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关于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的思考

2015-07-12王文勇

2015年39期
关键词:工具思维能力基础

王文勇

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效率,还改变着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作方式,甚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在我们的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深切把握住计算机应用的现实需要,因而,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等,使得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被社会所接受。

一、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传统的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对学生应用能力不关注的状况。首先,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知识。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机发展史、理论等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篇幅。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解固然能够使学生更加明了计算机的发展史,但是,却难以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提起兴趣,难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跟着做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够主动地开展创新性的思考,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较为薄弱,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做了上步忘了下步的情况,学习效果十分地差。最后,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练习的时间较少。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不够合理,留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练习的时间较少,这使得学生不能够针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和训练,更难以进行相应的发展,因而导致学生整体计算机知识不牢固。

(二)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不关注社会的需要

学校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对于社会需要的不关注也是造成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之下,我们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从而在进入到社会之后,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够用来辅助自己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并不关注社会的需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不关注社会对于学生能力的需要,二是不关注社会计算机应用发展产生的新要求。这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很快地适应到工作岗位当中,使得单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费时费力。

(三)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缺乏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

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也应该是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都没有针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内容。计算机作为一项工具,充分对其进行利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辅助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开展创新,然后相应地提升工作的进度,辅助思维的拓展等。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校没有开展相应的针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传统的教育思维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只是对一种学习工具的学习,只要会用这种工具即可,并不需要精通这门工具,更不需要利用这门工具来进行创新,因此,就导致了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缺位。其次,教师本身并没有相应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其本身并不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创新,因此,就使得其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用计算机,能用计算机,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首先,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使得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实践知识的比重趋于合理。通过相应地增加计算机实践知识的课时,缩短理论知识的课时,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相应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理论能力,这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整体提升。其次,改革计算机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为主导开展教学。在学习一个理论知识时,先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自学,然后在进行相应的探索练习,在此之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就能够获得较大的发挥,能够充分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最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于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应用。可以通过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等,给学生计算机应用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应用,这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能够获得相应地提升。

(二)以社会需要为前提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我们对学生计算机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相应的事物。因此,我们就需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来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计算机老师要对社会对学生的需要有充分地了解。通过对社会的需要进行充分地调查和了解,然后再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对学生开展相应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能够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就能够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知识来辅助社会工作的开展。

(三)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十分关注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前让学生开展自学,课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创造性实践等,都非常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计算机作为一门特殊工具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难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相应的影响,因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进行深化改革的策略,我们坚信,只有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来开展计算机基础人才改革,计算机基础人才培养才能够逐步摆脱困境,走向成功。

[1]范晓娟.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方法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2]张芳,王珏,李旭.浅议新时期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J].科技成果纵横.2011(04)

猜你喜欢

工具思维能力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培养思维能力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培养思维能力
“巧用”工具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