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问题及对策

2015-07-12

2015年39期
关键词:机制体系院校

黄 漾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问题及对策

黄 漾

科学合理和规范的教师评价体系能最大限度的激励教师,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的水平,这也对当前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的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问题;对策

一、背景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和规范的教师评价体系能最大限度的激励教师,帮助教师,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的水平。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面临的对象相对而言比较特殊,特别是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出现两极分化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某些方面无形中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再加上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因素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对当前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1、评价机制不够全面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评价机制的项目上不够全面,注重教师的理论教学方面,但忽视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不注重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课程教师的评价标准较为详细,而非专业课程教师的评价标准较为简单。评价体系中仍然存在过多偏重课本知识,而其他综合素质的考查却被忽视了,比如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以及情绪、习惯和态度等。另外,评价方式不够规范,评价标准不够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从侧面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2、管理机制存在多重性,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评价和管理机制存在多重性,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在部分高职院校内部,主体不清的现象一直存在,双重组织管理考核和评价的现象在设岗聘任以后,经常出现在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或者是一些不对称现象,比如由一方评价而另一方考核。出现这种现象,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主要的原因,各种组织之间职责不清,各自为阵,管理部门的评价缺少统一的意见,造成工作上的不当,甚至一些无用功的情况经常出现。

3、注重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评价

对于现在的教师考核评价,只是看重教师现在的表现,却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这样的考核只是对当前的教师情况考核评价起到作用,业绩评价并没有适当的利用起来,而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也起不到促进的作用。现目前的考核评价,只是把业绩评价的作用于“加薪晋级”和“奖励先进”上,而在更重要的挖掘、开发和利用个人的潜能发面,业绩评价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4、评价机制尚未制度化、规范化

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中,业绩的评价地位并不高,只是出于最基础的被动,附属的位置,人事部门或者是教务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上的需要进行一些活动,比如一些临时的活动包括薪酬改革、职称评审等,一些突击性的活动,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或者是一些应付性的活动比如评奖等,甚至在某些学校日常的工作中根本没提及到。近年来,高职院校转移了自己的工作重心,不断提高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认识,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对业绩的评估加大了注意力度和研究力度,并对此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还需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另外,在评定职称、加薪晋级中如果涉及到了业绩评价考核,那么就显得功利性了。

三、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对策分析

1、要树立新的观念

在我们进行教学业绩评价时,需要和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式相结合,在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树立相关的教学理念和评价观念,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质量、处于工作的中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所有的高校都应该保持这种思想观念。同时,各自高校的校情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坚决杜绝一些不良风气,时刻关注一些社会的不好现状和弊病,这样才能达到本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教学业绩的评价。

2、要平衡各评价体系的关系

(1)平衡化教学业绩评价与科研业绩评价的关系。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比如教授上讲台、获教学优秀奖、获教学成果奖的比例,以此来激励教师,让他们全身心的投身教学中。要把教学质量评估作为一个常态的过程,建立一套稳定规范的制度和秩序; (2)做到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平衡。在实践中将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3)做到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的关系之间的平衡。要重视教师评价过程中,所有介入其中的、具有能动性的因素,融合评价主客体,达到统一的共同目标,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评价方案的设计上,要认真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在信息来源上充分考虑自我评价的结果。

3、对已有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作为依据,建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来使得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注重被评价教师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关注评价教师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评价,不能单一的保持在某一点上,需要多元化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评价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确保评价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2)将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结合使用,综合评估。(3)评价除了自我的评价外,还需要和他人的评价相结合。(4)对于评价的信息,需要保证其真实性以及评价的结果需要及时的反馈 (5)评价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和个性发展。

四、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其出发点在于:通过体系和机制的建立,确定一个能够衡量综合素质、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要求,创设一个能够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标准。评价体系和机制是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理智分析和总结,通过评价机制和体系的建立,可以让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其专业方面的发展融合在一起,还可以将教学环境变的更加的积极与和谐。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在自己专业方面的房展意识,在他们的专业方向的调整和确定起到促进作用,最终将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提升。

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及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就教育重心而言,已经从第一阶段的对规模发展的高度重视,向着规模的持续发展转变,对质量方面,更加的看重。在教学工作重心的转移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方面,都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高等院校所看重的部分,对应的还推出了“人才强校”战略和“质量工程”。需要加快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以及建立长效的机制来保障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 刘耀东、于燕.教学型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探析[J].《长春工业工大学学报》2009.12

[2] 张国宾.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3] 杨微梅、余东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2009.09

黄漾 (1974-),女,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及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机制体系院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