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2015-07-12关皓誉

2015年39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资金

关皓誉

前言

就国内外影子银行的类型与运作模式而言。美国影子银行一般主要将金融市场作为发展的基础,我国则比较多于依附传统的各大银行体系,近年来更是大力发展同业业务。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实行的资金融通业务。但是,同业业务中存在着具大的风险,监管当局必须对影子银行与同业业务予以高度的重视。尤其注意银行同业业务对我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清晰的分析现今我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亦能够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提供借鉴。

一、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一)银行同业业务现有形式

银行的同业业务在发展初期主要是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以便满足资金的短期流动。但是,在2010年以后,我国的银行同业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类型。当前,主要的交易方包括各类租赁、银行、信托、基金和证券等金融机构。相同的,银行同业业务推出了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等业务形式。其中,同业资产包括拆出资金、存放同业、买入反售金融资产等;同业负债则包括拆入资金、同业存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1]。

(二)银行同业业务现有特征

在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现阶段,其主要表现出了明显的三个特征。首先,银行同业业务的规模增长迅速,比例逐渐增大。针对其总量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从2012年的下半年开始虽然发展出现放缓的现象,但是,相应的业务规模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次,同业业务主要以同业存放和买入反售为主,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在该方面,同业存放应该是同业负债业务的重要来源,而买入反售资产则在同业资产当中占据主要地位。最后,中小型商业银行成为了同业业务主要的流动方向。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的商业银行中资金的净流入量均比大型商业银行高。该现象表明中小型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取代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流动的重要地位。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同业往来规模逐渐扩大。

二、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消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银行同业业务的开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金短期流动性的需求。但是,银行同业业务亦具有一定的信用创造能力,可以利用信托、基金或者证券等渠道,将监管的指标有效的绕开,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额外信用。该种现象必定会对我国货币的宏观调控有效性造成特一定冲击,出现不良影响,最终将会使社会的总体信用被扩大。

(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银行同业业务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产生了影响。我国的货币供量应该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同业业务对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结构均会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反季节性的波动等,加大货币信贷检测与控制的难度。其次,对货币工具产生了影响。同业负债在同业业务的发展中不断占据主要地位,使得银行准金的存缴基数被降低。在此情况下,同业业务能够对银行测存款规模起到灵活的调控作用,必定会使准备金存缴范围逐渐缩小,进而影响货币存款准备金的政策效力。最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应该是信贷。同业业务新作用机制并不在央行的监管范围之内,其信贷渠道不能够得到央行有力的调控。此时,若同业业务的信用链出现问题,商业银行在出现囤积资金行为后将会出现信贷的过度收缩,出现“钱荒”[2]。

三、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加大系统性风险

近年来,在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同业合作的形式以及内容均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现今已经成为了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发展状态。其中,主要的合作方仍旧为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若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即现今的分业经营形式逐渐转变为合业经营方式,将对在金融市场的各个机构逐渐出现风险传染现象。最终定会提高所有金融风险之间的关联度,增加现有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加大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二)增大流动性风险

同业业务的一个主要盈利方式应该为期限错配。同业资产当中换出资金、存放同业以及买入反售等期限在该盈利方式的影响下均出现了不断的增长。若此时银行之间出现了比较宽松的金融流动性。则同业业务能够在其中获取比较高的收益,并且能够国币风险,但是,若国家出台的货币政策收紧,则银行体系会对同业业务出现较强的依赖性,不易进行良好的扣动管理。此时,则增加了金融的流动性风险。

(三)弱化了现有监管效力

我国金融市场目前通过存贷比、贷款投向、资本充足率、信贷额度等指标对信贷增长进行有效的监管。同业业务是金融方面的一种创新,能够对各项监管指标起到优化、调整作用。但是,在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金融风险。此时,在同业业务的影响下,银行能够向具有融资需求、符合融资要求的客户发放贷款,挪用银行的信贷资产。所有的信贷活动均不会受到上述指标的约束。该现象即表明,金融市场的监管效力出现了明显的弱化。

(四)加剧了经济泡沫化风险

银行同业业务对金融市场资金投放量会起到一定拉长作用。即部分商业银行或者其他的诸多金融机构,能够将贷款发放出去。发放后将出现诸多比较复杂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加剧金融资产的泡沫化程度[3]。尤其当个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将资产投入到房地产、平台公司等方向后,必定会推动我国虚拟经济的快速增长。此时,我国的诸多制造业企业将会面临着资金支持短缺的现象,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影子银行出现的情况下,银行同业业务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期需求问题。但是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相关的货币与金融监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在此情况下,各监管部门必须对现今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并针对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造成的直接影响,寻找相应的应多措施,进而加强货币以及金融市场的宏观管理。

[1]步艳红,赵晓敏,杨帆.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模式、影响和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14(02):33-46.

[2]沈华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J].华北金融,2014,21(09):27-29.

[3]董骏.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6(24):119.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资金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