时解了近万名受助对象的燃眉之急;坚持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先后捐款40余万元给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送去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坚持拾金不昧、扶老携幼、见义勇为,做好事5000余件次;坚持深入军营、学校和社区传播雷锋精神,倡导“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并将出租车当作“流动教室”,引导和纠正一些乘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被誉为“文明‘驶’者”和流淌在城市脉搏中的“红色血液”。车队先后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助残志愿者协会捧出“三心”送温暖。助残志愿者协会是会长傅明珍针对残疾人的各种生活不便和困难成立的互助组织。姜平到任后非常关心协会建设,在社区腾出两个房间为其作办公室,并配备了全套的办公设备,还将出租的门市房收回,免费提供给协会作“助残基地”。十几年来,在姜平的指导和引领下,协会党支部秉承“关爱真心、服务尽心、帮扶贴心”的“三心”回报社会理念,为残疾人、弱势群体、优抚对象和居民群众提供义务服务,近3年就免费修鞋334双,修拉锁146条,修理自行车205台,组织义务献血4000余毫升,缝补衣裤100余件;依托“天行健”福利印刷厂为22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难题;联系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师生采取接力方式常年免费为辖区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的孩子提供“一对一”主课辅导。协会先后获得国家及省、市、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荣誉30余项。会长傅明珍获得了长春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姜平说:“虽然协会的助残行为并不能为残疾人解决太多困难和问题,但他们用行动所倡导的互爱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最可宝贵的,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法律援助服务队“两手齐抓”促和谐。针对居民的各类涉法问题和邻里纠纷,姜平倡导成立了法律援助服务队,由聘用的两名退休法官常年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一手抓法律常识普及,一手抓各类纠纷调解,实现了“两手硬”和“双促进”。每月15日,法律援助服务队面对面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讲解法律常识;平时,社区和居民有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到社区或通过电话进行咨询。两位法官和驻社区律师经常到居民家中调解邻里和家庭纠纷,全力帮助解决家庭涉法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家庭、邻里及社区和谐。

文体艺术团“一条主线”惠民生。5年多来,姜平始终兼任着“编外导演”和“编外剧务”的角色,指导老、中、青“团员”们紧紧围绕“幸福、和谐、文明”社区创建这条主线,常年组织居民群众编排文艺、曲艺节目,并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给居民看。唢呐手张大爷常说:“咱自己演自己,那感觉就是一个爽”。通过健身健美的每日晨练、晚练,每周、每月、每季度的各类小型、中型、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搭建起了居民群众健身、娱乐、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每天参加运动健身、舞蹈排演、器乐演奏的居民达300余人,这些有益的活动把年轻的“宅男宅女”引出了家门,把一些中老年人从麻将桌拉上了小广场,在居民群众中奏响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主旋律。

居民满意了,可姜平却不满足,他要为社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找到一个永恒的精神支柱。于是,他瞄准了“雷锋精神”。为把宝贵的雷锋精神“种”进社区,去年3月,他组织筹建了80多平方米的“雷锋精神展示厅”,并聘请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顾问,专程到社区为展示厅揭牌。展示厅以“雷锋精神激励我”、“雷锋精神我传播”、“我照雷锋精神做”和“雷锋精神结硕果”四大板块为主,全面展示了雷锋精神和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建单位官兵学雷锋、做奉献的方方面面。一年多来,军人、学生、社区居民等4100余人参观了展厅。81岁的居民董大娘参观时对居民们说:“社区给雷锋安了家,咱都是雷锋的家人和邻居,咱可得好好向雷锋学啊!”

姜平常说:“精神上的满足是最大的满足,精神上的懈怠是最危险的懈怠。我们就是要全力打造‘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社区文化,让雷锋精神成为全体居民和社区员工永恒的精神追求。”

社区居民“精神需求”难题的有效破解,助推了亚泰社区居民们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整个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互帮互助,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逐年提高。2012年,亚泰社区被长春市政府命名为“幸福社区”。2014年,姜平被东盛街道评为优秀公务员。

猜你喜欢

社团组织雷锋居民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着力加强老干部社团组织建设
石器时代的居民
服务农村社团品牌打造 发挥各类社团积极作用
写给雷锋
全国各省、市、区期刊工作社团组织名录
高台居民
中央级纺织工业机构经济发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